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謝遷道:「你這當爹的都不動手,我又何必搶著當惡人?」

  到了晚上,文哥兒才想起來一樁定要緊的事:既然皇太子都冊封好了,那皇太子的名字是不是也起好了?

  文哥兒麻溜跑去找他爹問起這事兒,絲毫不記得自己白天才得罪過親爹。

  瞧見文哥兒一派沒事人的自然態度,王華只能說道:「你問這個做什麼?」

  文哥兒道:「那可是太子誒,我當然好奇!」

  王華道:「陛下為太子賜名為『厚照』。」

  文哥兒一下子愣住了。

  這個名字有一點點耳熟。

  具體怎麼個耳熟法,他一時又想不起來。

  總感覺這小太子比當今陛下朱祐樘要更有名一點。

  文哥兒再認真回憶了一下,小心臟突然突突直跳。

  就像一個班級裡面往往是調皮搗蛋的學生更讓人印象深刻一樣——

  明朝比較有名的皇帝似乎都比較……荒唐?

  不會等到他將來入朝當官,朝堂直接變成困難模式吧?!

  作者有話說:

  文哥兒:不會吧,不會吧,easy模式不會突然變成hard模式吧?!

  文哥兒:必須想辦法把這個豬仔掰正!

  某不願透露姓名的爹:你覺得你自己很正嗎?

  *

  更新!雖然全勤丟了一天!今天還是努力二更了!

  只要有一點點希望,就不拋棄不放棄!(bushi

  *

  註:

  ①皇太子冊封儀式:參考《明孝宗實錄》

  ②野寺描寫:參考《萬曆野獲編》

  【余向讀書城外一寺,稍久與主僧習,寺中一室,房鎖甚固。偶因汛掃,隨之入,則皆中官奉祀宮人之已死者,設牌位,署姓名甚備。一日,其耦以忌日來致奠,擗踴號慟,情俞伉儷。

  余因微叩其故,彼亦娓娓道之,但屢囑余勿廣告人而已。】

  -

  這個八卦野史作者表示:我偶然知道了一件八卦,他說只悄悄地告訴我,讓我別告訴別人(所以我寫進書里了

  -

  還順便看到朱元璋的規定:【□□馭內官極嚴,凡閹人娶妻者,有剝皮之刑。】

  不愧是你,剝皮愛好者朱元璋!

  第166章

  看多了王華他們的官場生活文哥兒真的覺得現在的朝堂是簡單模式,各級上司都不算難相處,朱祐樘這個頂頭上司還是個好說話的。

  即使是風評不怎麼樣的首輔劉吉,近幾年來也兢兢業業地幹活不敢太明目張胆地亂來。要不是前些年的前科實在太多說不準大夥會少罵幾句「彈棉花」。

  想想要是以後他好不容易考上進士結果卻換了個難搞的大老闆,那可真是太愁人了。

  難道以後他也要成為老丘口中那種「我當國必殺之」的英年早辭國家蛀蟲?

  ……也不是不可以。

  文哥兒唉聲嘆氣。

  當今聖上才二十幾歲應該沒那麼快退休吧?不過就算朱祐樘不退休也不保險,誰都不能保證好說話的人能一直好說話下去。

  他小時候還嚷嚷著要鹹魚躺堅決不努力呢,現在長大了(五歲了)不還是天天上趕著讀個沒完?

  年輕時是明君,老了以後未必也是啊!

  文哥兒小眉頭擰得緊緊的一副很犯愁的樣子。

  王華看得納罕,奇道:「你小子愁什麼?」

  怎地問了個太子的名字,就把眉頭給皺成這樣,難道他覺得太子這名字起得不好?

  文哥兒就給王華講了講自己的擔憂。

  假設皇帝是他們東家太子就是小東家小東家小小年紀就被選定為繼承人表明他以後會繼承家業。那麼作為一個以後很可能在小東家手底下打工的人可不就得愁一愁換了東家以後會是什麼光景嗎?

  王華:「…………」

  王華往左右看了幾眼確定沒什麼人偷聽才鬆了口氣。

  當今聖上才二十三歲,你小子說什麼「換東家」?!

  「這又不是你能左右的事你想那麼多做什麼?處在什麼位置便該幹什麼事只要把自己分內之事做好了旁人便奈何不了你。」

  王華教育道。

  「你看你三先生數下來也算曆經四朝還不是該怎麼樣就怎麼樣?何況陛下春秋正盛,說不準到你致仕了,都不會有什麼『新東家』。」

  文哥兒對皇帝能幹到他致仕這件事深表懷疑。

  首先按照御醫們的說法,太醫院升遷不看實力,就看會不會走動關係。像那劉文泰實力就不怎麼樣,還是當上了院判,經常負責給宮中瞧病來著。

  治病這種事不看實力提拔人,難怪很多人不樂意來當御醫。

  據說後來寫《本草綱目》的李時珍曾經拿到過太醫院編制,結果乾了一年就辭職回民間給人治病兼寫書去了,可見朝廷醫療體制編制對大夥的吸引力竟還不如自己回家開診所!

  就算不提不知道出生沒有的李時珍,現在不願意來給朝廷當八品御醫的人也不在少數。

  這種不利於醫療水平提高的太醫院環境,很難想像皇帝在他們手裡能活很久。

  何況朱祐樘這人還是愛吃素的!

  文哥兒至今忘不掉進宮吃的那頓「御膳」。

  那是真的不太好吃。

  且營養一點都不均衡。

  雖說以形補形這個說法雖然不能說完全科學,可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