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文哥兒道:「就是把雄蕊上的花粉掃下來,塗抹到雌花上面去。到時候我再教殿下怎麼做!」

  朱厚照躍躍欲試:「好!」

  文哥兒道:「到農田裡耕作跟養幾盆草莓還是不一樣的,等殿下出閣了可以親自去體驗體驗。」

  朱厚照立刻把這事記在心裡的小本本上。

  出閣以後能做的事可太多了!

  天字一號櫥再往後走,就是傳說中的《御製文集》《御製詩集》之類的珍貴收藏,通通都是皇帝寫的詩文!

  甚至還有皇帝墨寶!

  文哥兒看得嘖嘖稱奇,非常可惜朱三歲的處女書法作品已經落入他手裡,要不然日後可以收入進來!當然,那可能是很久以後的事了,現在朱三歲才三四歲,可不興提這種事。

  文哥兒還看到一本畫風很不相符的《御製周顛仙人傳》。

  他頓時來了興趣,決定拿下來瞅兩眼。

  朱厚照見文哥兒伸手取了本書,不由轉頭湊過去左瞧右瞧,嘴裡還追問:「這是什麼?」

  文哥兒就把書名念給他聽,按照《文淵閣書目》上的記錄,這書又叫《顛人傳》,一看就不是什么正經玩意。不錯,咱就是要看不正經的書!

  文哥兒打開這本《顛人傳》,看一段就給朱厚照講一段。

  敢情這書是朱元璋親筆寫的傳奇小說,哦不,紀實文學。

  講的是他還沒發跡前就遇到這麼個顛人,閒著沒事就對他說什麼「告太平」,那時大夥都還沒開始造反,大家也不懂啥意思。

  有次朱元璋路上遇到他,發現他在身上掏來掏去,然後把掏出來的東西塞進嘴裡嚼巴嚼巴。朱元璋一看,真是奇了怪了,就去問他吃啥。

  顛人說是虱子。

  朱元璋問「幾個」,顛人說「兩三斗」。

  反正就是這麼個語無倫次的顛人。

  有次這顛人和人鬧脾氣半個月沒吃飯,一點事都沒有。

  朱元璋聽說以後覺得很稀奇,親自過去觀察了一趟,讓寺里的主僧把他單獨關小黑屋裡,每兩天就問一次:「吃了沒(或者死了沒)?」主僧都說沒吃。

  朱元璋又親自去見顛人,準備了一桌子美味請那顛人吃吃喝喝。只見顛人在地上畫了一個圈,指著他說:「你打破一桶,再做一桶!」

  面對這等神異之人,朱元璋始終不太放心,接連幾次想把他蒸死、餓死、扔水裡淹死,都沒有成功。

  結果許多年後朱元璋患了熱症,差點病死,顛人特意讓人來給他送了神藥,還給他獻上兩首馬屁詩。

  朱元璋後悔莫及,派人去尋找顛人的蹤跡,卻再也沒有顛人的消息。

  ……全文就是這種風格的「紀實文學」。

  朱元璋啊朱元璋,沒想到你是這樣的朱元璋,居然還用第一人稱寫小說!!!

  嘖嘖嘖。

  當然,這次文哥兒只敢在心裡嘖嘖嘖,要不然可能要被扣個大不敬的罪名。

  朱厚照也被他老祖宗的腦洞唬得一愣一愣的,震驚得說道:「世上還有這樣的神人嗎?」

  火蒸不死,水淹不死,還不用吃飯!!!

  文哥兒信口胡扯:「或許有的吧,畢竟這可是咱太祖親自作的傳。」

  事實上這通篇讀下來,估摸著就是朱元璋親自炮製的政治宣傳傳說故事。

  看看這麼牛逼的顛仙人話里話外都說我天命所歸,還給我寫了馬屁詩來歌功頌德,誰能說我不是真命天子!!!

  估計是自知寫詩水平所限,朱元璋還特意在《顛人傳》里自謙一句「其詩粗俗,無韻無聯,似乎非詩」。

  畢竟要是別人一聽仙人寫的馬屁詩居然這麼沒文化,開始懷疑這個《顛人傳》的真實性,豈不是露餡了!

  邏輯相當嚴密,思慮相當周全,不愧是洪武大帝!

  文哥兒在心裡編排了洪武大帝一通,愉快地把《顛人傳》放回天字一號櫥中,領著聽了一腦子太祖巨作的朱厚照繼續在文淵閣里遛彎。

  天字二號櫥到五號櫥就沒什麼有意思的東西了,無非是《實錄》《大明律》《大明禮制》之類的,一看就很正經。除非老師安排功課,否則絕對不讀!

  至於地字櫥、玄字櫥、黃字櫥,一眼看去全都是四書五經相關的典籍!

  這叫什麼?這叫逛圖書館看到課本,任誰都會加快腳步。

  走開,走開,你們這些該死的科舉知識,都離我遠一點!

  文哥兒跟朱厚照在書櫥之間時快時慢地走著,赫然發現這些書櫥是越走越雜亂,越走越難找。

  主要是吧,成千上萬本長得差不多的書一排排地擺在那裡,就算你有書目在手也得把書挨個拿出來瞧瞧才知道到底是哪本。

  文哥兒曾聽老丘說起他少年時很欽慕一代名相張九齡,一直想找他的文集來看看,可惜遍求諸多藏書家都沒找著,還以為所謂的《曲江集》並不存在。

  等老丘三十幾歲考中進士後查閱館閣書目,得知館閣藏書裡頭有本自己找了許多年都沒找著的《曲江集》(他們嶺南著名宰相張九齡的文集),躍躍欲試想去抄來讀讀。

  結果他拿到進文淵閣抄書的資格,又找了很久才在館閣藏書中找到《曲江集》!

  按照老丘自己的描述,那就是「木天之中,卷帙充棟,檢尋良艱」。

  從他知道有這本書開始,到真正找到這本書,前前後後花了十六年(「凡積十有六寒暑,至成化己丑始得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