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今兒他才剛晨讀完,就有人把一封信送來給他。

  文哥兒這才想起,他還給數學愛好者王文素寫了封信來著。

  王文素乃是晉商之子,按後世劃分那就是山西人,不過他早些年就隨父親搬到了河北定居。

  河北離京師不算太遠,所以信件往來很方便,才過去這么小半個月,對方的回信就送到京師來了!

  不僅有信,還有幾本手抄的《算經》!

  文哥兒還是第一次和人通信,心情非常雀躍,迫不及待地拆開信讀了起來。

  見金生瞧著也有些好奇,文哥兒很大方地邀他一起來認識認識這位家裡很有錢的數學愛好者。

  畢竟金生是要給他代筆寫信的人。

  約等於是王文素的二分之一筆友!

  王文素字寫得比金生好看多了,瞧得出是從小用錢養出來的富二代。他對文哥兒附在信中的數學題很感興趣,說沒想到會遇到同樣熱愛算術的人。

  就衝著這道題,這個朋友他王文素交定了!

  第37章

  隔空交到朋友這件事可把文哥兒樂壞了,尤其對方還這麼大方,給他抄一道題就送來這麼本《算經》。

  《算經》其實是歷朝歷代著名數學書的合集,其中最有名的應當是《九章算術》這位身在河北的小王搜羅到的《算經》之中就有這本。

  兩邊都姓王仿佛天生就少了重隔閡。文哥兒把信讀完了就開始研究新到手的《九章算術》。

  經過這一年多的反覆洗禮,文哥兒現在看起古籍來那是一點障礙都沒有。

  而且古代數學書對他而言可比什麼聖賢之書要好懂多了他咻咻咻地就翻了好多頁邊看腦海里還邊冒出許多更符合當代數學愛好者水平的題型。

  真正的好題,要從時代中來,到時代中去爭取讓考生們感受到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數學真理!

  文哥兒津津有味地讀了半天《九章算術》,發現裡頭都是些簡單的運算題只要能掌握好基礎的漢代單位換算技巧,做起來一點都不難。

  就在文哥兒摩拳擦掌要金生幫忙把自己新想出來的絕世好題抄出來時,王守仁溜達過來了。

  原來是到了飯點文哥兒還不見人,王守仁主動請纓說過來找弟弟。

  王守仁見文哥兒捧著本《九章算術》讀得開心不知怎地頭皮一麻。

  早前王華在信里說這個弟弟很不一樣王守仁心裡頭還是存疑的懷疑他爹是在胡編亂造逼他上進這會兒看到個奶娃娃坐在那看算術他才真切地感受到這弟弟到底哪裡不一樣。

  嘶,這玩意連大人都不一定能看得懂吧?

  愛讀書不是什麼壞事既然親爹都沒管王守仁也沒打算管。他只是走過去把文哥兒拎了起來邊拎著他往外走邊說道:「《九章算術》有那麼好看嗎?看到你廢寢忘食!」

  文哥兒被他哥隨手拎著不踏實得很,掙扎著要下地。

  王守仁這才放他自己走。

  經王守仁一提醒,文哥兒也感覺自己肚子餓得咕嚕嚕叫,立刻邁開小短腿跑了起來,跟他哥一起去吃飯。

  到了飯桌上,文哥兒立刻說起自己交到筆友的事。那筆友也姓王,說不準他們五百年前是一家,多棒!

  那信和幾本《算經》能送到文哥兒手上,本來就被王華檢查過,王華自然不會不知曉。

  王華瞅著他說道:「你過了年就三歲了,是不是要開始練字了?總叫金生代寫,你這新朋友肯定會嫌棄你沒誠心。」

  文哥兒一聽練字,連忙把頭搖成撥浪鼓。

  他單知道汪醫士說三歲以後可以寫寫字,卻忘了有些地方算年齡愛往大里算,出生就算一歲,過一年又一歲。他過了兩個年,直接就三歲了!

  「還小,還小!」

  文哥兒瘋狂推脫。

  等到午飯吃的餃子上桌,他就開始埋頭乾飯,貫徹「食不言寢不語」的專心吃飯原則,堅決不搭理他爹的練字提議。

  愛護手手,人人有責!

  王華也從不真逼兒子做什麼,當初王守仁憋到五歲才開口他都沒著急,更別提文哥兒只是不想早早練字了。

  他也只是偶爾隨口詐上一兩句,成就成,不成也沒啥,慢慢教就是了。

  一頓飯吃完,文哥兒悄悄找上王華,與王華說起自己昨晚做夢的事。他好奇地仰頭問王華:「爹,你怎麼哭了呀?」

  王華語塞。

  你夢見我哭了,然後跑來問我為什麼在你夢裡哭了,你覺得我知道嗎?

  不過小孩子本就是不講道理的,王華略一沉吟,才揉著文哥兒腦袋回道:「許是前天晚上你祖父病了一場,你自己擔心你祖父,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才夢見的。」

  文哥兒哼哼兩聲,說道:「才不擔心!」

  他前天晚上才沒有在床上翻來轉去一直到半夜才睡著!

  那麼氣人的祖父,有什麼好擔心的!

  王華見文哥兒嘴硬,也沒戳破他。

  孝順這事兒本就不是嘴上說說的事,看他怎麼做才是正理。別看這小子一天到晚和他祖父抬槓,爺孫倆感情比他這個當兒子的都要好多了。

  等文哥兒哼哼唧唧地跑了,王華才琢磨起文哥兒提到的夢來。

  文哥兒出生後家中確實有了許多小變故。

  比如從去年請過汪醫士登門後他們便開始給老爺子調理身體,如今老爺子不僅沒繼續發福了,還越來越康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