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文哥兒:「…………」

  真想告訴這小子,別說以他這年紀考狀元的機率不大,就算他真考上了也得先在翰林院熬資歷,絕對不會才剛考上就安排去東宮幹活的!

  開玩笑,他以前教這隻小豬崽的時候挖過多少坑,別人不清楚他自己還不知道嗎?

  傻了才會自己挖坑自己跳!

  文哥兒正要不動聲色地把這個話題忽悠過去,就見解答完眾人問題的李東陽朝他招了招手,說道:「聽大夥說你每旬都要給大家講學,今天你還沒開講來著,不如讓我們也聽聽。」

  文哥兒:?????

  那不是講學,那是交流學習心得!!

  不就是把你推出來幫忙答疑解惑嗎?你李大學士也是快五十歲的人了,怎麼這麼記仇!

  李東陽笑著回到朱祐樘身邊,與王華他們一同落座,一副等著聽文哥兒講學的認真姿態。

  朱厚照聽說輪到文哥兒講課了,很給面子地開始賣力鼓掌,嘴裡還催促:「小先生快講!我們聽聽!」

  文哥兒:「…………」

  這個孽徒!

  不過這都是他們新社近一個多月來再熟悉不過的流程了,文哥兒也沒太糾結,拿著自己備好的講章坐到老位置上。

  不就是講學嘛,這事兒當初的王三歲就在幹了,現在的王八……王小文怎麼可能會怕!

  其他人每次最期待的也是這個分享環節,很快便壓下見到李東陽這位大學士的激動,和往常一樣圍坐在文哥兒身邊聽他分享這一旬學到的新內容。

  想到有李東陽在旁聽,他們提問起來甚至比平時還積極。

  誰不想在大人物面前好好表現自己?

  朱祐樘當年從六歲起就開始認真完成太子課程,底子比朱厚照這個堪堪開蒙的小孩兒要好,文哥兒講的內容他是聽得懂的。

  他聽著聽著也被周圍熱烈的學習氛圍感染,遇到文哥兒故意設問的地方他同樣擰起眉頭跟著思考,聽完眾人的提問和解答又恍然地舒展眉頭。

  等朱祐樘回過味來,赫然發現文哥兒這個神童課堂確實不是開著玩的,分享的全都是乾貨!

  難怪這些新社成員能在知曉李東陽在場的情況下還這麼認真地聽他講,全程幾乎沒幾個人分心。

  文哥兒講完自己準備好的所有內容,也快到飯點了,他摸摸癟下去的肚皮,力邀李東陽他們一同吃大興隆寺的食堂。

  朱祐樘欣然答應。

  李東陽自然沒意見。

  朱厚照照例擠到文哥兒身邊坐下,要跟文哥兒一起吃齋飯,順便跟文哥兒討論自己剛才沒聽懂的地方。

  簡單來說就是這也不懂,那也不懂!

  他可是聰明絕頂的皇太子,在別人面前可不好把自己聽不懂的事表露出來,只能憋了一肚子疑問偷偷來問文哥兒。

  於是兩小孩很快湊在一起嘀嘀咕咕。

  瞧見太子這麼黏著文哥兒,王華一時也不知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只能食不知味地陪著朱祐樘吃了這頓齋飯。

  到了飯桌上,不少人終於從李東陽的態度和座次上覺出點不對來。

  只是朱祐樘不表明身份,他們也不好直接發問。

  等朱祐樘帶著依依不捨的朱厚照回宮去了,祝允明他們幾個與文哥兒最熟悉的人才追問起朱祐樘父子倆的身份。

  人都走了,也就不存在泄露皇帝行蹤的問題,文哥兒沒藏著掖著,直接給他們來了個實話實說。

  沒錯,剛才你們在未來大老闆面前露了半天臉了!

  入社即享皇帝直聘待遇!

  驚喜不驚喜!

  感動不感動!

  眾人:「…………」

  雖然確實很驚喜也很感動,但更多的是忍不住緊張地回想自己剛才有沒有幹什麼失儀的事。

  得虧文哥兒頗有良心地給他們點出了李東陽的身份,要不然他們可能真不會那麼賣力地展示自己。

  總的來說,所有人此時此刻的心情還是興奮與激盪居多。

  他們都在御前露過臉了,明年的春闈必須好好考!

  作者有話說:

  文哥兒:養豬不易,文崽嘆氣!

  文哥兒:豬崽啊豬崽,你可要活久點!

  小豬:?????

  註:

  ①故為人君者,但當退小人之偽朋,用君子之真朋,則天下治矣:出自歐陽修的《朋黨論》

  歐陽修慷慨激昂地表示:我們,是君子黨!!

  范仲淹:我真是謝謝你了!!!

  說起這范仲淹和歐陽修,就想起隔壁《玩宋》……(bushi

  -

  ②明朝皇帝的日常行為,會記錄在《某某實錄》裡面,比如明憲宗就是《明憲宗實錄》,由朱祐樘這個兒子指派人手來修撰。

  這個過程中要是有官員不幸去世了,也會把他的生平寫進實錄里,一般就是「某年某月某日某某官員卒」,然後開始介紹他一輩子都幹了啥事,大夥對他的評價如何。

  是褒是貶基本由本屆執筆班子決定,比如李東陽和王鏊他們後來修《孝宗實錄》的時候,就暗搓搓表示老丘當年曾主持修撰《憲宗實錄》,眾多人物評價大多由他敲定。接著又把老丘少年時的言論以及後來和王恕的爭執統統記了一筆……

  這段點評跟王鏊自己回老家後寫的《震澤紀聞》高度重合,可見出自王鏊的手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