第70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守仁聽得津津有味一臉「這個可太有意思了你再多說點」的表情。

  文哥兒有點懷疑自己為啥要跟王守仁討論這事兒。

  王守仁見文哥兒把坑爹過程都講完了,很有些意猶未盡。

  他非常講義氣地拍拍文哥兒肩膀說:「這樣吧一會你先過去,我隨後就到,並且守在書房外不進去。到時候你要是覺得處境危險就大喊一聲『爹』,我馬上裝作有事請教爹進去解救你!只要有別的事一耽擱爹很快就會忘記揍你了。」

  當著親爹的面喊爹為號毫無痕跡!

  文哥兒一聽覺得這個法子很不錯兄弟倆就此說定了分了個前後腳前往王華書房。

  王華正在練字,練的是《道德經》看起來很需要以此來維持內心的安寧。

  文哥兒悄摸摸溜過去在邊上看了好一會都沒吱聲。

  王華抄完一段《道德經》轉頭瞧了眼文哥兒心道這小子一準又幹了什麼損事。他擱筆問道:「你跑來做什麼?」

  文哥兒誠懇地承認錯誤,表示他不該把放貸的事告訴藏不住話的謝豆豆,也不該隨隨便便把親爹的光輝往事拿出來宣揚。

  王華聽他這麼一認錯,氣也消了大半,無奈地說道:「行了,說都說了,還能怎麼辦?」

  文哥兒小心翼翼地說道:「……還有一件事。」

  王華呼吸一窒。

  總感覺自己這輩子真是來還債的。

  要不怎麼生了這麼個兒子?!

  王華咬牙問:「說說看,什麼事?」

  文哥兒便把朱厚照是怎麼提出想出宮玩的、他又是怎麼急中生智地把朱厚照忽悠過去的,通通給他爹講了。

  這件事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需要王華扮演不怎麼管束兒女的不負責任的父親角色。

  但是這也不算什麼壞事,說不準很多人羨慕他擁有這麼開明的爹呢?!

  何況這也不是完全虛構,本來王華就不怎麼管束他們啊!

  王華深吸一口氣。

  「對,是我不怎麼管束你們,是該管管了!」

  王華這麼說完,開始找趁手的揍兒子工具。

  文哥兒見勢不妙,連忙提高音量喊了聲爹!

  王守仁聽到暗號馬上拿著本書裝作不經意地走了進來。

  那書估摸著是剛才打發人回去臨時取來的道具。

  王守仁不著痕跡地朝文哥兒擠擠眼,嘴裡一個勁地胡扯:「爹你可算回來了!我有幾個疑問想請教你。」

  文哥兒馬上給他哥回了個感動的眼神。

  王華把兄弟倆的眉眼官司盡收眼底,哪裡猜不出這兄弟倆是串通好來糊弄他的。

  養出這麼兩個兒子,他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了!

  王華無奈地說道:「行,你問吧。」

  文哥兒見事情似乎揭過了,立刻積極地湊過去旁聽王守仁提問,父子三人看起來其樂融融。

  一場家庭風波由於王華的再次熄火而無聲無息地歸於平靜。

  又是愉快而美好的一天!

  對於新科進士來說,不管是安家還是置裝都不是一天兩天能辦妥的,再加上還得勻出點空閒歸家或者遙遙祭告一下列祖列宗,所以朝廷很人性化地給他們預留了一段不算短的空閒時間。

  這段空檔他們可以去忙自己的事,也可以想辦法走關係爭取個好去處。

  完全自由支配!

  只不過對文哥兒除外。

  對其他庶吉士來說,他們甚至可以回家拜拜祖宗再回來上課,順道把家裡人接過來一起住。畢竟骨肉分離、夫妻分離都是不人道的,當官的也是人,也得把家中安頓好才有心思幹活啊!

  唯獨文哥兒大家都知根知底,大夥都知曉他既不用回老家接親眷也不用搬家。既然是這樣,那為什麼不來上衙呢?

  少年人千萬不可虛度光陰!

  一天到晚待家裡無所事事,出去學壞了怎麼辦?

  於是文哥兒的朝服都還沒裁好呢,就被要求天天穿個狀元服上崗。

  這都什麼人吶!

  文哥兒很是憤憤,卻沒法和這麼多長輩理論。

  更可惡的是他爹還在旁邊煽風點火:小輩合該替長輩分憂,大家隨便使喚這小子,千萬不用客氣!

  聽聽,這是當爹的該說的話嗎?

  文哥兒非常懷疑他爹還在記恨自己坑爹三連的事,這是在蓄意報復!

  一通忙碌的交接結束後,文哥兒收穫了這麼三大主要職責——

  第一,以翰林修撰身份回歸《本草》項目組,這書再修個半年或者幾個月估計就能收尾了,到時候還能署名並拿賞賜。

  第二,以庶吉士身份幫張昇和王鏊排好課,不定時幫忙代個課,最好負責一下庶吉士們的考勤工作,對同年們要凶點,不要因為彼此相熟就隨便批假。

  第三,以右贊善身份聽候太子宣召並參與詹事府排班,平時可以忙翰林院的事,輪值當日必須按時到班,這可是事關東宮的要緊安排,絕對不能玩忽職守。

  文哥兒理了理自己的工作範圍,只覺自己需要擁有三頭六臂。可是不管哪一樣,他居然都推不了!

  比如這修《本草》,謝遷說這可是特意照顧他。畢竟他前面參與那麼久(每天匯總最新進程去向老丘匯報),要是不回歸等於以前都白幹了。

  末了,謝遷還給他放了個殺手鐧:這《本草》是老丘牽頭要修的,你不跟進到底能放心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