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朱厚照聽得心馳神往:「汗血寶馬,孤也想要!」

  文哥兒笑眯眯地道:「除了汗血寶馬,張騫還帶回來很多吃的,比如胡瓜、胡桃、胡豆、胡麻、胡荽等等,還有特別甜的西域葡萄。這些東西殿下見過嗎?」

  朱厚照從裡面挑出了自己唯一吃過的一種:「葡萄!」

  其他幾種顯然是他這個年紀還不太適合吃。

  文哥兒問道:「當時漢朝可沒有葡萄,殿下如果去了西域想不想帶回來?」

  朱厚照道:「想!」

  文哥兒道:「那我們過兩天看看殿下能從西域帶回多少東西。」

  朱厚照當場誇下海口:「全部帶回來!」

  文哥兒笑而不語。

  兩人在沙池裡玩耍了一早上,文哥兒又優哉游哉地出宮去了。

  朱厚照下午補了個覺,醒來知道他兩個舅舅進宮來了,難得地對他們的到來生出了幾分期待。

  他麻溜地跑過去張皇后那邊喊舅舅。

  張鶴齡兄弟倆頗有些受寵若驚。

  因為朱厚照平時都對他倆愛答不理的。

  今天!他們這個太子外甥!居然主動和他們說話!

  沒等張鶴齡兄弟倆高興多久,朱厚照就問:「舅舅,你們什麼時候去北邊,打得韃子嗷嗷叫!」

  張鶴齡兄弟倆:?????

  朱厚照還在積極發問:你們能拉開幾石的弓?你們騎射厲害不厲害?你們能以一當百嗎?給你們八百騎兵,你們能直搗韃子老巢嗎?

  當然,以朱厚照現在的言語水平,並不能一口氣把這麼多話順順溜溜地講完。他只會一個問題接一個問題地往外蹦!

  腦筋靈活的朱三歲甚至還現場篡改霍去病的話,慷慨激昂地對他兩個舅舅說:「韃子未滅,何以家為!」

  你們都沒滅掉韃子,怎麼好意思要封爵要封賞!

  張鶴齡兄弟倆:??????

  等會啊,他們大明的外戚不是混吃等死就可以了嗎?

  什麼時候門檻居然高到要滅掉韃子才能封爵了?!

  這未免有點為難他們了!

  作者有話說:

  朱三歲:就要厲害舅舅,就要厲害舅舅!

  張鶴齡兄弟倆:TAT

  *

  註:

  ①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大家都很熟悉的

  史記的原句好像是這樣的:【天子為治第,令驃騎視之,對曰:「匈奴未滅,無以家為也。」由此上益重愛之。】

  -

  ②神馬當從西北來:參考《樂府詩集》的引用

  【《張騫傳》曰:「漢武帝初發書《易》曰:『神馬當從西北來。』得烏孫馬好,名曰天馬。及得宛馬,汗血,益壯。更名烏孫馬曰西極馬,宛馬曰天馬雲。」】

  -

  ③化劍為犁:參考紀錄片《河西走廊》

  當時就覺得這個詞很帥!

  第219章

  在朱三歲一個接一個的靈魂拷問之下張鶴齡兄弟倆落荒而逃。

  朱厚照很是失望,跑去跟張皇后說他想要特別特別厲害的舅舅,能不能給他換一個。

  張皇后都不知道該怎麼和朱厚照講清楚。她們父親張巒是讀書的,而且也就是讀了那麼些年書、連功名都沒考上的那種哪裡養得出衛青、霍去病那樣的名將來。

  朱祐樘被兒子奇思妙想折磨了幾天現在見兒子去折磨別人了心情竟莫名有些愉悅。

  他對兩個妻弟也沒有太高的要求,覺得他們開開心心就好朝臣們對外戚盯得嚴他們既不能像文官那樣參與朝政,也不能像勛貴那樣掌兵,可不就是想怎麼玩兒就怎麼玩兒?

  現在聽朱厚照這麼一敦促朱祐樘倒真覺得讓張鶴齡兄弟倆學點騎射本領也不錯。

  畢竟按照他派去的那些儒士隱晦的反饋,他這兩個妻弟著實不是什麼讀書的好材料教他們最基礎的練字他們都不肯坐下來多寫一炷香的,連讀個話本子都是找人給他們念,從來不樂意自己費心思去看!

  這樣的學生要他們教,著實有點為難人了。

  朱祐樘見張皇后被朱厚照的「換一個舅舅」要求弄得頭疼不已笑著說道:「我覺得讓鶴齡他們練練騎射也不是什麼壞事至少可以強身健體。岳父去年病那麼一場不是把你們給嚇壞了嗎?」

  張皇后想起張巒去年病重的事也有些心有餘悸。她說道:「聽陛下這麼一說確實該給他們找個武師父。」

  文師父教不來,合該換武師父上陣省得他們老氣得張巒犯病。御醫可是說了的張巒這病就是動不得氣一動氣就容易出事。

  夫妻倆商量好還把這決定給朱厚照講了,說明天就給他兩個舅舅請武師父,讓他別急著嚷嚷要「換舅舅」。

  朱厚照一副很擔心張鶴齡兄弟倆學不來的模樣:「舅舅好大了,才開始學!」他說完又驕傲地補充了一句,「我三歲,就有先生了!」

  張皇后:「…………」

  張皇后辯解道:「以前你舅舅也不是沒有先生……」

  朱厚照頓時更驕傲了:「舅舅的先生,沒我的好!」

  要不怎麼快二十歲還要請新先生呢,一準是他兩個舅舅的先生沒他小先生會教!

  瞧見朱厚照一臉「我小先生最厲害」的得意表情,張皇后也只能順著他的話誇讚道:「你父皇給你選的小先生,自然是最好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