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哥哥,不回?」文哥兒問出自己的新問題。

  按照他哥信上這說法,他怕是要等他哥考過了鄉試才能再見到他了。

  王華笑道:「等他考過來了,自然就回了。」

  不知道為什麼,文哥兒從他爹的笑容里看出一絲絲輕鬆與快活,宛如踢走了一個橫看豎看都看不順眼的糟心玩意。

  錯覺,肯定是錯覺。

  我的老爹肯定沒有這麼壞!

  文哥兒長了一波見識,又跟著他爹去了兩老那邊給他們看信。

  王老爺子看不到大孫子,有點鬱悶。等調理身體的藥再一次被端下來,他就更鬱悶了。

  文哥兒一看又到自己發揮的時刻,捧了杯蜜餞水一屁股坐到王老爺子旁邊,就著王老爺子喝藥的痛苦模樣噸噸噸,眼睛在嘗到蜜餞泡出來的甜味時眯成了月牙,一副「想不到吧我也有蜜餞」的得意樣兒。

  王老爺子本來就不好看的臉色登時雪上加霜。

  有文哥兒在旁邊這麼一鬧,他倒是沒那麼惦記大孫子了。等他把身體養好了,一定弄十樣八樣好吃的,只給這小子看不給這小子吃!

  祖孫倆就這麼較著勁,轉眼迎來了除夕。

  除夕要忙活的事情可就多了,首先就是貼春聯。

  這東西早就出現了,不過到明朝才正式傳進千家萬戶,主要還是因為明太祖朱元璋當年愛在南京城裡轉悠,品鑑一下各家各戶的春聯。

  詩詞歌賦不是人人都懂欣賞的,春聯多好,一看就懂,還句句都賊吉利,非常對朱元璋這個赤貧出身的土老帽皇帝的胃口。

  皇帝有可能親自來你家門口欣賞春聯,你能不想方設法貼上一副嗎?

  都住在南京城裡了,哪怕家裡弄不到文人雅士口中的桃符,兩張紙還是買得起的!

  南京當時還是大明首都,首都都開始流行這玩意了,地方上哪能不流行?紙做的春聯就這樣走進了尋常百姓家。

  文哥兒還小,貼不了春聯,不過他見天氣好得很,是個難得的大晴天,就央著乳娘和金生抱著他出去街上欣賞一下各家各戶的春聯。

  總對著書上的字念多沒趣,去街上看看能找到什麼字才有意思。

  一聽是和金生一起出去認字,乳娘立刻有些意動。她不敢自己做主,忙去詢問趙氏該不該答應。

  趙氏見文哥兒一臉期待地望著自己,想了想也沒拒絕。今兒家中事情多,她也沒空看顧文哥兒,索性讓他出去玩玩好了。

  趙氏叮囑乳娘不能放文哥兒自己亂跑,便讓她帶著兩個小的出門去。

  一到了街上,文哥兒就精神了。他帶著金生母子倆出門,溜溜達達地走過幾戶人家,與金生一起辨認各家一大早貼出來的春聯。

  輪到謝遷家,文哥兒想起了他的小夥伴,不由叫金生去叩個門,問問謝豆有沒有空出來玩兒。

  金生領命而去,叩門時還有些緊張,手頭都快滲出汗來。都說宰相門前七品官,謝學士雖還不是宰相,卻也是他們平時碰不著的翰林學士,清貴著呢!也不知他們家門房會不會瞧不上他。

  金生忍不住整了整自己的衣角,生怕自己丟了文哥兒的臉。

  門房整個臘月都在送往迎來,見到個半大小子還覺得有些稀奇,等望見立在不遠處的文哥兒便笑著說道:「我讓人去問一聲,若是小官人得空肯定願意與你們家公子一同出去的。」

  金生鬆了一口氣,乖乖候在旁邊。

  文哥兒一直被乳娘抱著,這會兒要等謝豆出來玩兒,便讓乳娘放他下地,昂起腦袋辨認起謝遷寫的春聯來。

  謝遷不愧是狀元出身,字寫得簡直沒話說,瞧著就讓人賞心悅目。

  明朝各級考試對卷面分的要求可不低,文哥兒記得明朝有個大畫家兼大書法家,少年時期由於字太醜導致期末考(歲試)不及格,沒法參加第二年升學考試(鄉試)!

  明朝的鄉試三年考一次,這次錯過了,至少得再等三年!

  要是到時候字還是那麼丑,那可就是三年之後又三年了。

  文哥兒想到這兒,忍不住抬起小爪子敲敲自己的小腦袋,感覺撿回了點久遠的記憶。

  這事大概是小學剛練字那會,老師在講台上跟他們侃侃而談講出來的,大家都聽得非常吃驚,大畫家誒,居然因為字丑考試不及格,真是太丟人了!

  這個被老師拿來當反面教材恐嚇小朋友的大畫家叫誰來著?

  好像叫文徵明!

  如今大家都是明朝人,也不知道文徵明開始練字了沒。

  平時不努力,考試徒傷悲!

  難得有這麼詳盡的記憶回籠,文哥兒當即認真記下這個反面教材,準備以後說話順溜了就拿來嚇唬別的小朋友。

  文·字太醜·徵明:我真是謝謝你了:)

  就文哥兒這麼一通胡思亂想的功夫,謝豆豆已經跑了出來。他走得急,大冬天的臉上都冒出點紅暈來了。

  「文哥兒!」謝豆蹬蹬蹬跑了過來,身後跟著謝府的小廝。他已經聽人說文哥兒是邀他一起出來看春聯的,當即興致勃勃地道,「我們要往左邊走,還是往右邊走?」

  這話讓文哥兒想起自己選小破福袋時的糾結。

  想到兩次開出來的都是沒啥用的東西,文哥兒決定換個選擇:「右!」

  兩小孩開開心心往前走,去認別家的春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