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也不算假公濟私,裡頭可還有給當今聖上和當今太子的信來著,只是多夾帶了那麼一點點私人信件罷了!

  文哥兒順利把信交給急逓鋪的人,溜達回家繼續備考。

  這期間王家也邀請幾個互相保識的同鄉生員過來吃了頓便飯,並托錢福這位狀元郎給他們點撥一二,好讓他們在歲試時能照拂文哥兒一二,場中真要出了什麼事也有人幫把手。

  文哥兒是不怕結交朋友的,三兩下就和這批生員混熟了,還從他們口中得知要是通過了歲試還可以參加龍泉寺那邊的詩社。

  龍泉山寺是他們餘姚最古老的佛寺,餘姚讀書人結社後便愛在龍泉山寺那邊聚會,只是他們連歲試都沒考過,相當於沒拿到科舉准考證,很多人不愛帶他們玩而已!

  提到這些事,大夥語氣里都是挺嚮往的。

  文人結社是明朝很常見的事,江南一帶結社之風更勝,基本上每個地方只要有一兩個領頭的人就能聚集當地文人結成詩社。

  文哥兒沒想到地方上還流行搞社團,頓時來了興趣。

  結果他跟人一打聽,才知曉詩社一般就是組織聚會湊在一起談詩論文,偶爾賞賞書畫。

  這不就是翰林院那群大佬們的日常生活嗎?!

  要說這樣的聚會,他不僅蹭過無數次,還親自組織過呢(比如石子坳那邊的農家樂聚會)!

  文哥兒知曉結社是怎麼回事以後便少了幾分興趣,不過見大家都挺期待的,他便答應歲試之後與他們一起去龍泉山寺看看。

  等到客人散去後王家大伯得知文哥兒考完後要去龍泉山寺玩耍,還給文哥兒講了講他爹少年時在龍泉山寺讀書的趣事。

  據傳當年龍泉寺有妖怪作祟,別人都嚇跑了,只有他爹獨自留在那裡秉燭夜讀、巋然不動。

  要是文哥兒想去玩耍,倒是可以像他爹一樣去龍泉山寺住兩晚試試膽子。

  文哥兒這才知道為啥有人喊他爹「龍山先生」,原來是因為他爹在這座龍泉山里讀過書!

  真不錯,回頭必須得去這龍泉山寺里住兩天,好好打聽他爹當年的光榮事跡!

  最好能挖掘點他爹的糗事,這樣就可以報上次他爹扒他和他哥黑歷史的仇了!!

  他就不信了,難道他爹從小就很牛逼嗎!

  不可能的,他爹一定也有很多黑歷史!!!

  懷揣著深挖親爹黑料的期待,文哥兒終於迎來了自己入場歲試的日子。

  作者有話說:

  文哥兒:一覺醒來,我擁有兩個閣老老師了!!!

  文哥兒(敲鼓挑釁親爹):來啊,相互傷害啊!

  *

  更新!

  今天依然很努力地更新了!

  *

  註:

  ①李東陽、謝遷入閣:參考《明孝宗實錄》

  【時內閣缺員有旨命吏部會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及科道官推舉行止端方學術純正者六人以聞,於是吏部尚書耿裕、禮部尚書倪岳、禮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李東陽、吏部左侍郎周經、禮部右侍郎傅瀚、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講學士謝遷並在推舉之列。上特命東陽、遷內閣供事】

  -

  「上特命」,可見是內定的!兩個尚書陪跑!排面!

  -

  ②王華少年趣事:參考《海日先生行狀》

  【十四歲時嘗與親朋數人讀書龍泉山寺,寺舊有妖為崇,數人者皆富家子,素豪俠自負,莫之信,又多侵侮寺僧,僧甚苦之。信宿,妖作,數人果有傷者,寺僧因復張皇其事,衆皆失氣狼狽走歸,先生獨留居如常,妖亦遂止。僧咸以為異,每夜分輙衆登屋號笑,或瓦石撼臥榻,或乗風雨雷電之夕奮撃門障,僧從壁隙中窺,先生方正危坐神氣自若,輙又私相嘆異然,益多方試之。技殫,因從容問曰:「向妖為祟,諸人皆被傷,君能獨無恐乎?」先生曰:「吾何恐?」僧曰:「諸人去後,君更有見乎?」先生曰:「吾何見?」僧曰:「此妖但觸犯之無得遂巳者,君安得獨無爲祟耳?」諸僧相顧色動,疑先生已覺其事,因徉謂曰:「此豈吾寺中亡過諸師兄爲祟邪?」先生笑曰:「非亡過諸師兄,乃見在諸師弟耳。」僧曰:「君豈親見吾儕爲之?但臆說耳!」先生曰:「吾雖非親見,若非爾軰親為,何以知吾之必有見邪?」寺僧因具言其情,且嘆且謝,曰:「吾儕實欲以此試君耳,君天人也!異時福德何可量!」

  至今寺僧猶傳其事。】

  -

  簡單來說就是寺僧煩死這些富家子弟,裝鬼想要嚇跑他們,十四歲的老王就是不走!

  寺僧:你牛逼,你贏了

  第298章

  相比於全省關注的鄉試歲試的關注度還是比較小的,很多考生連家長送考都不讓,自己呼朋喚友就回學校考試。

  畢竟歲試這事兒得看提學官的意思,並不只是看單次考試成績還得考量日常的品行問題(比如像唐伯虎他們宿妓就不太行)。

  這種實在沒個准數的小試還是自己去考比較適合親朋好友實在要送考也等鄉試再說!

  文哥兒也沒讓家裡的叔伯兄弟送自己去縣學,早早與鄉中生員結伴出發。

  抵達縣學考場之外眾多生員都還在等候有人焦急,有人從容,有人木然考前百態盡在眾人眉眼之間。

  眾生員瞧見文哥兒一行人到來,也是愣了一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