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只是對於科舉來說,解元也只是第一步而已。世上不少人早早過了鄉試,考好幾輪也考不上進士。離可以得意還早得很!

  文哥兒才八歲就被推到萬眾矚目的解元位置上,後面要是表現不佳難免得聽許多難聽話。

  謝遷知道這會兒文哥兒肯定已經玩瘋了,歸家後便提筆給吳寬寫信,讓吳寬幫忙督促文哥兒早些歸京。

  既然已經確定要下場考試,最後那兩三個月還是放在他們眼皮底下盯著才更放心。

  丘濬的想法和謝遷也差不多,他一開始也是高興到不得了,只差沒去貼個門聯慶祝一下。

  等到冷靜下來後,丘濬又覺得這樣的盛名對文哥兒來說不一定是好事。

  主要是文哥兒年紀實在太小了,接下來還有會試和殿試,他能應付得來嗎?

  私心裡,丘濬當然是想看文哥兒一口氣考上進士,這樣他也算是了了一大心愿。可是對文哥兒來說,這麼早踏入官場真的是好事嗎?

  小孩子太有出息,真是讓人既驕傲又擔憂。

  丘濬一晚上輾轉反側,最後還是天沒亮就起來提筆給文哥兒寫信,讓他玩夠了便早些回來備考。

  他思來想去,還是覺得文哥兒早些考中了好。

  要是這小子沒考上,說不準明年又跑沒影了,一年半載都見不著人。

  趁著他現在還在京師,能多教一點兒便多教一點兒。

  至於別人要非議,那就讓他們非議去,不遭人妒是庸才!

  到第二天,文哥兒中解元的消息才在翰林院傳開。

  只是他們只聽到消息,沒拿到文章,一時也不知道楊碧川是怎麼頂著重重壓力給文哥兒當了解元!

  說起來,楊碧川自己也是從浙江考出來的解元來著,才學上是足以服人的。

  這次王華倒是提前得了消息,不過他這個當爹的同樣拿不到鄉試答卷,只能跟其他人一樣耐心等著後續消息。

  不過王家上下一片喜氣洋洋。

  這可是八歲的解元吶,這樣的喜事便是百年也難得一遇!

  趙氏從文哥兒出遠門起就牽腸掛肚,每次文哥兒來信都要翻來覆去地讀很多遍,每次讓姐兒想念兄長了,她都會借著給女兒念信的由頭把信重溫一遍。

  如今知曉文哥兒高中解元,她自然歡喜得不得了,恨不能馬上看到已經離家半年的兒子。

  只是這孩子難得去一趟江南,也不知什麼時候才願意回來……

  消息既然傳到了翰林院,不出半天也跟長了腳似的在京師傳遍了。

  小神童說是侍奉老師歸家守制,結果居然回浙江考了個解元回來!

  這事兒要是發生在別人身上,大家可能會覺得很扯淡。可這事兒是發生在王狀元家的小神童身上!

  那肯定是貨真價實的解元無疑了!

  沒見他們家書架上都已經有好幾本署著小神童名的書了嗎?

  他們的小神童即使回浙江考試,那也是最厲害的!!!

  考個解元再正常不過了!!!

  京師不少人開始奔走相告,分享這個好消息。那些個還有書或者玩具沒賣完的商家,更是直接打起八歲小解元的名號開始吆喝起來。

  《幾何學》買了沒?小神童編的!

  《成語詞典》買了沒?小神童編的!

  《飲食詩話》買了沒?小神童寫的!

  還有什麼《絲綢之路》《大運河》、什麼積木拼圖……再不買明年要漲價了啊!明年小神童真要中了狀元,你以為還是一個價的嗎?

  九月的京師莫名陷入了奇奇怪怪的狂歡狀態。

  消息傳得這麼廣,終於也傳到了正在東宮堆沙子玩的朱厚照耳朵里。

  朱厚照簡直不敢置信。

  這麼大的消息,他居然不是第一時間知道,反而是等全京師的人都聽說了,才從谷大用他們嘴裡聽說這件事!

  怎!麼!可!以!這!樣!

  朱厚照當即把手裡挖沙子的小鏟子一扔,氣咻咻地跑去找他父皇算帳。

  他小先生中了解元,父皇居然不告訴他!

  作者有話說:

  大豬:這次得我自己偷著樂,不能讓兒子知道,他是大嘴巴子會泄露給別人

  小豬:生氣!生氣!生氣!

  *

  註:

  ①徐禎卿:明朝文壇「前七子」之一,吳中四大才子之一,年紀最小,命也最短,大概是因為他後期信奉道教,沉迷嗑藥養生之法,只活了三十多歲人就沒了

  -

  ②《新倩籍》:據說是徐禎卿十六歲時寫的書

  內容是這樣的:【唐寅,字伯虎,雅資疏朗,任逸不羈。喜玩古書,多所博通。不為章句,屬文務精思,氣最峭厲。嘗負凌軼之志,庶幾賢豪之蹤,僥仰顧眄,莫能觸懷……】

  確實是又寫文又寫詩,那每個人狠狠夸一通沒錯了!

  -

  這個書名具體啥意思我也不知道,文里純屬瞎掰!千萬不要當真!!

  -

  文崽:學到了,學到了,原來還能這樣寫書

  第310章

  朱厚照大了兩歲便愛自己東奔西跑,這一點學的是文哥兒的,他不僅自己愛蹦愛跳,還愛帶自己剛會走路不久的妹妹一起走迷宮說是天天鍛鍊身體才會好。

  至於還在吃奶的弟弟他也已經擬定了一系列訓練計劃反正絕不叫弟弟妹妹天天呆坐屋中就是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