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朱厚照認真琢磨了一下文哥兒說的話,猶豫著說道:「鬆手的那個?」

  如果當真是那孩子的父母,應該捨不得真的把孩子扯成兩半。

  文哥兒點點頭說道:「對,知縣就是這樣判的。只是殿下你看,公堂之上都還有人敢顛倒黑白,到了外頭這麼幹的人自然更多。世上像殿下這般聰明的人可不多,說不準聽人販子聲淚俱下地撒個謊,非說搶來的孩子是自己的,許多人就真的被騙了過去。」

  朱厚照氣憤地道:「他們怎麼這麼壞!」

  文哥兒自然是跟朱厚照一起憤怒地譴責這些壞蛋。

  人販子壞得流膿,遲早天打雷劈!

  更重要的是,外面這些壞得流膿的人可多了,咱可不能隨便跑出去玩!

  這番防拐賣教育聽得朱厚照連連點頭。

  可他點完頭仔細一琢磨,又發現不太對味,忍不住跟文哥兒討論道:「你不是兩三歲就滿長安街跑嗎?到你四五歲的時候還去街上擺攤來著!」

  文哥兒從小到大幹的事都有詩文為證!

  一件都抵賴不了!

  文哥兒聽得腦殼痛。

  看看這迴旋鏢,來得又快又准!

  事已至此,文哥兒也只能犧牲了一下他爹,唉聲嘆氣地說道:「殿下應該也知道我爹向來是不怎麼管束我們的,所以我才能到處跑。陛下與皇后殿下可不一樣,他們那麼關心殿下,恐怕連殿下搬到慈慶宮都會牽腸掛肚,哪裡能放心殿下去更遠的地方?」

  朱厚照聽後頓時想起王華不給文哥兒衣服穿的事!

  他小先生從小吃遍百家飯,肯定是因為王華不給他吃飽!

  他小先生,特別不容易!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朱厚照便也沒再為難文哥兒,只催促人快些把午膳呈上來。他小先生在家裡挨餓,在東宮不能再餓著了!!!

  等到這場久違的師徒聚餐散場之後,朱厚照還跑去找他父皇說起他小先生從小缺衣少食的事。

  朱祐樘聽得一愣一愣的。

  如果說前頭不給置辦官服還稍微有那麼一點可信度的話,這個餓肚子就完全是胡扯了。真要飯都吃不飽,文哥兒能長得比同齡人更為俊秀出挑?

  只是王華養孩子的方式與旁人不大一樣而已。

  事實證明,人王華把兒子養得挺不錯,至少如今他兩個嫡出的兒子都已經是進士了。

  天底下有多少人能擁有兩個進士兒子?

  朱祐樘不動聲色地問起朱厚照怎麼會和文哥兒聊到這個問題。

  朱厚照便把他想出宮玩以及文哥兒是怎麼勸他別出去的對話都給朱祐樘講了。

  朱祐樘聽完事情始末,立刻代入了文哥兒口中那十分關心兒子的老父親角色。

  對,沒錯,就是這樣,他每天都特別不放心兒子。

  朱祐樘肅顏說道:「你年紀尚小,本就不能隨意出宮。外面也沒多少適合你這樣大的小孩兒玩耍的地方,若是當真想找人陪你玩,你直接把人召到東宮去就是了。東宮那麼大,難道還不夠你玩的?」

  既然連朱祐樘都這麼說了,朱厚照只能乖乖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作者有話說:

  文哥兒:這該怎麼編,這該怎麼編

  文哥兒:有了,編我爹!

  小豬:我小先生,吃不飽穿不暖,可憐!

  王爹:?????

  王爹:怎麼就變成不給衣服穿了?!怎麼就變成不給飯吃了?!

  #論謠言的誕生和傳播#

  *

  今天也在努力更新……

  晚上十點要是沒有,那就是沒有二更(依然在試圖早睡

  *

  註:

  ①公堂識母的故事:不記得在哪看到的,感覺從小到大聽過很多次,大概是民間傳說故事吧,文里隨便編個出處(x)

  -

  ②略人略賣人律:出自《大明律》

  這條律法的補充條例是這樣的:【一凡設方略而誘取良人與略賣良人子女不分已賣,俱問發邊充軍,若略賣三口以上及再犯,者用一百斤枷,枷號一箇月,照發遣,三犯者不分革前,發極邊衛分,永遠充軍,其窩主與買主並牙保人等知情者,各依律治罪,婦人有犯罪坐夫,男若不知情及無夫男者止坐本婦照常發落 】

  -

  大概就是人販子發邊境充軍,窩藏的、作保的以及買主等知情人都要治罪!

  第330章

  下衙後文哥兒鬼鬼祟祟去找他爹。

  路上還遇到他哥。

  王守仁庶吉士散館時沒留在翰林院熬資歷。他本來想去外面浪一浪,不想留在京師,結果被授了個兵部武選司主事。

  雖然沒能搶在文哥兒前頭去當外官,這個兵部主事還是很對王守仁胃口的。他覺得這是大夥看到了他在軍事上的才華!

  不當外官也不要緊在這期間要是有什麼巡邊的任務他主動去攬過來就是了!

  王守仁對這個新職務非常滿意見到神情鬼祟的文哥兒也展示起自己為人兄長的友愛來:「你莫不是幹了什麼虧心事?說來聽聽,我給你參謀一下該怎麼坦白。」

  文哥兒一琢磨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雖然他哥不太靠譜,但勉強也算有豐富的跟爹相處(逃爹毒打)的經驗!

  他便把自己最近來了個坑爹三連的事給王守仁講了,問王守仁自己現在該不該去找王華聊聊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