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文哥兒左瞧右瞧,總覺著這楊小玉瞧著有種熟悉感。

  接著他很快琢磨明白了。

  楊小玉有點豆豆的影子。

  玉玉類豆!

  也是個老實孩子啊。

  文哥兒道:「凡事量力而為就好,只要盡了力,不管結果如何都沒什麼大不了。」

  楊玉聽後很認真地點頭,想著回去後該怎麼寫材料。

  文哥兒瞅了眼一臉躍躍欲試的朱三歲,笑眯眯地說道:「殿下也可以試著想想看,到時瞧瞧殿下能想出多少來。要是能得殿下一句夸,大家肯定會很高興的。」

  朱厚照很是矜持地回道:「孤隨便想想!」

  文哥兒讓朱厚照自己繼續練練字,瞅瞅能不能把「人之有技,若己有之」給寫好。

  這可是接下來幾天的考核重點,多寫幾遍很正常!

  整句太長了,就不用朱厚照寫了,他真是頂頂貼心的小先生吶。

  文哥兒對自己的教學安排很是滿意,心情愉快地出宮去。

  不想他才走出宮門,就看到金生抱著個小布包坐在那兒溫書。

  文哥兒跑過去戳了戳那個小布包,很稀奇地問:「這是什麼東西?」

  金生道:「一位姓楊的百戶送的,說是多謝你給他弟弟送了字帖,他回贈一些家裡過年炸的小麻糖。我看是家常吃食,便擅自做主收下了。」

  文哥兒一聽就懂,這是楊璽給他送的家鄉特色美食。

  他摸了摸鼻頭,懷疑整個京師沒有人不知道他愛吃。

  文哥兒可好奇死了小麻糖是什麼,又不好當街拆別人給的包裹,只能加快腳步準備回家去嘗嘗看。

  結果才走出一段路,又被丘家的僕從找上了,說是老丘讓他去一趟。

  文哥兒聽後便抱過那個布包,直接改道去了丘家。

  回家也是吃,去老丘家也是吃,沒什麼區別!

  文哥兒抱著一包小麻糖大搖大擺走進丘家,沒等丘濬招呼就一屁股坐到自己的老位置上,就著火爐開始拆包。

  小布包裡面包著油紙。

  人們在紙張應用方面已經發展到登峰造極的地步,什麼油紙蠟紙硬板紙都應有盡有。

  他打開油紙一看,裡面是胖胖的麻花狀油炸物。

  說是小麻糖,看著一點都不小!

  這東西一看就又耗油又耗糖還頗費功夫,是以大多數人都是過年前才會炸上一鍋,用來自己過年待客以及走親戚。

  許是因為怕文哥兒不會吃,楊璽還貼心地留了張字條,介紹說這是他一錦衣衛同僚家鄉的吃食,他們家如今也年年炸上一點;接著再提醒文哥兒這不是現炸的,所以吃的時候烤一烤風味更佳!

  烤一烤!

  文哥兒轉頭一看,旁邊不就是火爐嗎?

  他二話不說取了塊有他七歲小孩爪子那麼大的小麻糖就著火爐烤了起來。

  這麼忙活了一通,他才想起剛才是老丘派人請自己過來,還不知是有什麼事呢!

  文哥兒一邊烤小麻糖一邊轉過頭問老丘找他啥事。

  丘濬面無表情地看了眼他拿過來的小麻糖,不答反問:「這是什麼?」

  文哥兒見丘濬也沒見過,立刻現學現賣地給他介紹了一番,說人一錦衣衛家鄉的特產,烤著吃特別香!

  丘濬眉頭跳了跳。

  「你什麼時候又認識錦衣衛的人了?」

  比起勛貴外戚,錦衣衛又要更加臭名昭著一些,因為他們之中能幹事的大多乾的不是什麼好事,不能幹事的吧又全是一些混吃等死的關係戶。這樣的群體,文官們哪裡喜歡得起來?

  大家時不時都上書彈劾幾句,建議把這些害蟲或者蛀蟲裁撤一部分!

  文哥兒一看丘濬臉色不對,馬上給他解釋清楚。

  這可不是他特意去結交錦衣衛,而是大家都在東宮當陪玩,一來二去他不就和楊璽的弟弟認識了嗎?

  他給楊璽弟弟送了幾本字帖,楊璽得知後送他一點吃食,算是很正常的禮尚往來。

  丘濬對於朱祐樘安排個准錦衣衛苗子在朱厚照身邊陪玩這事兒也不甚滿意,只可惜像文哥兒這樣的才是例外,人楊夫人帶個年紀小的侄子住在宮裡反而才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丘濬只能告誡道:「別和他們往來太多。」

  考慮到文哥兒的惹事能力,丘濬如今沒再和文哥兒說出「給我和他們絕交」之類的話了。

  想到惹事,丘濬又板起臉問:「當初那首《彈棉花》,可是你弄出來的?」

  丘濬今兒聽說京中流行《三個和尚》,而某些聽過《彈棉花》的知情人士還用很古怪的眼神看著他。

  他留心一打聽,才知道當初劉吉一直認為《彈棉花》是他傳出去的!

  怪不得這廝讓人在他大門口貼對聯,原來是新仇舊恨齊齊湧上心頭。

  可那時候文哥兒才幾歲啊?

  頂了天也才兩三歲,居然就敢做出這樣的事來!

  文哥兒接收到丘濬那「是不是打得太少了」的危險眼神,馬上來了個坦白從寬,把那時候自己的小鳥哨子被摔碎的事兒給丘濬講了。

  那時他還那么小,看到自己的寶貝被摔成那樣老傷心了!

  怎麼能指望一個三歲小孩能知道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呢?

  當時他爹和他大先生已經嚴厲地批評過他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