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畢竟皇帝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天也就能仔細看那么二三十本奏本(前提是別像丘濬那樣隨隨便便寫一萬字),換成個懶惰的皇帝可能連這個數都達不到,可不就得挑揀著重要的往上呈報嗎?

  元守直把文哥兒的奏本看完了,滿腦子都是「是不是得把親爹送去上學」。

  按照文哥兒的說法,社學要是有了這個老年班,只需三五十年便能做到大明上下人人都能粗識幾個字——

  想想看,到時候現在的小孩兒長大了,他們在社學識了字;現在的中年人老了,他們會陸續去老年班識字;至於特別長壽的那些人,更是早就上完了老年班。

  到時他們大明可不就人人都識字知禮,成為前所未有的全民識字社會嗎!

  這可比書中的大同社會還要厲害,畢竟大同社會想的只是「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他們可是連耋耄之年的老人家都安排得妥妥噹噹,叫他們即便到了暮年也不虛度光陰!

  奏本里怎麼說來著——

  活到老,學到老!

  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可真是振聾發聵!

  真要能達成這樣廣開民智的文治之效,史書之上怎麼說都得記上他們一筆!

  等元守直回過味來,赫然發現這小子的辯才不一般,一不小心就給他繞進去了。連他這般沉穩的人都被他說得心向神往,難怪李東陽他們都不攔著這小子把奏本遞上來!

  元守直冷靜下來,也知曉要達成這樣的效果並不容易。

  別的元守直不清楚,至少在他們湯陰那邊社學就已經荒廢了大半。

  社學是義學,不收束脩的那種,對於地方官吏來說屬於工作量巨大且成效十分緩慢的事,甚至還得不斷地倒貼錢。

  這種情況下,地方官自然不樂意把錢花到那上面。

  每五十戶人就搞一座社學,想要把治下的社學全部翻修好且請足塾師,那花銷可不是幾十兩銀子能解決的。

  想想看,縣衙帳上就那麼點錢,你要是把錢全投到了社學上,什麼時候才能看到效果?

  從進入社學到考取功名,大多數人至少都得「十年寒窗」吧?

  你一個地方官還能在當地幹個十年嗎?

  根本幹不了那麼久。

  他們連自己居住、辦事用的縣衙都不樂意掏錢修,更別提大力振興吃力不討好的社學了。

  許多地方上的社學都沒有了,小孩尚且沒機會去上學,更何況是從來沒開設過的老年班?

  元守直嘆了口氣。

  很多想法都是好的,只是推行起來實在不容易。

  就像最簡單的官員出行不許乘轎子,現在還有多少人樂意遵守?

  本來朝廷規定只有三品以上大臣才允許乘轎子,武官即使貴為國公也要自己騎馬,結果如今一出門,滿大街都是官轎,甚至連勛貴武官都來湊熱鬧。

  全然不顧太祖朱元璋當初不願文武百官好逸惡勞、荒廢騎射的苦心。

  元守直嘆了口氣,把奏本合攏起來,神色略有些複雜。

  到底是小孩子,想法著實有些天真。

  可哪怕做起來可能只有百分之一的效果,算下來也能影響到數以萬計的家庭。所以就算收效甚微,也比不去做要好。

  元守直親自把這奏本的內容摘要填到本日文冊前排。

  謝宇這位通政使如今不甚管事,他對這些奏本的排序還是有決定權的。

  通政司這邊接收了文哥兒的奏本,丘濬那邊也通過閣老身份的便利給各地的社學情況摸了個底:地方上的社學確實荒廢了大半。

  丘濬有些痛心。

  他們瓊州文風不盛,社學難興也就算了,如今竟連江浙這些江南富庶之地社學也辦不起來。

  富商子弟、鄉紳子弟自然有的是條件讀書認字,那尋常百姓呢?那些真正需要社學的小孩兒,竟是一輩子連識字的機會都沒有。

  丘濬一輩子嗜書如命,實在難以想像自己大字不識、看不了書的日子。

  難道從今以後便只有出得起束脩去私塾的人才能認字嗎?

  丘濬站起來,在屋裡踱過來,又踱過去,踱過去,又踱過來。

  最後他也提筆開始寫奏本,啟動自己最擅長的上綱上線技能,表示官員之中不願意好好振興社學的,都是有亡我大明之心的蠹蟲。

  大廈之傾,往往源於根基不穩!百姓就是咱大明的根基,有人想斷了百姓本來能走的路,就是想損害國本!

  社學不興,社稷難存!

  丘濬洋洋灑灑寫了一通,言辭十分地慷慨激昂,很有他年輕時槓遍同僚的風采。最後他引用了文哥兒的話來收尾: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丘濬一口氣把語氣激盪的部分寫完,又開始列具體的社學復興章程。

  他是在國子監幹過校長的人,對教育體系的運作有一定的了解,知道該怎麼進行人員安排和財政安排,刷刷刷地就把整份奏本寫完了。

  作為閣老,丘濬是有資格直接對接皇帝的。他第二天揣著奏本去找朱祐樘,對著朱祐樘就是一通輸出。

  朱祐樘聽得一臉懵逼。

  接著朱祐樘便召來其他閣老以及相關官員過來商討此事。

  丘濬這風風火火的行動力,一點都不像個年過七十的老頭兒。

  一行人商量完重振社學之事回到內閣辦事的地方,通政司那邊正好把匯總好的文冊送過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