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現在問題來了,社學都荒廢了,上哪開老年班去?

  第162章

  既然是面對老人家的課堂那自然不能去州學、府學、縣學這些地方,畢竟以他們的身體不一定能接受這樣的奔波。

  一兩次還好,去的次數多了,好事難免也會變成壞事。

  社學還是得撿起來好好拾掇拾掇。

  丘濬道:「我先叫人去了解一下地方上那些社學的情況既然你對開設這個『老年班』有這麼多想法便回去寫個奏章給我瞅瞅吧。你最近不是老惦記著人元通政家的吃食嗎?就走通政司的渠道遞上來我到時候瞧瞧你寫成啥樣。」他瞧了眼文哥兒,「可別連通政司那關都過不了叫我看不到你寫的是啥。」

  文哥兒覺得自己被瞧扁了。

  不就是個奏章嗎?誰寫不出來啊!他可是跟著錢福他們進修過公文寫作課的這點小事根本難不倒他!

  「您就等著看吧!」

  文哥兒咻地站了起來,徑直回家琢磨著這事兒了。

  丘濬瞧了眼文哥兒送來的那把青菜,沒讓人拿去收拾而是準備親自下廚把它煮了。

  吳氏見他從書房拿著把菜出來,便知這肯定是文哥兒帶來的了要不然誰還敢把菜拿進他那寶貝書房去?她說道:「這菜瞧著可真水靈。」

  吳氏的話算是夸到點子上了,丘濬當即便說:「那是自然地,這可是地里現摘的,外頭哪裡買得到這麼鮮嫩的菜?」說著丘濬又擰起眉感慨「也就文哥兒年紀小不懂事才這麼巴巴地給人送一把不值錢的青菜。焉知那些個不識貨的人會不會在背後笑他窮酸沒見識?」

  吳氏見他還擔憂起來了笑著說道:「文哥兒這般討喜的孩子誰會在背後笑他?你還是快去把菜煮了別一會菜都蔫了,平白辜負文哥兒特地把它送來的一片心意。」

  丘濬這才沒再多說徑直做菜去了。

  春天裡頭新鮮水嫩的青菜放些油鹽一炒便能上桌吃葉子鮮菜梗脆,不用葷菜都很能下飯!

  尤其是年節期間吃多了大魚大肉,入春後好的就是這一茬接一茬長出來的時令蔬果。

  這晚不少人飯桌上都多了盤差不多的青菜,也都或多或少地聊起了文哥兒。

  自是都吃得挺香,並沒有人嫌棄他只送來一把菜的寒酸。

  文哥兒也嘗了自己挑的「精選無污染有機綠色蔬菜」,覺得倍兒棒。

  不過飯後他就開始糾結該怎麼寫奏章了。

  按照老丘的意思,社學的情況老丘自己會去了解,不用文哥兒去操心。

  他只需要假設社學目前活蹦亂跳,可著勁鼓吹一下老年班有什麼好處就成了。

  文哥兒瞅中的就是老丘書里提到的禮生。

  禮生去主持紅白事,不說拿錢什麼的,再不濟都能被邀請到上座吃頓好飯,光是這能讓老人家覺得面上有光的待遇就能叫好多人樂意去學。

  從這方面入手,應該還是能保證老年班入學率的。

  接著就得確定教學內容了。

  古時候有「禮不下庶人」之說,因為「庶人」終日忙於生計、奔波勞累,根本沒什麼機會學習且沒什麼機會使用各種禮儀,不能在禮儀方面對他們求全責備。

  現在民間百姓還算能吃飽飯,大多數地方的百姓都不至於再凍死餓死,教化便該提上日程了。

  不僅得提供禮生培訓教程,最好能順道給他們掃掃盲,叫他們認一些常用字。

  別的不說,好歹給孫輩起名的時候不會只有大郎二郎大牛二牛之類的可以選。

  現在這重名率實在太高了,地方官喊一聲「張大郎」十幾個人站出來,多不方便管理對不!

  據說有個進貢御筆的筆匠按照慣例在筆上刻了自己的名字,朱祐樘見了自己筆上的「施阿牛」三個字很是嫌棄,覺得這名字太粗鄙了,於是親自為他給他賜名為施文用。

  可見名字起得太俗濫,連皇帝都會嫌棄!

  所以說,光靠給小孩子提供義務教育遠不足以移風易俗,該給這些大人們也掃掃盲,畢竟人小孩子又不能給自己起名字!

  應該把老一輩也抓起來讓他們讀書!

  老人家要是有機會能多學幾個字,多了解些禮儀,估摸著就不至於把兒孫往壞里教了,好歹有別的學問可以向兒孫顯擺了不是?

  自古以來都有不少由隔輩帶大的孫子孫女莫名其妙叫長歪了。

  一來是因為他們不懂怎麼教養孩子,只一味地嬌慣,可不就容易把他們慣壞了?

  二來也是因為他們本身就沒什麼見識,很多可能大字不識一個,眼界也就眼前那一畝三分地,能把孩子教成什麼樣?

  換成學校老師目不識丁、不知禮儀,早被家長反覆投訴了,可孩子在家卻是免不了日日與祖輩相處的,終日耳濡之、目染之,孩子自然便學不到什麼真學問、更學不到什麼好品質。

  老年義務教育,迫在眉睫!

  麻溜給他們安排個老年班吧!

  文哥兒思量半天,很快確定了中心思想——

  把不識字的老人家統統抓去上學!

  再把識字的老人家統統抓去教書!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努力,從此天下目不識丁的老人都能識字知禮,家家戶戶也都能享受「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的幸福,真正打心裡敬愛家中識過字學過禮儀的老人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