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哪家三歲孩子能有他這股機靈勁?

  自家兒子能與這樣的小孩兒交朋友,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少年相交的情誼總歸是不同的,比如他少年時與楊一清一同讀書,如今哪怕他常年留在京師、楊一清常年在外地任職,每次書信往來依然十分親近。

  相比之下,他這個當爹的給幾句點評又算得了什麼?

  何況這小孩的天分確實了得,寫出來的文章看得人莫名開懷。

  也不知以後會成長成什麼樣。

  李東陽既然真心實意地給出了誇讚和建議,自然想看看文哥兒悟性到底如何。

  李兆先哪裡能明白他爹的諸多考慮,拿著李東陽寫了批語的文章邊往回走邊看,總感覺自己也從他爹的點評學了不少。

  想起文哥兒有多期待這次點評,李兆先想了想,徑直出門把文章送回給文哥兒。

  與此同時,文哥兒回到家後一直惦記著這事,小心臟突突直跳了好久。

  主要是他把文章送出去後,才後知後覺地想起李東陽很喜歡把各種大事小事寫成文章在朋友圈裡廣泛發布。

  李兆先這個當兒子的深受其害。

  更可怕的是,他爹、他老師的朋友圈,和李東陽有很大一部分是重疊的!

  要是李東陽拿給親朋好友們一看,豈不是等於直接告訴他爹和他老師了?

  李兆先這傢伙,不會是故意的吧?

  失算了啊!

  文哥兒正琢磨著「李小先用心險惡」的可能性,就聽金生說李兆先找來了。

  文哥兒一下子蹦了起來,跑出去迎接有可能暗搓搓使壞害他的壞朋友。

  結果李兆先直接把李東陽批過的文稿遞給他。

  瞧見李兆先這麼快就把文稿拿回來,上頭還明顯多了不少批語,文哥兒頓時有些慚愧,覺得自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現在文章都當場還回來了,李東陽還能拿什麼去給親朋好友看?

  由此可見,人李小先是真心實意想幫助他進步,不惜出借自己的文壇巨佬親爹!

  他怎麼可以把人想得那麼壞呢!

  就這樣,雙方都懷揣著一絲絲羞慚,順順噹噹地完成了文哥兒與李東陽之間的第一次文章交接工作。

  李兆先走後,文哥兒立刻興致勃勃地看起了李東陽的點評來。

  他瞧見夸的就直樂。

  瞧見提建議的皺著眉想上半天,琢磨著該怎麼改進。

  越看越覺得大佬不愧是大佬,隨便指點幾句都很有道理的樣子。

  李兆先還說,李東陽迫不及待等著看他下一篇文章!

  李大佬,人真好!

  一看就特別會鼓勵人!

  文哥兒偷偷得意了半天,開心到不行。

  文哥兒不知曉的是,就在李兆先出門給他送文章那會兒,李東陽就著桌上的白紙提筆默寫起來。

  ……默寫的正是文哥兒那篇身份漏洞多如篩子的處女作。

  作者有話說:

  叮!你的前輩李東陽對你的文章使用了「過目不忘」技能

  想不到吧.jpg

  文哥兒:??????

  *

  更新!粗長!

  *

  註:

  ①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出自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

  在隔壁《開局繼承博物館》已經水過,哦不,寫過,古代文人的社交任務老重了!李白杜甫都不能倖免!

  ②研究了一下李大佬他們的生平,總有半截不太如意,他和謝遷他們幾個內閣成員集體用辭職來對抗宦官當權,結果皇帝直接批了謝遷他們的辭職,只留下李東陽。自那以後他地位就尷尬了,一直在挨罵,偏偏先後辭了十幾次職也沒被批准。

  ……這事兒也不知道是辭職成功的不開心,還是沒辭職成功的不開心……

  據說他病終前得知師弟楊一清能給他爭取來「文正」的諡號,特別高興,最後也算是開開心心地走了(?

  第57章

  李東陽會默這篇文章自然是有用處的。

  放假的日子除了給親朋好友寫信,別的安排當然也少不了,李東陽作為一個聚會愛好者,同僚的宴飲他愛去門生的邀請他愛去年輕人的聚會他也愛去。

  據八卦記載年輕的王陽明第一次科舉失利,親朋好友就組了個局安慰他。

  當時已經成為閣老兼文壇盟主的李東陽也作為王陽明他爹的同僚來參加聚會並且笑著招呼王陽明說:「你爹是狀元,你肯定也是狀元之才!今年沒中不要緊,下次一定中。來我們寫個《來科狀元賦》提前慶祝一下。」

  ……王陽明就真的寫了。

  可能是因為這個黑歷史太慘不忍睹,王陽明都沒把底稿留下來!

  所以說李東陽就是這麼愛熱鬧。

  今兒得了這樣的新樂子,李東陽優哉游哉地揣著文章來到早就約定好的同好聚會上。

  既然是同好聚會,那就不講官位高低,甚至不講有沒有功名在身只要聊得來或者有人作為推薦人帶過來就可以參加。

  京城之中也有許多地方可供他們雅聚。

  李東陽來到聚會地點時人已經來了不少他與幾個認識的人笑著點頭致意瞧見座中還有個熟悉的身影當即走過去坐到對方旁邊打招呼:「守溪,近來都沒見你出來啊可是閉門寫了什麼好文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