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估計朝廷也是看透了這些教職人員的本質,才定個不干滿五年不許辭職去考公。

  想混日子騙俸祿,別做夢了,朱元璋在天上看著你!

  文哥兒得知連他爹這種水平都為上岸奮鬥了那麼多年,頓時又長長地嘆了口氣。

  他很想問問是不是有什麼蔭官制度,就是親爹和親哥牛逼了,直接讓兒子(弟弟)混個一官半職,不用考試的那種。

  可想想問出口可能會挨揍,文哥兒又把話咽了回去。

  在明朝想活得滋潤可真難啊!

  金生說了,家裡沒有舉人的話,每年都要給官府白幹活,你不應徵要被抓去坐牢,邊吃牢飯邊白幹活。

  根本沒法好好種地。

  就算家中人丁興旺、僥倖能好好種地,收成也要交很多給官府。

  萬一不幸地遇上旱澇災害,那可能就只能賣地換口糧了。

  每家每戶分到的地就那麼點,賣個幾回全沒了,怎麼辦?

  賣身,賣女兒,賣兒子。

  當個小老百姓,一輩子估摸著就是這樣了。

  說來說去,宇宙的盡頭依然是考公啊!

  難道等他再長大些就要接受八股文的摧殘?

  生活不易,小文嘆氣。

  早飯過後,有人送了王守仁的信回來。

  王守仁在信里給諸位長輩拜了年,順便托人給文哥兒帶了周歲禮。

  王華拿著王守仁讓人帶回來的布包去給文哥兒拆開瞅瞅,自己則坐在一邊看信。

  文哥兒沒想到自己能提前收到生日禮物,頗有些激動。他興沖沖地把布包打開,赫然發現裡頭裝著的是一疊字帖。

  王守仁還單獨給他寫了封簡訊,說自己不能回來看他抓周,特意把自己這幾個月在江西搜羅來的字帖勻他一些。

  王守仁在信里殷殷期盼:這可全是當世名家看了都說好的寶貝,相信弟弟你從小多多觀摩,日後書法必有所成!

  文哥兒:?????

  王陽明啊王陽明,沒想到你是這樣的王陽明!

  這大過年的,大老遠讓人給弟弟捎這麼多字帖,你一定是魔鬼吧!

  王華見文哥兒對著那疊字帖都快委屈哭了,很沒有父愛地笑了出聲。

  等瞧見文哥兒氣鼓鼓地望了過來,王華才忍住笑說道:「你兄長也是自己覺得這些字帖好才托人送你,你好好收著。」

  文哥兒繼續氣鼓鼓。

  這個哥哥不能要了!

  這個爹也不能要了!

  作者有話說:

  文哥兒:怎麼會有這麼過分的哥哥!

  王守仁:這才哪到哪

  文哥兒:???

  *

  今天依然勤勉地二更了!

  *

  註:

  ①明朝牙刷:根據考古發現和一些文獻記載,宋元時期已經有了和後世很像的牙刷

  到了李時珍寫《本草綱目》的時候,還寫過牙齒稀疏這個病「忌用牙刷」,也就是說,明朝中後期牙刷已經很常見,不然不會有「忌用」的說法。

  ②明朝教職制度:

  ……打開過的資料太多,一時找不著在哪看的了

  按照《明史》記載,有資格去教書的舉人「願就教職者僅十之三」,大家都不太願意去,地方教育缺員嚴重,王華這個秀才因為學問特別好就被特招了。一開始教職不許去考公,後面慢慢開放了,甚至還給點優待政策,和後世的支教攢資歷差不多吧

  第17章

  文哥兒有點氣,可還是耐不住好奇心,又湊過去看他哥給他爹寫了啥。

  他雖只跟著王華讀了本《大學》,掌握的詞彙量卻大大增加了,日常信件看起來已經沒什麼障礙。

  王華覺得信里也沒啥特別內容,見文哥兒想看,便把王守仁的家書遞給他看,叫他趁這機會溫習溫習學過的字。

  王守仁主要講的還是接下來的安排,明朝科舉規矩很多,比如鄉試跟高考似的,要在戶口所在地考。

  要不怎麼叫鄉試呢。

  更重要的是,想要參加鄉試還得是在校學生。國子監、府學、州學、縣學,你總要考進其中一個,獲取「童生」資格。

  最好的學校自然是國子監,可是國子監名額不好拿。

  剛設立國子監那會,一到七品官手裡都有個名額,後來限制漸漸收緊,得是三品官以上的官員子弟才有資格當國子監的「官生」。

  這麼苛刻的要求,王華這個翰林修撰手頭自然是沒名額的。

  所以王守仁得回浙江考鄉試。

  王守仁早些年愛玩愛鬧,在江西被岳父考校了幾回,考得他懷疑人生。他準備在岳父那邊多讀些書,再回老家爭取拿到鄉試資格,正式開啟自己的科舉之路。

  文哥兒沒想到明朝也要求就地高考,哦不,就地鄉試。要是路途遠的,豈不是很難趕上第二年的會試?

  文哥兒把自己的疑惑跟王華講了。

  王華耐心聽完文哥兒比劃著名講清楚的問題,點點頭說道:「確實挺難,有的人年都沒過就要出發了。」

  他還深入給文哥兒講了講,邊遠地區不僅會試難,連鄉試都難。

  鄉試可是要去省城考的,比如遼東歸山東管轄,遼東的考生就得乘船渡海到山東考試!讀書人要是身體不好,很容易就折在赴考路上。

  文哥兒沒想到考個試還這麼艱難,怪不得讀書人還要強身健體騎馬射箭。這要是沒兩把刷子,連考場都進不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