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文人墨客不僅大多愛在自己的大作上題寫自己的別號,還會標註上自己書寫時的日期或年齡,所以咱只要拿歲數當別號,就相當於別號日期二合一,方便又省事!

  反正他王六歲,已經署名足足兩篇文章!

  要不是老丘堅決不許他在《成語詞典》上用他悉心取出來的別號,他王六歲這個名號說不準已經響徹讀書人圈子了!

  朱厚照聽得一愣一愣。

  讀書人居然是這麼臭屁的嗎?

  遇到喜事愛改別號,遇到貴人也愛改別號,連建個新書房都愛改別號!

  別人有的,他當然也要有!

  朱厚照當即認認真真點頭:「孤今年是朱三歲!」

  文哥兒十分欣慰,便邀朱厚照這位主考官商討起怎麼安排這場人才選拔考試,逐項逐項解決活動方案那一串需要朱厚照來決定的內容。

  對於什麼時候考試這件事,朱厚照擰著小眉頭問:「不能今天?」

  文哥兒道:「今天怕是來不及準備,殿下可是還得出考題。何況殿下突然要考,他們都來不及報名,更別提備考了。突擊考試要不得,得給大家一點準備時間!」他細細地給朱厚照分析了一番,「殿下今兒得擬出一個告示來,安排人給大家宣講選拔細則。」

  對於親自當主考官選拔人才這件事,朱厚照興頭還是很足的,聞言躍躍欲試地追問:「怎麼擬?」

  文哥兒便和他嘀嘀咕咕地商量起來,朱厚照每做好一個決定,他就代朱厚照在紙上填上一樣內容。

  朱厚照津津有味地在旁邊看文哥兒把他的想法寫出來,遇到不認識的字就積極地扯著文哥兒袖子讓文哥兒教他認,堅決不當連自己的決定都不認識的文盲寶寶。

  光是擬寫這麼一份告示就差不多花了一早上(雖然中途課間休息了好幾次)。

  至於考題什麼的,自然是明天再決定了!

  文哥兒對這個課程進度非常滿意。

  很不錯,這「綿綿瓜瓞」講個一旬完全不成問題!

  朱厚照也學得很開心,拿到完整的告示後更是覺得自己特別了不起,居然能想出這麼多東西!

  等父皇過來後一定讓父皇看看!

  文哥兒在太子居處蹭了頓飯,心情十分愉悅地踱步出宮去。

  明朝的太監不像前朝,他們大多是被安排去讀過書識過字的,到了明中後期甚至一度獲得了代皇帝批紅的權限。

  本來內閣替皇帝幹活,把事情分了輕重緩急、給了處理意見遞上去,皇帝同意這些處理意見的話就照著內閣票擬的結果提筆批紅。

  結果皇帝把這個權限分給了司禮監,這便讓司禮監的秉筆太監幾乎有「內相」的權限。

  明中後期文官和司禮監便開始反覆對沖,長期處於你罵我我也罵你、你想整死我我也想整死你的狀態。

  這個過程中從來沒有誰輸誰贏,每次短暫的勝利都不過是看皇帝站誰。

  當然,私底下相互合作的情況也不少。別看他們表面上水火不容,實際上不少人想升遷時還是會走司禮監的路子。

  如今宮中人員簡單,朱祐樘後宮之中就只有張皇后一個,他倆膝下又只有朱厚照這麼個皇子,太子身邊的近侍自然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

  文哥兒覺得這些人都可以勝任陪太子玩考試遊戲的角色!

  陪不了就淘汰,換陪得了的上來,多麼簡單的事情對不?

  就是可能會有點遭人恨,畢竟也不是人人都喜歡考試的。

  而且考試考得好的人也不一定心地就好。

  世上根本沒有任何考試可以篩選掉壞蛋。

  有時候聰明人壞起來更叫人防不勝防。

  太難了,真是太難了。

  還是盡人事,聽天命吧。

  大明出了那麼多愛胡搞瞎搞的皇帝,國祚似乎也延續了兩三百年來著。總不能被他搗鼓幾下就給玩壞了吧?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文哥兒優哉游哉地回了翰林院,拿回自己添了許多修改意見的新作琢磨著怎麼改。

  順便還收穫了他大先生給他安排的新功課。

  唉,讀書難,難於上青天!

  作者有話說:

  文哥兒:屈指算了算,這麼多皇帝輪流胡搞瞎搞都還有一百多年國祚

  文哥兒:絕對沒錯了!我們胡搞瞎搞肯定沒事!

  朱三歲:胡搞瞎搞!胡搞瞎搞!

  朱祐樘:?

  註:

  ①早朝場所:參考《大明會典》

  ②告示內容:參考公務員招考公告(x

  ③陶土豬圈:這個上網一搜就有很多圖,好多博物館都有實物,只能說古人的陪葬品非常樸實,我看過帶好多狗狗的陶土灶頭、帶好多狗狗的陶土大房子、帶好多豬豬的陶土豬圈,再來個大穀倉……明顯是想到了地底下也要大宅大院、六畜興旺、五穀豐登!

  記得漢陽陵博物館裡面就有好多陪葬的陶豬豬,一大片一大片!可見連皇帝都不希望死後沒有豬肉吃!(bushi

  第209章

  朱祐樘很快得知太子要當主考官的事。

  雖說感覺東宮如今一天玩出一個新花樣朱祐樘在聽到太子一字一字給他念告示的時候,才是覺得自家兒子說不準也是個小神童。至少這孩子指字的時候一個都沒指錯!

  誰家小孩能在三歲時就認這麼多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