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文哥兒:?????

  上不了的課可以不上反正課程又不緊急。

  李東陽道:「不用你講什麼你和他們討論一下你下一旬要給太子殿下講的課就好。這麼多庶吉士給你出主意算下來是你賺到了!」

  文哥兒覺得自己又學到了。

  瞧瞧他老師多有說話技巧明明是抓你去頂班,偏偏能說成是讓你撿了大便宜,誰聽了不誇他一句「真會說話」!

  李東陽都這麼說了,文哥兒能怎麼辦,只能哼哼唧唧地轉道去庶常館幫李東陽頂一下午的課。

  想摸摸魚怎麼這麼難!

  文哥兒找到毛澄他們,與他們說起今天下午李東陽沒空來上課的事,順便轉達了李東陽讓他們幫忙參詳下一輪課程的意思。

  這可是給太子上課,不少人都羨慕不已,只恨自己今年不是六歲,不然自己也能進宮去給太子講課了。

  可惜了,他們最小都二十出頭了,哪裡能進宮裡去給太子講學?哪怕後宮之中只有皇后和兩位太后,他們也還是要有些避諱的,要不然一不小心就成禍亂宮闈的罪人了。

  等將來太子殿下出閣讀書,他們倒是還有機會去充當侍讀官(主要負責給太子念念課本)之類的。

  李夢陽問:「師弟你準備給太子講什麼?」

  文哥兒就把自己的教學計劃給李夢陽講了講,「綿綿瓜瓞」都給他講了一旬,接下來肯定也是一個詞兒混一旬啦!

  這次他選的成語是「封狼居胥」。

  毛澄奇道:「劉閣老他們居然同意了嗎?」

  這詞兒一聽就知道講的是什麼,講的是霍去病打匈奴。

  瞅瞅,又是外戚出身,又是武將打仗,雙重敏感!

  哪個閣老聽了不得斷然拒絕?

  文哥兒早就提前把下一旬的講章遞上去了,甚至還拿到了批覆意見。他點頭道:「同意了!」

  這下連一直在旁邊百無聊賴的王守仁都好奇起來:「你怎麼說服他們的?」

  文哥兒道:「我把講章遞上去,他們就同意了!」

  他給王守仁他們講了講自己的思路,這周的教學計劃來源於他記憶里扒拉出來的紀錄片《河西走廊》,大致方向就是講述一下從漢到唐的一代代人如何打通河西走廊、如何經營西域,這裡頭的故事喲,他可以講個兩旬!

  眾人:「………………」

  怎麼回事,聽起來好像確實可以!!!

  文哥兒本來只是捋了個框架交上去,現在有這麼多庶吉士在場,他二話不說就拉著他們一起還原河西走廊沿途的風土人情、歷史故事,尤其還特意詢問陝西來的李夢陽知不知道什麼當地的見聞。

  李夢陽哪裡知道這些,他才二十出頭,大多數時間都在埋頭讀書,走的最遠的路就是從陝西來到京師應試了。他搖著頭說道:「我也不太清楚。」

  文哥兒覺得有點可惜。他說道:「等我長大以後一定親自去河西走廊走一走!」

  「『河西走廊』這個稱呼倒是挺貼切。」李夢陽說道。

  文哥兒面不改色地說道:「我也是偶然聽別人說起的。」

  古時雖然有河西四郡之說,「河西走廊」卻是後人總結出來的。

  中原朝廷時常會失去對這條連通中原和西域的重要通道的掌控,從而喪失經營西域的天然條件。沒有貿易往來,沒有文化認同,朝廷註定沒法讓西域之地徹底歸化。

  這條「走廊」得好好打理!

  提到軍事,王守仁可就不困了。他說道:「你才六歲,去什麼去?要去也是我先去!」他捋起袖子在白紙上繪製起了河西走廊的輿圖,比起文哥兒的簡筆畫來,他畫的輿圖可就要細緻許多了。

  文哥兒看得眼睛都睜圓了,趴在邊上不時指指點點,讓王守仁在上面加點這個在加點那個。

  王守仁雖不知道文哥兒從哪裡翻出來那麼多地名,還是依言給他添了上去,兄弟倆合力把河西走廊給繪製出來了。

  文哥兒不計較王守仁想搶走他活兒的事了,高高興興地發問:「這個能給我嗎?我拿去當教具!」

  王守仁說道:「不給。要教具你自己畫。」

  文哥兒:「…………」

  好氣哦!

  這什麼哥哥啊!

  探花羅欽順見文哥兒被他親哥弄得氣鼓鼓的,笑著說道:「我一會幫你臨一張好了。」

  文哥兒一聽,立刻得意起來,翹起尾巴對他哥說道:「你看看別人,再看看你!怎麼當哥哥的!」

  王守仁抬手薅了他腦袋一把,說道:「那你去給我們羅探花當弟弟好了。」

  文哥兒哼哼唧唧。

  羅欽順好脾氣地笑了笑。

  不知是不是朝廷挑探花真的有一手,不管今科探花羅欽順也好,上一科探花靳貴也好,都是長相周正,脾氣也非常溫和的,瞧著就很有讀書人風範,和他哥完全不一樣!

  兄弟倆吵吵鬧鬧,旁人看在眼裡卻覺王家家風真不錯。聽說文哥兒是王守仁的繼母所出,兩人能相處得這麼好,著實叫人挺驚訝。

  當然,大家都對文哥兒講述的「河西走廊」教學大綱更感興趣。

  難怪文哥兒能把「封狼居胥」講一旬,也難怪閣老們能同意文哥兒講這個詞兒。連他們聽了文哥兒粗略講述的河西走廊相關內容,都想讓文哥兒囫圇著給他們講一遍,一點都不要漏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