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狀元啊!

  庶吉士啊!

  他們這些窮酸老書生哪個不羨慕那樣的風光呢?無非是仕途無望,才不得不出來當個下九流的說書人養家餬口罷了!

  至於寫這篇文章的王家小神童,對他們而言那也是如雷灌耳的存在!

  甭管王家小神童這文章寫得怎麼樣,他們今天一定要把這生意接了,不給錢都接!

  只要先拿出這一個個很能唬人的人物來吊足了聽眾的胃口,文章本身就算寫得像坨屎,說不定都有人昧著良心把它夸上天!

  再說了,就算文章當真寫得很爛,丟臉的人也不是他們啊!

  丟臉的是那位小神童,與他們這些說書先生有什麼關係?

  反正這文章看著不長,正好拿來熱熱場子!

  說書先生們紛紛懷揣著這樣的想法接過文哥兒那篇檄文一讀,好傢夥,光是通讀一遍就覺得心神激盪!

  不愧是幾位翰林學士的愛徒、京師赫赫有名的小神童,這文章寫得像把鋒利至極的刀,讀來除了痛快還是痛快!

  罵得好哇!

  那些個戲文裡頭都怎麼唱來著,光是那三寸金蓮就價值千金!

  這誰娶得起?

  他們娶不起!

  偶爾有人「撿漏」娶了個小腳老婆,能跟他們炫耀一輩子!

  真是太可恨了!

  就該好好罵罵那些閒著沒事瞎折騰的「金蓮癖」!

  金生花一早上跑了大半個京師,只有那麼少數幾個說書先生表示堅決不讀這種離經叛道的玩意。

  不少人拿了文章便去細細品讀起來,準備下午就開講,爭取成為第一個給大夥這個新鮮事的領頭人。

  和那些個讀書人不繞死人不罷休的文章不同,文哥兒的文章不僅寫得直爽痛快,甚至還貼心地給全文都加上了標點符號。

  這代表他們只要拿起文稿就能直接把握住語句之間的抑揚頓挫,不需要再費心去斷句!

  這樣貼心的稿子,他們可以讀它個一千份!

  於是在錢福他們毫不知情的情況下,他們的名字同時出現在京師各大說書先生的嘴裡。

  酒樓、茶館、橋市,哪兒人多哪兒就有說書先生的身影。

  得知同行都在講的,連金生沒找上的說書先生也去討了文章來學著講。

  《討「金蓮癖」檄》幾乎在一天之內傳遍京師。

  到了晚上,還有說書先生去風月之地為客人們說書助興。

  不少人聽了對此嗤之以鼻,覺得這些說書先生身上那股子藏不住的窮酸勁,哪裡見識過三寸金蓮的妙處?

  都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而已!

  也有人覺得「國賊」罵的是自己,當場惱羞成怒掀了桌子讓說書先生滾蛋的。

  還有人躲在簾後怔怔地看著自己纏著足紈的雙腳,似是想起了初上足紈時每走一步路都會痛苦不堪的日子。

  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如今她們都已經習慣,甚至已經能用這樣的雙腳翩翩起舞、蹴鞠嬉戲。

  可是,真的一點都不疼了嗎?

  就這麼一天下來,該聽的人不該聽的人,竟都聽到了那麼幾句。

  這些波折文哥兒自然還不知曉。

  他傍晚與他爹一起回到家,又被他爹拎去書房談心。

  王華瞅著文哥兒那副隨時準備逃跑的慫模樣,嘆著氣說道:「你這是還沒考上進士,就當起聞風奏事的御史來了?」

  文哥兒才四歲,別人心裡哪怕再怎麼不滿,也不會明著說出來。

  可他這麼一篇檄文傳了出去,得得罪多少人啊?

  別說那些真正的「金蓮癖」了,便是家中有女兒的父母也會記恨你。

  纏足之風那麼普遍,就你一個跳出來說這不是好事兒——

  就你說強漢盛唐根本沒有這樣的事!

  就你說喜歡小腳是禍國殃民!

  就你說要放足!

  這是你一個四歲小孩嚷嚷幾句就能改變的事嗎?

  你才四歲,誰聽你的?

  文哥兒聽了他爹語重心長的教育,反問道:「難就不做了嗎?」

  王華對上自家兒子黑白分明的眼睛,一時說不出話來。

  難就不做了嗎?

  很難改變就放任不管嗎?

  哪個當父母的願意教孩子當個膽小畏事的懦夫?

  王華看著還那么小一個的兒子,最終只能嘆著氣說:「算了,寫都寫了,隨你去吧。」

  文哥兒撒丫子跑了。

  文哥兒跑回自己住處,才問金生事情辦得怎麼樣。

  金生今天在外面跑了快一整天,卻一點都不覺得累。過去他母親因為一雙天足,也沒少被人嘲笑是「大腳」,他覺得要是能讓更多人知道天足不可恥是件好事。

  文哥兒坐在榻上學著他爹嘆了一口氣。

  今天他沒挨打,先生他們也很客觀地給了他點評,誇他寫得很不錯。

  就是不知道等他們知曉外頭那份「致謝名單」的存在,會不會給他補上一頓打!

  真是讓人擔心極了!

  文哥兒懷揣著遲早會挨揍的憂愁早早睡下了。

  結果到了半夜又是一陣熟悉的天搖地動。

  金生一直睡在外間,驚醒後立刻進屋扛起文哥兒就往外跑。

  地龍又翻身了!

  文哥兒很快清醒過來,跑到開闊的庭院跟和趙氏她們會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