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犧牲一人,造福全家!

  到時候得以免受徭役之苦的兒孫們都會特別感謝你!

  莊昶就格外讚賞節婦。

  比如他們那邊有個節婦不肯改小年齡獲得旌表,莊昶就特意寫詩歌詠,對這種沒獎賞也一心守節的貞潔行為大加讚許。

  作為寫詩動不動就來個「乾坤」「日月」「天地」「千古」的高尚理學家,莊昶自是不會寫「金蓮窄窄」之類的輕浮言語。

  不過他讀了吳寬給他寄去的檄文,覺得吳寬這學生鋒芒太盛。

  女子纏足不過是後宅小事,哪裡值得上升到寫「檄文」的程度?小小年紀的不好好讀書,竟關心起婦人之足來,簡直不像樣!

  莊昶便寫了回信規勸吳寬好好教導這個學生,莫要讓他誤入歧途。

  這也是比較常見的態度之一。

  不過好歹不是直接抨擊反對。

  隨著一篇篇詩文的傳播,這場由《討「金蓮癖」檄》而起的「討伐」逐漸擴散到各地。

  雖還不至於讓所有人聽後便立刻給家中女眷解了足紈,至少那些個還有點進取心的讀書人是不敢再在明面上吹噓「三寸金蓮」了。

  京師的媒婆們最先發現自己過去無往不利的「三寸金蓮」推銷手法開始受挫。

  給書香門第推,人家聽到「三寸金蓮」臉色就變了,當場把媒婆趕了出去。

  至於給富賈豪商推……

  對不起,商賈的消息是最靈通的。他們比讀書人更先聽說有同行不信邪玩小腳玩到斷子絕孫的事。

  那玩意都給折了啊!

  這種奇事誰聽說過?

  這誰聽了不頭皮一麻、興致全無!

  要是自己也斷子絕孫了,家財萬貫又有什麼意思?

  又不是人人都愛玩腳丫子的,但凡聽到這種誇口說什麼「三寸金蓮」的一概拒了!

  命根子要緊,命根子最要緊!

  事態發展至此,便不是文哥兒一個小孩兒能左右的了。

  文哥兒甚至都沒去打聽後續發展。

  盡人事,聽天命!

  倒是謝豆後知後覺地聽聞文哥兒寫檄文傳遍全城,跑到文哥兒家淚眼朦朧地拉著文哥兒的手,一副感動得不知如何是好的模樣。

  文哥兒被淚光瑩瑩的謝豆豆弄得一哆嗦,當場把自己的手抽走了,回給謝豆豆一臉的敬謝不敏。

  小小年紀的,怎地這麼肉麻!

  謝豆試圖和文哥兒「執手相看淚眼」不成,只得認真對文哥兒說道:「下次你要做這樣的大事,記得叫上我一起!」

  文哥兒道:「然後你轉腳就把事情暴露出去,我倆一起在美好的夕陽下挨打?」

  以他王四歲(足足兩三年)的豐富搞事經驗來看,每次只要喊上謝豆豆,事情多半是幹不成的!

  幹不成還要白挨打!

  傻子才會和豆豆講!

  謝豆:「……………」

  可惡,這麼感人的時刻,文哥兒就不能說點好的嗎?!

  作者有話說:

  文哥兒:哥哥勇敢飛,挨打自己背!

  *

  更新!今天更新不早不晚!但是很粗長!(強調

  *

  註:

  ①芙蓉肉做法:參考袁枚的《隨園食單》

  菜譜:「精肉一斤,切片,清醬拖過,風乾一個時辰。用大蝦肉四十個,豬油二兩,切骰子大,將蝦肉放在豬肉上。一隻蝦,一塊肉,敲扁,將滾水煮熟撩起。熬菜油半斤,將肉片放在眼銅勺內,將滾油灌熟。再用秋油半酒杯,酒一杯,雞湯一茶杯,熬滾,澆肉片上,加蒸粉、蔥、椒接上起拐。」

  ②楊一清的私淑門生:出自馮夢龍的《古今笑史》,沒錯,又是馮大龍在八卦,欲言又止.jpg

  原文:「楊太傅一清為中書舍人。及提學時,士以舉業從游者眾。迨位顯,從者益眾,然不過借師生義以求進取。鄺編修灝始謁楊,即執弟子禮。楊訝其未曾著錄。答曰:「灝少時誦法公文,遂至有成,是灝乃私淑門生也。」」

  ③節婦旌表相關:參考《大明會典》

  「凡民間寡婦,三十以前夫亡守志,至五十以後不改節者,旌表門閭,除免本家差役」

  ④本來想寫寫莊定山出來表態支持,來個朝野聯動啥的,但是看了看他的詩,還是算了

  他寫了好幾首節婦詩,還給節婦作傳,對節婦行為讚不絕口

  接著他寫過一首《馬逺畫刪去楊妹子題愳庵以余為俗》,自己記錄了一件很有代表性的事

  大意是他家有幅家傳的馬遠古畫,畫上有「楊妹子」的題詞

  傳言這個楊妹子是宋寧宗楊皇后,他覺得這個女人牝雞司晨,且女人的字又配不上馬遠的畫,他就給劃拉掉了

  來賞畫的「愳庵先生」(司馬垔)就罵他俗。

  他不服氣,還寫詩說「牝雞晨鳴家國丑,老夫此眼真俗否」

  簡單來說就是,你是女人懂啥賞畫題啥字,幾百年前的題字都給你刪掉!

  這小老頭兒還真是個十分傳統的理學家,讓他出來參戰不太現實(?)

  反正是小說,咱就當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發展好了!

  第130章

  文哥兒雖不著意去打聽後續卻還是從自己幾個老師那兒得到一些反饋。

  比如福建按察司副使司馬垔對就對他的檄文誇讚有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