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至於吹牛逼什麼的,只是順帶的而已!

  王華知道這小子碰上點事就要找所有人吹噓一遍,不吹根本睡不著覺的那種,也沒攔著他出門。

  文哥兒屁顛屁顛揣著幾個薄荷餅出了門,沒一會就跑到了丘濬家,一邊給丘濬分餅吃一邊和丘濬講起自己看的人生第一場龍舟賽。

  丘濬本來不太感興趣,聽文哥兒唱作俱佳地講了半天,竟也聽出了點興味來。

  一老一少就著餅聊了半天,文哥兒才盡興而歸。

  甚至還從丘濬家薅走一串粽子。

  這沒什麼,傳統的端午節到處蹭粽子活動罷了!

  文哥兒到家後也沒歇著,把自己薅回來的粽子挨個分了一遍,自己也騰出點肚子來吃了一個,這才滿足地洗淨手開始寫文章。

  既然是出遊,那自然得寫遊記。

  他把整個遊玩過程捋了捋,準備挑出最有意思的部分寫出來。

  龍舟賽今天那麼多人看了,肯定很多人會寫,他得寫點比賽外的東西。

  比如張鶴齡兄弟倆的賭局!

  文哥兒有了靈感,立刻從自己和祖父出門前的約定說起,開始描述距離太遠看不清龍舟隊伍的焦急。

  幸好!

  張延齡出現啦!

  張延齡,年紀不大,為人卻熱情又大方,力邀他過去下注。下注什麼的,王四歲根本不懂,不過聽說他們知道有哪些隊伍參加比賽,他就跟了過去!

  接下來文哥兒用自己所有能想到的溢美之詞,瘋狂讚美起張鶴齡兄弟倆弄出的賭局,尤其是那製作得十分美輪美奐的沙盤,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再看看他們拿出來的賭注,那也是看得人眼花繚亂,尋常人贏了馬上能當富家翁!

  這樣快樂的生活,真是令人嚮往啊!

  文哥兒一口氣把整篇文章寫完了,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他琢磨了老半天,最後靈機一動,提筆在結尾處列了個「同賭者名單」。

  像《小石潭記》《游褒禪山記》之類的,不都在末尾寫上「同游者某某某、某某某」嗎?

  這很合理!

  文哥兒給自己的遊記寫好了完美的結尾,很滿意地把它收了起來,準備明兒拿去給李東陽點評點評。

  一夜無事。

  第二日一早,文哥兒精神抖擻地去了翰林院,照例帶著自己的「學生」們完成了晨誦課程,解答了他們的一些疑問,並把自己答不上來的問題記下來去請教謝遷他們。

  等課業上的疑問都解決完了,文哥兒才拿著自己的文章去給李東陽看。

  李東陽一聽文哥兒這麼快把文章寫出來了,愉快地接過他遞來的文稿細讀起來。

  讀著讀著,李東陽臉上的笑意就慢慢斂了起來。

  李東陽神色嚴肅地把整篇文章讀完,把它轉給旁邊對文哥兒新作頗感興趣的吳寬,才問文哥兒:「他們當真在棚中設了賭局?」

  文哥兒連連點頭。

  好孩子從不撒謊!

  賭博這事兒可不是小事,官學逮著學生賭博和逮著學生狎妓、盜竊一個性質,統統退學處理。

  憲宗皇帝在位時就嚴抓過好幾回賭博問題,你要是不涉及錢財的琴棋「雅博」還好,涉及到財物那問題可就大了。

  這還是朝廷放寬了限制的結果。

  要是擱在洪武年間,那才叫人心惶惶,太朱元璋下令讓唱戲的拔舌、賭博(包括下棋打雙陸)的剁手、踢球的砍腳,反正娛樂活動一概不許進行,大家一起建設美好大明!

  要是還敢不遵守,就關進「逍遙牢」里活活餓死,好叫世間少幾個禍害。

  這禁賭、禁鞠、禁戲的禁令,一直到明中後期才陸續開放。

  經過這一百多年的發展,許多限制也慢慢放開了,至少下棋打雙陸已經不會抓你去餓死了。

  不過涉及財物的賭博之類的還是不允許的。

  蹴鞠雖沒解禁,私底下卻是踢出了新花樣,由於朝廷不允許文武百官、軍中將士踢球看球,民間蹴鞠藝人的地位也逐步降低,唯有不少風塵女子開始以蹴鞠攬客。

  這類蹴鞠表演氛圍、助興性質比較濃郁——

  美人追著鞠球跑得香汗淋漓,下場後再與恩客你儂我儂,竟也成了一種別樣的情趣。

  像錢福就曾寫詩描述過他欣賞過的美人蹴鞠,說是「蹴鞠當場二月天,仙風吹下兩嬋娟」「幾回蹴罷嬌無力,恨殺長安美少年」。

  詩中多有描寫「粉面」「娥眉」「玉筍」「金蓮」等等的語句,大抵便是他流連歡場時所作的詩。

  至於戲曲,還處於丘濬閒來沒事寫出《五倫全備記》都要被王恕嘴一句「你一理學大家怎麼寫這玩意」的地位。

  百姓只要不瞎編排歷代帝後以及往聖先賢,倒也沒人管大夥私底下怎麼唱。

  只是終歸不入流罷了,也就下九流的伎人唱來供富商閒客取樂。

  這三件曾被太祖朱元璋嚴禁的事兒,如今蹴鞠、戲曲均已蕭條冷落,唯獨賭這一樣最該嚴禁的卻是屢禁不止。

  賭狗的賭癮上來了,誰都擋不住!

  李東陽倒不是那種聽說別人小賭一番就要去告發的人,可看看壽寧伯府這兩傢伙乾的都是什麼事!

  文哥兒才四歲,他們居然慫恿文哥兒一起下注!

  弄得文哥兒都「心嚮往之」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