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與吏部尚書王恕,御醫劉文泰之訐恕也,時議淘淘,謂浚嗾之文泰,下獄詞果連及浚,浚亦抗疏自辯,上置不問,然人自是皆不直浚矣】

  文里從老丘和文哥兒相遇起一切就不一樣了,沒有和王恕他們徹底鬧翻,也沒有經歷喪子之痛,所以過了這個二月也沒有病故!(有理有據

  -

  ②謝遷的二兒子謝丕,過繼給謝選。據說後來謝丕科舉,父母姓名寫的謝選,所以謝遷這個親爹給他當讀卷官hhhh

  【弘治十八年乙丑。第一甲二名謝丕。又為遷之子。以出後其叔選。不書本生父文正公名。文正雖亦引嫌。竟充讀卷官。】

  第296章

  文哥兒哪裡知道京師發生的種種變故他自寫信告完狀後才發現寄出去的信不小心透露了自己在備考的事實。

  可急逓鋪那邊都幫他把信送出去了,他想追也追不回來,只能懊悔生氣害死人,生氣讓人沒法好好思考!

  錢福得知他自己說漏了嘴登時哈哈笑道:「讓你告狀藏不住了吧?」

  那是一點同情心都沒有的。

  時間不知不覺來到三月錢福依然留在東莊陪文哥兒備考。

  為了不讓文哥兒學得太難受,錢福偶爾會帶文哥兒去拜訪新朋友比如曾經寫信給丘濬誇過文哥兒的桑悅。

  這人自從找由頭回老家以後就每天在鄉里浪,日常吹噓吳中才子天下第一,京師翰林院全是狗屁。

  得知文哥兒就是京師那位有名的小神童桑悅愉快地邀他和錢福去滄江風月樓吃飯,由他和錢福請客的那種。

  左右自己也是要吃的錢福很大方地表示這頓飯他請了,大不了沒錢了他當場賣詩換錢。

  桑悅哈哈一笑:「你的詩在松江可能值錢,在我們吳中可不太值錢。」

  錢福渾不在意地道:「錢福的詩不值錢,錢狀元的詩估摸著還是值的。」

  桑悅樂道:「那倒也是。」

  兩個都有些張狂的人湊在一起倒是意外地對胃口。

  滄江風月樓可是一處歷史悠久、頗有名氣的酒館據說當初元末明初那位曾經拒絕朱元璋招攬的楊鐵崖就曾和朋友在這裡飲酒作樂。

  文哥兒自然是不喝酒的就只湊湊熱鬧看看樓里的江南歌舞。

  錢福見他時而好奇地往台上瞧時而好奇地瞅瞅窗外的江景不由笑著給他介紹起當年那位鐵崖先生來。

  楊氏後來隱居松江,與他也算半個老鄉了錢福從小便是聽著楊氏的趣聞長大的給文哥兒介紹起來簡直信手拈來。

  鐵崖先生本名楊維楨據傳他父親對他們兄弟倆十分看重在他們到了讀書的年紀後特意在陡峭山崖上修了處閣樓,在裡頭放了上萬卷書,並且在閣樓周圍栽了數百株梅花。

  等到他們兄弟倆登上閣樓,他們父親就把梯子直接抽走了!

  接下來五年間,楊維楨兄弟倆就在山崖上埋首苦讀,吃用皆用轆轤從崖底吊上去,不把書讀完不許下來半步!

  這種情況下,楊維楨兄弟倆自然只能與書和梅花為伴度過那將近兩千個日日夜夜。

  所以,楊維楨後來便有梅花道人、鐵崖先生等等別號!

  文哥兒聽得咋舌不已,楊維楨他爹可真了不起,為了讓兒子專心讀書連這種辦法都能想出來!幸好是兩兄弟,要是只有一個人被關在山崖上埋首苦讀,那不得被逼瘋?

  不過這種事也是因人而異。

  文哥兒感慨道:「楊家可真有錢,要是丘閣老少年時有這樣一個山崖可以待著不下來,估計得高興哭了。」

  想想這百丈高崖上造房子,再栽上幾百株梅花,順便往裡頭搬上萬卷書,前前後後得耗費多少人力物力?

  像老丘那樣少年時窮得沒書看、要靠兩條腿走遍全鄉去跟人借書的,怎麼可能不羨慕這樣一座以書和梅花為囚籠的「鐵崖」?

  桑悅本人也是個敗家的,每次拿到書都是讀完就燒,說它已經全部刻在自己腦子裡,沒必要再留著!聽文哥兒在那感慨老丘的往事,桑悅奇道:「你倒是與丘大學士處得來。」

  文哥兒驕傲地道:「世上就沒有我處不來的人!」

  有文哥兒這麼個半大小孩在,錢福他們也只是待在滄江風月樓吃吃喝喝看看歌舞,沒去別的地方找樂子,吃飽喝足便散場了。

  回去的時候飄起了雨,好在船艙里淋不著,文哥兒就與錢福互出一路的題。等客船快回到長洲了,他才撐著傘跑到甲板上欣賞茫茫煙雨中的江南好風景。

  錢福對春雨江南沒甚興趣,不知從哪掏出個便攜酒壺倚在那兒仰頭灌了兩口,顯然是在滄江風月樓那兒還沒喝夠。

  文哥兒回到船艙一看,錢福居然又喝上了!他立刻跑過去把他酒壺給拿走,不讓錢福每天把自己泡在酒罈子裡。

  錢福道:「你個沒良心的,我特意陪你備考,你連口酒都不讓我喝。」

  文哥兒道:「我還不讓丘閣老看書呢!」

  錢福想想自己這待遇算是趕上丘閣老了,也就沒有堅持搶回自己酒壺。他不懷好意地說道:「出來玩了半天,得給你加加課!」

  文哥兒一點都不怵,還一本正經地回道:「那就辛苦你了。」

  錢福嘖了一聲,搖著頭道:「沒意思。」

  兩人剛回到東莊,文哥兒就收到了來自京師的一大摞信件,還有老丘托人帶給他的鄉試輔導書以及……李東陽悉心為他裝訂好的《八歲解元詩》合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