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朱·有的人·三歲:「…………」

  朱厚照不甘不願地說道:「難道一定要這樣嗎?」

  就沒辦法應對這些壞大臣嗎!

  他一點都不想悶死心愛的鳥!

  代入感很強的朱三歲已經在擔憂自己的未來寵物了。

  文哥兒佯作思考了一會,摸著自己小小的下巴說道:「也不是沒辦法,就是比較辛苦。」

  朱厚照立刻說道:「孤不怕辛苦!」

  文哥兒道:「殿下記得那個鑿壁偷光的匡衡嗎?」

  朱厚照點頭,對這人有點印象。

  聽文哥兒說,這傢伙特別愛讀書,別人家裡的燭光照不到他那邊,他就把兩家之間的牆給鑿了個洞,偷別人的光映書夜讀!

  文哥兒道:「這人家裡很窮,不僅點不起蠟燭,連書都是他去富人家蹭來看的。就算條件這麼苦,他還是孜孜不倦地把所有能借到的書全給讀了!」

  朱厚照不解:「那又怎麼樣?」

  讀書關對付魏徵這樣煩人的大臣什麼事?!

  文哥兒笑了笑,慢悠悠地說道:「天底下愛讀書的人多得是,關鍵是讀了書還要會用。像人匡衡就是愛讀書且知道怎麼用的,當時有風謠說『無說《詩》,匡鼎來』,殿下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朱厚照連連搖頭。

  文哥兒道:「匡衡有個小名叫『鼎』,這句風謠的意思就是『你們可別講《詩經》了,小心一講匡衡就跑來找你們聊一聊』。」

  「當時匡衡家鄉有個講解《詩經》的前輩,匡衡知道後很高興,開開心心過去聽他講課,聽完課還拉著人探討各種問題,問得前輩鞋子都來不及穿好就想跑。」

  「匡衡哪裡能讓他跑了,追著說『先生您別走啊,我們再聊聊』,繼續拉著人討論《詩經》問題。」

  「那前輩實在答不上來了,從此跑得遠遠的,再也沒回過家鄉。」

  朱厚照震驚。

  居然還有這種操作!

  去聽課把人家老師給聽跑了!

  文哥兒道:「所以咱要多讀書,然後會提問。只要我們書讀得比對方多,問題提得比對方快,就能把他們統統問跑,叫他們再也不敢在我們面前講這講那!有時候他們不來找我們,我們還要主動追著提問,這樣才能有『無說《詩》,匡鼎來』的效果!」

  朱厚照聽了覺得很有道理。

  於是文哥兒笑眯眯地忽悠道:「殿下可以先拿我剛剛講的『太宗懷鷂』練練手,看能夠想出多少問題來。」他讓人點了一炷香,對朱厚照道,「就給殿下一炷香的時間,殿下能想多少就想多少,慢慢琢磨,不用著急,想好了再一併來問我,看能不能把我給問倒。」

  朱厚照雖然經常問這個問那個,卻沒正經地對著某個典故列過問題清單。他心裡有點沒底,卻還是被「問倒小先生」這個提議給狠狠地吸引住了,捋起袖子摩拳擦掌準備好好為難文哥兒。

  不就是提問,老簡單了!

  他一定要學會文哥兒講的那個「無說《詩》,匡鼎來」神技,以後誰在他耳邊念叨來念叨去,他就追著對方討論到對方不敢再開口!

  一炷香不算短,有足夠的思考時間。

  朱厚照認真想了一會,便去找楊玉和谷大用他們嘀嘀咕咕,甚至還去挨個請教楊夫人以及旁邊負責記錄的女史們。

  這也是他認識文哥兒以後養成的習慣,不管幹什麼都要用上一切能用的人!

  你有一個想法,我有一個想法,交換之後大家都有兩個想法,怎麼看都是賺到了!

  這都是他們東宮一次次考試考出來的人才,當然得人盡其用!

  文哥兒沒幹涉朱厚照跟誰討論,他擁有的是什麼?擁有的是長達一炷香的摸魚時間!

  他捧著本從文淵閣借來的書,倚在那兒有一頁沒一頁地讀著,看起來十分悠哉。

  至於自己會不會真的被朱三歲問倒,他自然是不擔心的,反正他有足足四個老師,實在答不上來他可以回去求教。

  不慌,不慌,隨朱三歲自由發揮去!

  朱厚照攢了一圈問題,屁顛屁顛跑回來向文哥兒提問,什麼鷂鷹到底是啥鳥啦,什麼誰給唐太宗送的鳥啦,什麼魏徵具體用了啥典故勸說啦,反正啥角度都有,可以說是卯足勁要把文哥兒難倒。

  文哥兒挑揀著自己會的答了,並一臉認真地承認自己學有不逮,確實有挺多沒了解清楚,等他回去請教過師長再回答剩下的問題。

  朱厚照一聽,頓時得意洋洋起來,到傍晚便興沖衝去跟他父皇分享,說自己把小先生難倒了!!!

  他,朱三歲,特別厲害!

  朱祐樘今兒挺悠閒,抽空看過了東宮的課堂內容。他笑著說道:「你就不怕你太厲害了,把你小先生給問跑了?」

  朱厚照還真沒想過這個可能性。

  他繃起小臉很是嚴肅地思索片刻,擲地有聲地說道:「抓回來,繼續問!」

  看看人家匡衡,看到先生要跑了立刻追上去討論個盡興!

  可見提問機會要靠自己創造!

  本來朱祐樘覺得文哥兒還挺能忽悠太子多多讀書,結果他很快就體會到有個聰明且執著的兒子的難處:這小子嘗到了難倒他小先生的快樂,開始拿他們練手!!!

  不得不說,古時那些人躲著匡衡走還是很能理解的,這層出不窮的提問真是讓人難以招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