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尤其朱祐樘本來就已經不太信任劉吉,經此一事後朱祐樘心底那股子想要換個首輔的想法就更濃烈了。

  朱祐樘開始派人去劉吉府中表達慰問。

  大意就是「首輔工作這麼辛苦劉吉你吃得消嗎」「你為大明朝廷做了這麼多貢獻要是現在主動離職一定給你最好的退休待遇」。

  朱祐樘反正是決定了,他每個月都派人去劉家問候一遍,一直問到劉吉主動上書乞致仕為止,就看劉吉受不受得住君王的頻繁關懷了。

  劉吉四月初第一次收到來自朱祐樘的問候,心裡咯噔一跳。

  劉吉身居內閣十幾年,最擅長的就是審時度勢,哪會聽不出朱祐樘的話外之意:你現在退休我會給你點面子讓你榮退,以後可就不一定了。

  這是威脅,來自皇帝的威脅!

  劉吉腦袋轟地一下,感覺自己這步棋真是走錯了。

  只要是人都會有私心。

  當今聖上雖然樂意聽人勸諫,可帝後關係如膠似漆,聖上自是打心裡偏愛張家,他好勸不勸,怎地勸到聖上的家事上去了?現在好了,聖上容不下他了!

  自己的事情自己清楚,劉吉非常明白自己是經不起查的,一旦聖上要翻舊帳,無數人會把他幹過的事翻出來呈上去。

  以前這種彈劾他的奏章也不少,只因著聖上還想要用他,便當做不知曉這些事。

  現在聖上不想用他了,不知多少人會想盡辦法讓他身敗名裂!

  劉吉知道自己現在也只能早早著手寫辭呈。

  要不了幾個月,他這個首輔就該徹底退場。

  劉吉心裡藏著這些個糟心事,看著春風得意的丘濬自然是哪都不順眼。

  劉吉回到家中,叫來個心腹之人耳語一番。

  第二天就有人發現丘家大門上不知被誰貼了副門聯。

  上書兩行大字:貌如盧杞心尤險,學比荊公性更偏!

  丘濬出門時還沒注意,歸家時看有人站自己門前議論,才看到那副惡意滿滿的對聯。

  丘濬氣得不輕。

  盧杞可不是什麼好人,他不僅長得奇醜無比,還壞事做盡,據說大書法家顏真卿就是他給害死的。在他這位丑宰相英明神武的執政方針之下,都城都給叛軍攻陷了,皇帝灰溜溜地帶著大臣們逃亡去!

  至於荊公王安石那就不用說了,他被文人和文臣一路從南宋一直罵到明,都說是靖康之難是王安石埋下的禍根!

  連丘濬自己都是這麼嗶嗶的。

  何況丘濬還特別喜歡司馬光。

  這對聯簡直是殺人誅心!

  這就像吧,你真心實意粉了個偶像,天天為了偶像衝鋒陷陣、辱罵對家。結果有人指著你鼻子說,喲,你和對面那位可太像了,長得像,性格也像。

  這能忍嗎?這擱誰都不能忍啊,怎麼能這麼侮辱人!

  丘濬臭著一張臉叫人去把對聯揭下來,在心裡琢磨了一圈這事到底是誰幹的。

  這一琢磨,就發現自己槓過的人實在太多了,一時半會還真沒法把人揪出來。

  真是豈有此理!

  文哥兒還是從李東陽他們那兒聽說這事兒的。

  就像「劉棉花」這個綽號廣為流傳一樣,這種帶著幾分戲謔的內閣大佬傳言很容易就被散布出去。

  文哥兒聽完後睜圓了眼。

  這背後之人真夠過分的!

  罵人就罵人,怎麼還搞人身攻擊呢!

  人老丘長成什麼樣,妨礙他當官做事了嗎!

  作者有話說:

  文哥兒:怎麼可以做這麼過分的事!

  還是文哥兒:彈棉花~彈棉花~半斤棉彈成八兩八~

  *

  更新!

  我想明白了,我是一個沒有全勤緣分的人,咱走可持續發展路線,慢慢寫!混個溫飽!早睡早起!多看點書!好好生活!(?)

  *

  註:

  ①劉吉罵老丘:出自《治世余聞》,同時代官員陳洪謨寫的官場八卦

  【瓊台丘公濬學博貌古,然心術不可知……嘗與同寅劉閣老吉不協,劉作一對書之門曰:「貌如盧杞心尤險,學比荊公性更偏。」時論頗以為然。】

  -

  ②老丘罵老王:出自《大學衍義補》

  【若宋神宗舍韓琦、富弼,聽用王安石變祖宗舊法,以馴致靖康之禍,茲其明驗歟。】

  罵人者人恆罵之(幸災樂禍.jpg

  楊慎、馮夢龍這些都常年辱罵老王,可見罵老王是當時的政治正確!(x

  -

  ③劉吉致仕過程:參考明史

  【帝初傾心聽信,後眷頗衰。而吉終無去志。五年,帝欲封后弟伯爵,命吉撰誥券。吉言必盡封二太后家子弟方可。帝不悅,遣中官至其家,諷令致仕,始上章引退。】

  陰陽怪氣的話是我瞎編的,【諷令致仕】應該大概是這個意思(?)

  -

  ④老丘關於圖書的提議:參考《明孝宗實錄》

  發生於弘治五年五月(文里現在是四月多)。

  奏摺太長就不放了(bushi)

  第173章

  趁著天色還早文哥兒溜達去丘濬家,想要寬慰寬慰他的忘年交。

  老丘果然臉色臭臭的。

  不過似乎也沒有太生氣,還在那奮筆疾書來著。

  文哥兒被丘濬的勤奮努力給感動了。他湊過去一看,很不錯居然是《成語詞典》的範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