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謝遷拿過自家兒子手頭的詩稿,把上頭的詩讀了一遍。

  說實話,滿紙的稚言稚語。

  不過也正是這與文哥兒年紀相符的稚言稚語,讀來才更顯得真摯自然。

  這小子倒是有些天分。

  謝遷微笑道:「好好收起來,等以後文哥兒的詩出名了你再拿出來給別人瞧瞧。」

  謝豆:?

  還可以這樣做?!

  謝豆用力點頭,表示自己一定把文哥兒的處女詩收好。

  作者有話說:

  謝豆豆:學到了學到了

  文哥兒:?可惡,你們父子倆太壞了

  *

  註:

  ①《李白沽酒》:出自朱世傑《四元玉鑒》的算術題,王文素也有引用,他的《算學寶鑑》算是匯總了很多古籍題目。

  對解法感興趣的話上網搜期刊文章《《算學寶鑑》古算題註解(連載十九) 》,道客巴巴之類的網站都可以直接看

  我反正不會算,數學牛逼的可以研究一下(bushi

  ②老丘的《讀東坡詩》全詩太長了,昨天評論有人放過,這裡就不放了

  ③靳貴的詩:題名為《寄錢君宗允》

  不太會欣賞詩詞,隨便挑了首來用!

  ④對面落筆:似乎是高考語文考點,又叫「對寫法」,可恨讀書時沒怎麼聽課,只依稀記得有這種寫法,也不知道叫什麼(住口)

  搜了一下網上關於詩歌欣賞的課件,應該是這樣講的吧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出自李白的《渡荊門送別》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出自杜甫的《月夜》

  這兩個例子參考高中語文詩歌欣賞課件(參考內容越發離奇

  第105章

  即使已經掉坑裡很多次文哥兒每次興頭上來了也還是忍不住捋起袖子直接干。

  這次栽了,下次還敢。

  第二天一早,文哥兒從李東陽那得了本《聲律發蒙》。

  自元朝起就有不少人寫過這類啟蒙書,與後世流行的《笠翁對韻》《聲律啟蒙》大同小異都是按韻分編方便小孩子掌握聲韻格律。

  比如由楊林蘭公編寫的《聲律發蒙》的「東」這一韻就以「天對日,雨對風九夏對三冬」起頭。

  文哥兒只讀過詩沒讀過專門用來搞詩詞啟蒙的書,還真等天色亮了起來便饒有興致地對著錦鯉讀起了新到手的《聲律發蒙》來。

  讀著讀著他覺得一個人念沒什麼意思,又開啟了教學模式自己念一句,叫金生跟一句教得那叫一個興致勃勃。

  早上雜事不多,幾個年紀尚小的皂隸經過見他們一個教一個學,也好奇地湊過來聽了一耳朵,甚至還跟著金生一起念起那什麼「天高地迥水闊山重」。

  他們大多聽不太懂可眼下朝陽初升暖融融的映照大地連錦鯉都忍不住探出頭來聽他們讀書便是不明白句中之意,跟著多念幾句也覺得通身沾了幾分書卷氣。

  文哥兒見聚過來的人多了興頭頓時更足了每教一句便問他們會不會寫。

  遇到他們說不會的就取根柳條在地上寫給他們看。

  這樣一會教他們讀一會教他們認字日頭已經高高地從角樓處升起。

  那負責投餵錦鯉的老蒼頭見此情景,默不作聲地把想過來喊人的其他皂隸打發得遠遠地,叫他們多讀一會書。

  這麼多人捧場,文哥兒教得很是起勁。直至讀得口乾舌燥,他才合起書和大家約定道:「今兒就讀到這,我們明兒再一起學!」

  那幾個年紀不大的皂隸們如夢初醒,猛地想起自己還有活要干,忙四散開去。

  只不過從這一天起,「小先生」之名便在皂隸間傳開了。

  文哥兒過足了「小先生」的癮,代價是渴得厲害,麻溜跑去討了杯茶水噸噸噸。

  結果文哥兒才剛潤了潤他小小的可憐的喉嚨,就瞅見他大先生謝遷看了他一眼,與李東陽笑道:「說起來你這個當先生的還沒教怎麼寫詩,文哥兒昨天就寫了一首給豆哥兒。」

  李東陽一聽,立刻來了興致,讓謝遷說給他聽聽。

  同時還給文哥兒一個「你小子怎麼回事寫了詩不給作文老師看」的譴責眼神。

  文哥兒捧著自己的噸噸噸專用杯愣在那裡。

  他睜大眼睛看著謝遷,看起來弱小可憐又無助。

  怎麼回事!

  謝豆這個不靠譜的,不僅給鄒老太太念了,還給他爹看了!

  這些傢伙一個兩個,全都有點過目不忘神技在身上,但凡他們看過一眼的詩文他們張口就能跟別人分享!

  就在文哥兒愣神的功夫,謝遷已經慢悠悠把他學著靳貴寫的「對面落筆」詩給大夥誦讀了一遍。

  本來就是小孩子寫的詩,沒什麼佶屈聱牙的詞兒,讀來著實朗朗上口。

  就那麼短短十幾二十字,念完也就大家喝幾口茶的功夫。

  李東陽聽完了,瞅向不知道什麼時候拿起本書擋住自己臉的文哥兒。他樂道:「寫得挺不錯,有什麼不好意思的?」

  文哥兒悄悄把書挪開一些,試圖觀察李東陽的誇獎是否真誠,嘴裡也直接追問:「真的嗎?」

  李東陽瞅見文哥兒那偷偷望過來的小眼神兒,故意擠兌他:「哄哄你而已,這你都信?」

  文哥兒頓時就不服氣了,扔開書跑過去和李東陽理論起來:「哪兒不好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