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好不容易休沐一天,居然還要聽自家弟弟的勸學教育,真是豈有此理!

  王守仁聽弟弟小嘴叭叭個沒完,頓時惡向膽邊生,伸出魔爪狠狠揉捏文哥兒軟乎乎的臉蛋兒。

  文哥兒那叫一個氣!

  哥哥不肯努力,弟弟怎麼躺贏!

  文哥兒氣呼呼地跑了,準備等明兒去了翰林院,就去找王鏊他們討要些經典時文送給他哥。

  他爹說過的,王鏊的文章在國子監時就很有名,後來還被點為探花!一聽就是科舉高分作文選手沒錯了!

  那可是國子監優秀前輩的文章,他哥還有理由不好好讀嗎?

  文哥兒說干就干,第二天一早就跑去尋王鏊商量。

  自從得知王鏊與謝遷是同年進士,與吳寬又是同鄉,他便覺自己與王鏊也有著十分親近的關係了,是以找王鏊說起這事兒也並不害臊。

  成就成,不成就不成,反正他是小孩兒,不需要顧忌那麼多!

  王鏊聽文哥兒跑來找自己要時文,奇道:「你爹是狀元,你老師也是狀元,來找我一個考了第三做什麼?」

  文哥兒道:「您曾經在國子監那麼有名,我哥肯定很仰慕您這個前輩,特別願意看您的文章!」

  王鏊寫應試文章確實有一手,坊間至今仍流傳著不少他的時文舊稿,隨便找一找就有了。

  只不過文哥兒都跑來討要了,王鏊念及他待兄長的一片誠心,便說道:「我家中有不少舊稿,等下衙後你隨我回家取就是了。」

  文哥兒兩眼一亮。

  王鏊家,沒去過!

  「好!」

  文哥兒一口應下。

  作者有話說:

  文哥兒:你是我四先生的同鄉,是我大先生的同年,老丘還是你們的座師

  文哥兒:好耶禍害對象+1!

  王鏊:?

  *

  更新!今天也白天更了粗長的一章!

  全勤不能死,全勤必須活!

  *

  ①王鏊,和謝遷同一年高中,歷史上也是一個閣老

  據說他後來繼承了吳寬許多人脈,和文徵明他們交情很不錯

  和老丘感情一般般,寫《震澤紀聞》時評價老丘是個槓精(bushi),七十歲還在當校長

  原文↓

  「(丘濬)議論高奇,人所共賢,必矯以為非。人所共非,必矯以為是。」

  「性好著述,雖老手不釋書。性剛褊,不苟取。亦恬仕進。年七十猶滯國學。」

  -

  ②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出自柳宗元的《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柳宗元他們也是慘慘的,搞改革沒幾天就被貶到邊遠地區回不了家,只能寫詩給長安親友表示特別想家

  好不容易親友幫忙活動了一下可以調回長安,結果沒撐住病死了!

  第113章

  文哥兒與他爹說了一聲下衙後屁顛屁顛跟著王鏊回家去。

  大家住的都是朝廷安排的住處,格局上沒甚大差別,不過王鏊和吳寬都是蘇州一帶的人,最愛料理花木如今正值春天園子裡花開得那叫一個熱鬧。

  許是注意到文哥兒好奇地看向園中花木王鏊笑道:「京師的花還是不如我們吳地的花多,在吳地家家戶戶都愛栽花每到春天到處都在賣花但凡手裡有幾個余錢的,出門走一趟就會換成盆栽帶回家。」

  文哥兒驚嘆不已:「你們可真愛花!」

  王鏊笑道:「那是自然的。春天裡頭時花五日更一品,你就算這次出門覺得想要的都買了下次再出門一看,市中又全是新鮮的花木!反正你要是不想錢袋子被掏空最好就是一步都別邁出家門。」

  文哥兒道:「等我隨先生去蘇州,一定要去見識見識!」

  翰林院平時的修書工作有點枯燥,是以閒暇時大夥都會聊些近來發生的趣事,王鏊對文哥兒那套「四分一故鄉」的說法自然也有所耳聞。

  王鏊笑著說道:「虎丘一帶最是熱鬧你到時候可以去看看。」

  文哥兒麻溜地記下王鏊這個本地人的推薦。

  王鏊知曉文哥兒最愛吃還沒領他去書房呢就遣人去問今晚有什麼吃的要是菜色不錯便留文哥兒吃頓便飯。

  底下人沒一會就回來報菜名說今兒有薺菜餃子、櫻桃肉、瓜姜鱖魚絲以及兩樣時令小菜。

  自家吃飯沒想著待客,菜色比較簡單勝在用的都是應季食材入嘴都是獨屬於春天的鮮美滋味。

  王鏊道:「既然來了不如吃過飯再走再過些時日可就不適合吃鱖魚了。」

  文哥兒光是聽菜名就有點饞了被王鏊這麼一邀請自然沒有不答應的道理,想也不想便連連點頭。

  王鏊笑了笑,領文哥兒去書房取自己的時文舊稿。

  所謂的時文,其實就是八股文。

  王鏊當初寫了不少這類文章,甚至還針對歷年真題練習了不少破題思路,手頭的稿子很是豐富。

  文哥兒看到厚厚的一大疊時文稿子,眼睛頓時更亮了。

  厚點好哇,就是要這麼厚,好叫他哥虛心學習,別一天到晚想著跑出去玩耍!

  文哥兒道:「我叫大哥統統抄一遍再還給您!」

  王鏊大方地說道:「不必急著還,考完再還也不遲。不過你兄長記性好,許是看一遍就記住了。」

  文哥兒一聽,頓時又鬱悶起來。他怎麼忘了,他哥也有過目不忘神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