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文哥兒欣然答應。

  夏初,東莊的枇杷熟得比櫻桃要早一些,就是那幾株枇杷樹又高又直枝節還少,瞧著不太好爬。

  文哥兒沒能練就他哥那種借力蹬高的好本事只能跟人討來梯子讓金生在底下扶著爬上去摘黃澄澄的枇杷。

  生而為人,應該懂得使用工具!

  文哥兒興沖沖地把熟透的枇杷都摘了下來,開開心心捧去給吳寬、錢福他們獻寶,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他家種的。

  等到櫻桃熟了天氣也熱了起來文哥兒學著旁人把櫻桃放到井底浸得涼冰冰的再扯著麻繩拉上來吃起來格外鮮甜解暑!

  因著東莊幾乎是日日都不同的文哥兒每一天都過得有滋有味連埋首肝題也一點都不覺得累。

  文徵明天天跟文哥兒一起出題破題,只覺自己接觸的考題和寫的應試文章比過去二十幾年都要多。

  祝允明這次也是想下場的只不過他已經是舉人了往後不必再參加鄉試可以直接參加明年的會試。

  所以他只偶爾過來看看文哥兒兩人的備考情況得空了才參與一下他們的破題活動。

  只要有人陪著,文哥兒幹什麼都不覺得乏味。

  江南的習習涼風伴著他度過暑熱的夏日。

  過了七月中旬,莊上的老農就熱情地問文哥兒要不要跟他們去看看水裡頭的雞頭米能吃了沒。

  文哥兒對沒吃過的東西都十分好奇,還興沖沖地跟著人去采菱角、剝雞頭米,看起來一點都沒有大考在即的緊張!

  錢福就抱著他的酒壺倚在船頭,時而喝一口酒,時而瞅一眼文哥兒那副「這我沒吃過」「那我也沒吃過」的沒見識模樣,瞧著很是悠哉。

  等回到岸上以後,文哥兒終於吃上一碗又甜又糯的雞頭米糖水,嘗到了獨屬於江南水鄉的秋天味道。

  文哥兒本來挺開心的,結果錢福吃了口他辛辛苦苦剝出來的雞頭米,竟在邊上慢悠悠地道:「多吃點,回頭你考上進士,可就至少有六年吃不上這東西了。」

  要知道當了官至少得干六年,才能回老家省親!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就大明這路況,一來一回省個親怎麼都得幾個月吧?你當官的天天想著回老家,誰來給朝廷幹活?

  所以吧,你至少得兢兢業業幹個六年,才有資格上書請求回老家看一看。

  像劉存業那種才入翰林院沒多久就請求回家侍奉母親的終歸是少數。

  文哥兒:?????

  吃好吃的就吃好吃的,說什麼接下來幾年很難再吃上!

  文哥兒哼哼唧唧地道:「我不僅現在吃到了,以後肯定還能來吃,已經比很多人好運了!多少人一輩子興許只能來一趟蘇州,而且來了還不一定能碰上這樣好的秋天。我聽人說,今年的雞頭米長得特別好!」

  一定是這些雞頭米知道他要來,努力把自己長得圓圓白白,好叫他能吃個盡興!

  錢福笑道:「你想得開就好,別到時候天天給我寫信說什麼『久在樊籠中,不得返自然』。」

  文哥兒信心滿滿地說道:「世上沒有籠子能關住我!」

  錢福便讓他收拾收拾,回餘姚跟同縣考生一起著手走鄉試的諸多程序。

  他們還要去杭州考試來著,所以得早早過去杭州找好落腳點,再揣著自己準備好的試捲去浙江布政司印卷。

  就是在自己準備的空白卷子側邊蓋個印,再在卷尾蓋上印卷官的章,以表明這些答卷是經過官方檢查合格的。

  沒章子的紙張一律不許帶進考場。

  考生每場進場時可以帶草稿紙十二幅、正卷十二幅,鄉試一共要考三場,所以光是要帶去布政司的卷子就有整整六卷。

  有金生幫忙跑腿和整理,文哥兒倒是不用為這些瑣事操心。

  一行人收拾好行囊,齊齊辭別家人結伴前往杭州。路上文哥兒大方地出借錢福這個狀元郎,讓自己的同科考生們可以沾沾文氣抱抱佛腳。

  一路無事,眾人順利抵達杭州。

  有熟悉杭州城的考生領著他們在杭州貢院附近落腳,占好房間後一行人結伴去貢院那邊溜了個彎,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起這新建的貢院來。

  說是上回鄉試考棚被水淹了,有好幾百人愣是沒考成,今年才新修了這麼個像模像樣的貢院,他們這些考生再也不用擔心日曬雨淋了!

  聽說是京師那位丘閣老提的建議,丘閣老真是一位關心後輩的好人吶!

  文哥兒豎起耳朵聽大夥夸老丘,心裡比自己挨夸還高興。

  怪不得這事兒這麼耳熟,他哥鄉試那會兒浙江這邊正好水淹考場,他爹還跟他提了一嘴來著。

  幸好那會兒他哥是在國子監考的試,不然就要淋雨了!

  文哥兒當時也是知道朝廷決定修貢院的,卻沒想到自己這麼快就成了直接受益者。比起下大雨時能在積水裡飄起來的席棚,新修的貢院怎麼都更舒服一點!

  經過錢福這個科場前輩一介紹,文哥兒才知曉考場之中雖然提供飲食,卻只提供考試當天的午飯,其餘幾餐是要自備的,所以自己還是要帶點糕餅和熟食以備不時之需。

  算下來也不是很辛苦。

  只是隨著考生陸續增多,搜檢耗時十分漫長,鄉試進場時間已經從最初的黎明改到凌晨——乃至於考前前一天傍晚,因此考生們考前一天必須得養精蓄銳才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