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文哥兒聽得心動極了很想去張侖家看看貓崽子左右老丘也不攔著他和張侖往來了,他便積極地和張侖約好一會回城時順路去看看貓貓。

  張侖這兩年得了不少文哥兒送的貓貓玩具聞言自是欣然答應並邀文哥兒以後休沐時帶著馬兒過來練騎射。

  這都有馬了怎麼能不經常帶到校場溜溜?

  文哥兒更心動了。

  他也是想遛馬的可是家裡沒那個條件,就他們家那個朝廷分配的宅子,別說遛馬,再多兩匹馬鐵定連馬廄都擠不下。

  「那我就不和你客氣了。」文哥兒爽朗地答應下來。

  兩人正聊著,就聽邊上傳來很不高興地一聲哼。

  文哥兒轉頭一看,是朱三歲正氣鼓鼓地看著他們。

  朱厚照是個坐不住的,才出宮門沒多久就不安分地探出頭來左瞧右瞧。

  這一瞧,不就瞧見了許久沒見、相談甚歡的文哥兒和張侖嗎?

  張侖恭謹喊道:「殿下。」

  朱厚照早聽他父皇說過文哥兒在宮外很多朋友,可親眼見著了還是酸溜溜的,怎么小先生不能只陪他玩呢!他趴在車窗上質問張侖:「你是誰?」

  張侖便報上自己的家門。

  文哥兒瞧見朱厚照那模樣,就知道這小子專橫霸道的脾氣又上來了。

  他笑眯眯地給張侖的自我介紹補充了一點內容,比如張侖擁有特別威風的老虎風箏。

  大老虎飛上天,羨慕不羨慕!

  朱厚照聽得睜圓了眼。

  文哥兒見勾住了朱厚照,再接再厲地表示張侖家裡還有會做冰燈的高手!

  冰燈知道不,以前講過的,只要把調製好的礬水澆進燈模子裡等上一會,晶瑩剔透的冰燈就成型了!

  可好玩可有成就感了,他就曾經去張侖家親手做過(主要負責把水倒進模子這一步驟)!

  朱厚照今年賞花燈的時候聽文哥兒提起過冰燈,卻不知道文哥兒在英國公府玩過,聽得眼都直了,哪還記得一開始對張侖的不喜歡。他立刻轉頭問張侖:「真的嗎?是真的嗎?」

  張侖點頭表示確有此事。

  朱厚照當即宣布:「孤也要去英國公府!」

  儼然就是「你這個朋友我交定了」的熱切語氣。

  張侖:「…………」

  小孩子的想法還真是說變就變。

  從皇宮到先農壇攏共也就十幾里的路,即便御駕走得慢些,路上也就花了不到一個時辰。

  沿途有不少百姓遠遠地聚集在一起踮腳探頭,想遠遠觀瞻一下聖顏。

  還有不少好事者一路跟著御駕走,都想蹭蹭龍氣和官氣。這可是平時根本見不著的真龍天子以及達官貴人啊!

  好在有大漢將軍一路開道,又有五城兵馬司的人沿途約束,圍觀群眾的秩序倒也還可以,沒有發生任何可能衝撞御駕的意外。

  朱厚照分明是第一次出宮,竟是一點都沒覺得路上太顛簸,興奮不已地看了一路的風光,瞧見什麼新鮮事物就要朝文哥兒他們問一句「那是什麼」。

  文哥兒幾人輪流解答著朱厚照的十萬個為什麼,一路上也不覺乏味,開開心心地跟著大隊伍抵達了先農壇。

  導引官上前引著朱祐樘父子倆入內,接著就是一連串的吹吹打打以及祭祀儀式。

  這些繁瑣的禮儀對朱厚照這個才三四歲大的小孩來說有點乏味,不過他牢牢記著文哥兒說的耕作很重要,沒有糧食的後果特別嚴重,所以全程都沒有搗亂沒有吵鬧,還格外認真地跟著他父皇完成一系列祭祀儀式,那繃起小臉裝大人的模樣瞧著怪可愛的。

  文武百官瞧見太子這般表現都欣慰不已,覺得他們這位太子與他父皇頗為相像,他們能輔佐這樣兩位帝王,說不準能在史書上被人好好地記上一筆。

  當官當到他們這個位置了,財帛這些身外之物於他們而言已經不甚重要,能追求的可不就是名留青史嗎?

  自古以來讀書人追求的就是「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三不朽」中最高的追求是立德。

  若是自知德行尚不足以垂範千古,那就去立功,去「拯厄除難,功濟於時」。

  若是連這也做不到,那就退而立言,只要做到「言得其要,理足可傳」,那也足以達到「其身既沒,其言尚存」這一程度的不朽。

  像孔孟這些被請入文廟之中的聖人,終其一生始終積極地帶著自己的滿肚子學識輾轉各國、尋求任用,大抵也是想用自己的學問去拯厄除難、澄清世道。

  而今他們不須輾轉苦尋便得遇明主,怎麼能不好好表現!

  隨行的一群老頭兒心情都莫名激盪,愣是撐起他們那老骨頭一絲不苟地把祭祀先農的流程都走完了。

  文哥兒他們這些編外人士倒是自在些,自行在外頭找個舒服的角落待著。

  只是丘濬他們瞧著這麼莊嚴肅穆,他們也不好交頭接耳討論什麼,唯有積極地參與到這場大型祭祀活動里去,前頭的典儀唱什麼他們就幹什麼。

  等到奏樂結束,這場隆重的開場儀式也算是告一段落了,導引官引著朱祐樘以及文武百官前去更衣。

  祭祀時穿得禮服自然是不適合下地的,都得換上適合耕作的衣裳才能去親耕籍田。

  前去換衣服的路上氣氛要輕鬆許多,朱祐樘笑著與丘濬他們探討起漫長的農業發展史,旁徵博引地從刀耕火種講到精耕細作,從石器時代講到曲轅犁時代,聽得徐溥他們連連點頭,只覺古時農業發展的脈絡仿佛在清晰地呈現在他們眼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