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也就是到通政司走個過場罷了。

  相比於第一次踏入通政司的好奇,文哥兒這次來遞奏本就顯得從容多了。

  只不過等他遞完奏本又遇到了元守直。

  元守直和他爹一樣像是加班過度,看起來憔悴極了!

  文哥兒隱隱覺得有些不對,迎上前關切地詢問了元守直最近是不是特別忙碌,怎麼瞧著這麼滄桑!

  元守直:「…………」

  元守直看了眼周圍那些探究的目光,邀文哥兒去自己直舍那邊說話。

  文哥兒更覺反常。

  要知道元守直可是出了名的「上班決不聊私事,下班絕不聊公事」。

  難道發生了什麼他不知道的事?!

  文哥兒跟著元守直去了他直舍那邊,才知曉元思永寫了家書回來,說自己要在嘉峪關等王守仁,先不回來了。

  元守直聽聞關外七衛近來不算太平,到底還是牽掛著自己兒子,便破例在上衙期間找文哥兒問問王家那邊有沒有什麼新消息。

  眼瞅著王守仁不回來,元思永也不會回來,他怎麼能不發愁?!

  文哥兒聽元守直這麼一講,才知曉他哥居然跟張靈滯留在關外了。

  這可真是……

  太讓人嫉妒了!

  文哥兒氣呼呼地拍案怒道:「我哥他居然這麼過分!說好大家一起回來,他居然自己偷偷多玩一段時間!」

  元守直:「…………」

  元守直聽文哥兒這麼說,才知道文哥兒壓根不知道王守仁沒跟著大部隊一起返京。

  想來是王華他們沒跟文哥兒說。

  也是他關心則亂,覺得文哥兒行事像個小大人就跟他問消息。

  既然文哥兒不知情,元守直便沒和他多聊了。

  文哥兒也沒和元守直多閒扯,徑直跑回翰林院跟李東陽他們探聽王守仁的消息。

  李東陽聞言瞧了文哥兒一眼,說道:「我怎麼感覺你小子恨不得自己也跟去?」

  文哥兒矢口否認:「沒有的事,我只是覺得大哥他怎麼可以這樣!」他語氣憤憤地譴責王守仁,「說好一起回來,就該一起回來,他滯留在關外不是平白讓我們這些牽掛他的人擔心嗎?」

  李東陽才不信他的鬼話。

  「你楊師叔說他與幾位酋長都見過面,關外七衛那邊不少人都認得他,不會有什麼大問題的。」

  李東陽道。

  要不是王守仁這人能言善道,特別能搞外交工作(一輪酒喝下來就能跟人稱兄道弟的那種),楊一清也不會放心他回頭去找人。

  文哥兒本來就沒多擔心,聽了李東陽這話後更是只剩下羨慕:「要是我已經長大成人就好了,那樣我就可以直接去關外把他逮回來,好叫你們能輪流教訓教訓他!」

  李東陽:「…………」

  你還說你不是想自己去!

  作者有話說:

  文哥兒:羨慕妒忌恨!羨慕妒忌恨!

  王守仁:快樂遨遊.jpg

  *

  註:

  上章引用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參考蘇軾的《題西林壁》

  第280章

  李東陽一度挺羨慕王華覺得他生了兩個很對他胃口的兒子,現在一看,自己兒子也不錯,人不笨還聽話至少能乖乖待在他眼皮底下不至於到處亂跑。

  至於王華的話,眼下只需要頭疼王守仁等文哥兒長大以後……嘶!

  想想就很愁人也不知王華到時候頭髮會不會全白了。

  文哥兒一點都沒有自己也很令人頭疼的自覺,從李東陽這裡問明白事情始末,又去跟他爹狠狠譴責了他哥一通並且明里暗裡地埋怨王華知道這消息後怎麼不給他講講。

  王華道:「怎麼?跟你講了,你還能去把你大哥逮回來不成?」

  文哥兒一聽擊掌說道:「都說知子莫若父,起初我還不信這種說法的,聽您這麼一說我就信了。可惜我太小了,不然我一準幫您去把他逮回來!」

  王華沒好氣地罵道:「就怕你這一去兄弟倆都不見影了!」

  「哪裡的話就算遊子身在四海心還是牽掛著家裡的。不管走多遠哪有不回家的道理?」文哥兒振振有詞地講完了又寬慰起他爹來,「大哥十五歲就能仗劍走邊關關外七衛怎麼說都是咱大明的地盤您不用太擔心!唉我看您近來瞧著像是老了好幾歲還當是因為公務太忙,今兒才曉得是因為大哥的事,真不應當!」

  王華指著自己鬢邊依稀可見的一根根白髮說道:「你覺得這單單是你哥氣出來的嗎?」

  文哥兒訝道:「二哥也氣您了嗎?」

  王華懶得再跟他講話,省得自己一會又多添幾根白髮。

  瞧著自家老爹略顯滄桑的背影,文哥兒很是感慨地嘀咕:「養孩不易,養孩不易,以後我可千萬別生個討債鬼出來。」

  他咕噥過後想到自己才七歲,要當爹少說也得十幾二十年,頓時又放下心來。

  算算年紀,到那會兒他爹就該致仕了,致仕在家多閒啊,就算真生了個討債鬼,也可以扔給他爹教育。

  妙哇!

  這莫非就是父子相差四十來歲的好處?

  中午文哥兒去內閣蹭飯時興致勃勃地把這事給丘濬講了,表示自己已經把親爹的退休生涯安排得明明白白。

  老來還能含飴弄孫,想必他爹一定非常感動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