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作者有話說:

  文哥兒:怎麼又是你們?!

  狐朋狗友:怎麼又是你?!

  P.S.前面小李和小王不給狐朋狗友當冤大頭了,狐朋狗友就找別人玩去了……

  *

  更新!

  震驚!

  *

  註:

  ①女兒節和端午風俗:參考《《宛署雜記》

  「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飾小閨女,盡態極妍。出嫁女亦各歸寧,因呼為女兒節。」

  「端午日,士人相約攜酒果游賞天壇松林、高梁橋柳林、德勝門內水關、安定門外滿井,名踏青。婦女如之,比之南京雨花台更盛。」

  ②取蟾酥:參考《帝京景物略》

  「太醫院官,旗物鼓吹,赴南海子,捉蝦蟆,取蟾酥也。」

  第120章

  許是第一次出來看龍舟的緣故文哥兒看得格外起勁,等那幾艘龍舟跟利箭似的從他們面前衝過去,他更是直接要錢福他們扛著他往前跑。

  錢福等人:「…………」

  這就有點為難人了。

  好在龍舟在水裡走得快,他們也不需要扛太久。

  每次看到王華輕輕鬆鬆扛起文哥兒他們都由衷感到欽佩:前輩不愧是前輩臂力都比他們好這麼多!

  龍舟競渡眨眼間結束了大夥也沒有散場,大多留在棚子裡喝茶吃果子下棋、撫琴、閒聊、賞景。

  還有人租了周圍的大船小船晃晃悠悠地游湖去了。

  文哥兒東奔西跑半天,這會兒才終於覺得有點累,也擠到他爹和他二哥身邊坐下端了杯清涼飲子噸噸噸猛灌了好幾口。

  李東陽打趣道:「你瞧瞧你,喝東西總是牛飲哪裡有讀書人的樣子?」

  文哥兒伶牙俐齒得很,一點都不怵他老師的擠兌,有理有據地反駁道:「天下讀書人難道就一個樣子嗎?李太白喝酒那麼暢快,他難道就不是讀書人了?」

  「您看!」

  文哥兒邊說邊捧起自己面前的飲子慢條斯理地送到嘴邊小啜一口動作非常文雅姿態非常端方儼然一個端坐飲茶的小小君子。

  接著他才反問李東陽:「您覺得李太白他會這樣喝酒嗎?」

  眾人都看得直樂覺得再沒見過這麼能說會道的小孩兒。

  別說,他擺出這麼副小君子的模樣還真叫大夥有些不太習慣。

  李東陽哈哈笑道:「你瞧瞧你這脾氣別人說你一句你要反駁十句八句。」

  文哥兒一點都不虛挺直小腰杆回道:「你們亂說的,我當然要反駁!」

  李東陽點頭笑道:「挺好,以後不會被人欺負了去。」

  眾人歇夠了,茶酒果子零嘴也吃了大半,便起身沿著岸邊信步徐行起來,算是偷得浮生半日閒。

  李東陽悠哉地踱著步子往前走,嘴裡不忘問文哥兒:「出來玩兒半天,有沒有什麼好想法?」

  文哥兒一聽就懂。

  這是作文老師問你,有沒有作文靈感!

  文哥兒道:「有是有,不過還沒想好怎麼寫,等我寫好再給您看。」

  李東陽很滿意文哥兒一點就透的聰明勁,也不問他是什麼想法,只笑著說道:「行,我等著。」

  一行人在周圍轉了一圈,時而駐足聽人彈唱,時而到別人的文會上湊個熱鬧,最後還去周圍吃了河鮮。

  春夏之際河鮮極其肥美,就是得捨得放姜蔥,不然河魚腥味有些重。

  吳寬他們都是會吃的,親自挑了應季的河魚叫人現殺現做,兩桌子人先圍桌吃蒜香蝦米下酒。

  考慮到桌上有小孩,他們還特意挑了兩條少刺的魚,讓他們吃的時候小心些,別傻乎乎地把那麼大的魚刺也吞下去。

  店家一邊殺魚,一邊讓夥計給他們上茶,還上了盤薄荷餅。

  文哥兒一向樂於嘗試沒吃過的新吃食,拿起一塊嘗了嘗,只覺這東西入嘴清清涼涼的,吃上一小塊便覺開胃又消暑。

  適合夏天!

  一頓河鮮吃下來,文哥兒肚裡飽飽,開始犯困。

  王華看了眼一路上看不出累不累、也看不出開不開心的二兒子王守儉,想了想還是伸手把文哥兒抱了起來,把文哥兒抱起來讓他一路睡到馬車那邊。

  一行人又浩浩蕩蕩地回長安街去。

  文哥兒睡著了,路上不免有些安靜。

  王守儉看了眼睡得香甜的文哥兒,趁金生他們沒注意到伸手戳了戳那軟乎乎的臉蛋兒。

  他不是文哥兒那種愛熱鬧的性格,也不是特別喜歡在人前露臉,好在有文哥兒在,他便不會吸引太多人的目光。

  有這麼個弟弟可真好。

  他們回來得晚,街上倒沒有出門時熱鬧了。

  文哥兒一路睡到家門口,又恢復了一貫的精神抖擻。他不用等人抱,自己跳下了馬車,興沖沖地跑回家去找趙氏她們說話。

  等把親媽和祖母都抱抱蹭蹭一輪,他才去跟他祖父吹噓這趟端午出遊的所見所聞,把龍舟賽描述得那叫一個活靈活現,不僅結果記得清清楚楚,連過程都講得跌宕起伏!

  王老爺子聽了只覺自己仿佛也身臨其境地看了場龍舟競渡。

  這小子不去說書真是可惜了。

  文哥兒給他祖父講了一輪,還覺得有點不過癮,又跑去與他爹說了一聲,表示要去找老丘一趟。

  他打包了些薄荷餅,可以勻幾個去分給老丘嘗嘗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