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易經》據傳是周王朝統治階級用來占卜的卜筮書。

  那時候識字的人少記錄文字的載體也少且可能還帶有那麼一點壟斷這門學問、不讓外人窺探的想法所以裡面的卦辭十分地簡明扼要讀來甚至有種玄之又玄的感覺。

  古往今來靠解讀這本書討生活——甚至升官發財或名留青史的人多不勝數,可謂是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本《易經》!

  負責記錄講課內容的女史聽到文哥兒給太子介紹起《易經》來,一下子愣住了。

  不是說今天要講《出師表》和三國相關的內容嗎?怎麼又講起《易經》來了?

  文哥兒:當然是為了摸魚混課時。

  不過這種話文哥兒是不會光明正大說出口的,他一本正經地給朱厚照瞎掰,表示諸葛亮明顯就是個《易經》愛好者!

  你看看他說個賞罰分明,還要說成「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說他沒讀過《易經》都讓人很難相信。

  還有他的成名作你知道是什麼嗎?聽聽老杜(杜甫)是怎麼夸的吧,「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沒錯,就是《八陣圖》!

  據傳八陣圖乃是聚石成堆,排成星羅棋布的六十四堆,聽著是不是很熟悉?

  按照古人的觀念,世間萬物分陰陽,他們把陽爻記為「—」,陰爻記為「-[斷開]-」,三爻交疊成一卦,可以排列組合出八種卦象。

  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八卦」。

  這八卦兩兩組合,可以衍生出六十四卦!

  看看吧,諸葛亮創造的陣法又是什麼八陣,又是什麼六十四堆,你還敢說你不是《易經》愛好者!

  這證據可比關公夜不能寐沉迷《春秋》要充分多了!

  由此可見,《易經》是本特別厲害的書,諸葛亮讀了都說好!

  諸葛亮要是來他們大明考科舉,必然是選考《五經》之中的《易經》!

  朱厚照雖然還不認識諸葛亮,但也覺得這「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聽起來好像很牛逼的樣子。

  「孤也要讀!」

  朱厚照立刻宣布要把《易經》列為自己的必讀書目。

  讀了肯定變厲害!

  旁聽的楊玉畢竟是個在宮外長大的娃兒,倒是聽過《三國演義》里的故事,只是他都沒研究過裡頭這些人物都讀了什麼書,聽文哥兒這麼一講也覺很是新奇。

  文哥兒見把聽眾都忽悠住了,就開始帶朱厚照在沙池裡堆胖胖魚,太極就是兩條胖胖魚!

  黑胖胖魚里有白眼睛,白胖胖魚里有黑眼睛!

  兩條胖胖魚首尾相連,就是我們熟悉的太極圖!

  朱厚照挺久沒跟文哥兒玩沙子了,自然也是興頭十足,邊賣力地學著文哥兒堆太極圖,邊聽文哥兒給他講「太極生兩儀,兩條胖胖魚」。

  楊玉:「…………」

  滿腦子都是胖胖魚。

  接著就進入數學課時間了。

  現在我們有兩個位置,請你將陰爻和陽爻兩種符號任意組合,請問有幾種組合方式?

  這個可太簡單了!

  朱三歲應答如流。

  換成三個位置呢?

  朱三歲開始思索。

  再成六個位置呢?

  朱三歲逐漸茫然。

  文哥兒洗淨手坐在邊上,捧著杯熱飲子欣賞堅決不肯承認自己不會算的朱三歲哼哧哼哧畫六爻。

  朱三歲永不服輸!

  只要他全部畫出來,就能數清楚了!

  楊玉:「……」

  楊夫人:「……」

  他們這位小先生是否有點太欺負太子了?

  文哥兒一點都不覺得自己在欺負小孩兒,等朱厚照絞盡腦汁把傳說中的「六爻」畫滿沙池,又認認真真地從頭到尾數了一遍,才興沖沖地跑過來對文哥兒宣布結果:「孤知道了,是六十四種!」

  摸了好一會魚的文哥兒起身一瞅,好傢夥,真就給這小子全畫出來了!

  看著滿滿當當一沙池的「六爻」,文哥兒一時也不知該誇他居然記得住自己都畫過什麼卦象,還是該說他從小就有死不認輸的臭脾氣。

  文哥兒笑眯眯地誇了朱厚照一通,接著給他介紹一些簡單的數學小技巧。

  你看每一爻都有陰陽兩種可能,所以二爻就是2x2種可能,三爻就是2x2x2種可能,至於六爻嘛,其實就是兩個三爻上下相疊,所以我們可以用8x8來算!

  好消息!

  只需要學通一個九九乘法表,你就不用全部畫出來啦!

  怎麼樣,心動不心動,想學不想學?

  朱三歲:「…………」

  朱三歲不是很想學,甚至想打人。

  可是,這是不用畫那麼久就能直接得出結果的學問誒!

  朱厚照還是不甘不願地在文哥兒的忽悠下背起了九九乘法表。

  說好的講成語故事,文哥兒愣是給朱厚照上了一下午的數學課。

  哦不,《易經》課。

  到快出宮時,文哥兒才掐著點把沙池裡兩個六爻卦象圈了出來,意思意思地給朱厚照講解「否極泰來」里涉及的泰卦和否卦。

  按照《易經》里的記載,泰卦的卦象是「天地交,泰」,否卦的卦象是「天地不交,否」。

  它們正好是相反的兩卦,否卦呈現的是「上天下地」,泰卦呈現的是「上地下天」!

  這個卦象經常用來暗喻君臣與臣民的關係。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