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京都以及天下都邑亦各止設一文廟祀孔子,就使佛法有靈,而其功德可比隆於天地祖宗孔子,其佛寺亦不宜多於天地祖宗孔子之壇廟也,今都城內外佛寺不知有幾千百區,茲又欲營建佛寺於皇城之側,遷移軍民數千百家,計費帑藏銀數十萬兩……」

  第117章

  文哥兒這八卦對象可是精挑細選過的。

  這麼重大的發現,總得找人講講吧?

  找誰講呢?

  首先排除他三先生李東陽。

  懂的都懂,不懂他也沒辦法!

  接著還要排除他爹和他大先生謝遷,這兩個也是出賣過他的而且出賣得非常頻繁。

  什麼時候家長才能重視小孩子的隱私呢真是太可惡了!

  至於他二先生楊廷和和他四先生吳寬看著倒是不像是會亂往外說的,可他們都是不愛八卦別人的性格。

  老丘就不同了!

  老丘不愛和人往來這說明什麼這說明他不會往外講!

  其次,老丘還和王恕有點說不清道不明的冤讎。

  這樣一來,他和老丘八卦王恕的食量老丘肯定又愛聽又不會往外說,絕對是一位可以滿足他分享欲望的好聽眾沒錯了!

  丘濬倒還真的挺感興趣主要還是沒聽過大胃王這個稱呼,要文哥兒給他解釋解釋。

  文哥兒就給他講解了一下,說大胃王就是胃特別大,可以在吃這個領域稱王稱霸。

  他才吃一塊煎餅王閣老能吃下十塊去王閣老是大胃王沒跑了!

  丘濬:「…………」

  丘濬聽到「稱王稱霸」這麼威風有點不樂意了。他說道:「只是比你能吃而已不見得真就那麼能吃。」

  他給文哥兒講了歐陽修在《歸田錄》里記錄的同僚八卦說北宋有個叫張齊賢的人那才叫真的能吃。

  這人不僅吃得多,還格外愛吃肥豬肉一次能吃好幾斤!

  有次有好事者好奇他到底有多能吃擺出個金漆大桶在飯廳邊瞅他吃啥喝啥就往桶里投入等量的食物結果他吃著吃著,桶就滿了!

  王恕再能吃,能比人張齊賢能吃嗎?

  不能的話憑什麼稱王稱霸叫什麼大胃王?

  名不副實!

  文哥兒聽得震驚不已。

  這是真飯桶啊!!!

  吃飯要吃一桶的那種!!!

  文哥兒震驚過後,又有了全新的發現:「原來醉翁先生的《歸田錄》是講同僚八卦的!」

  歐陽修他老人家回老家閒著沒事,就把認識的同僚挨個寫進書里編排一遍!

  這可太棒了!

  丘濬:?????

  你那一臉「學到了」的表情是怎麼回事?

  果然,文哥兒很快說道:「我要去讀一讀,等我以後告老還鄉了,也要寫上一本。」見丘濬臉上寫著「你不要亂來啊」幾個大字,文哥兒還向他保證道,「您放心吧,等我告老還鄉後也不會忘記您的,我現在就開始積攢素材!」

  終有一日,他要把他們的八卦統統寫在書上!

  「您做的餅特別好吃,這個必須寫!」文哥兒還特別強調了一句。

  丘濬:「………………」

  才四歲有必要想著告老還鄉後寫什麼書嗎?!

  文哥兒壓根讀不懂丘濬滿臉的拒絕,滿足完自己的八卦欲望後才優哉游哉地溜達回家,盤腿坐在自己的坐塌上掏出小本本記上一筆:王閣老,能吃!考慮到老丘的意見,具體有多能吃還需要繼續找機會考察!

  很不錯,新素材+1

  東跑西躥一整天,文哥兒也不嫌累,到晚上還和王守儉他們分享新聽來的舍豆兒習俗,表示今晚他們來給豆子念佛號,初八就可以去送給想送的人了!

  文哥兒講得頭頭是道,幾個小孩便湊在一起玩起了豆子。

  文哥兒不是什麼虔誠的佛家信徒,「阿彌陀佛」念得非常敷衍。

  王守儉倒是做什麼都很認真,拈起一顆豆子就認認真真地念上一句。

  兩個小的有樣學樣地跟著拈豆子玩,只不過說話還不算特別利索,都是念的「阿彌,陀佛」,兩奶娃娃奶聲奶氣地一起念,聽著竟還挺整齊的。

  文哥兒帶著他們玩了好一會,眼看大家都已經念滿一小碗豆子,滿打滿算也有百來顆了。

  左右他們也不認得那麼多人,沒必要繼續幹這麼枯燥的事。

  文哥兒叫人幫忙收好豆豆繼續帶大夥玩兒別的去。

  第二日上朝,丘濬還是站在六部尚書的位置上。看到立在前頭的王恕,他眉頭動了動,不知怎地想到了文哥兒所說的「大胃王」。

  這別稱可真是越琢磨越有意思。

  都說宰相肚裡能撐船,王恕這莫不是閣老大胃能吞象!

  王恕一如既往地站在六部尚書最前頭,不知怎地總感覺有人在盯著自己。

  幾十年的朝堂沉浮經驗,讓王恕對旁人的目光分外敏感。

  他最近似乎沒幹什麼招人恨的事啊?

  那麼是誰一直盯著自己?

  眼看宮門一時半會還沒開,王恕好奇地轉過身搜尋那道注視著自己的視線。

  不其然地對上了丘濬滿含打量意味的目光。

  王恕:?

  這個老丘,怎麼突然這麼盯著他看?

  難道是突然轉了性,要和他緩和緩和關係了?

  要是丘濬願意給他做次「尚書餅」的話,他們之間也不是不能一餅泯恩仇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