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頁
「還有,盯緊了鄧知遙的動向,咱們首輔大人可是個大情種,十有八九是要來一趟的。」
***
顧湄早晨驚醒過來的時候,躺在簡陋的木板床上,反應了好一會兒,才想起自己現今身在何處,她起了身,往這小帳里打量。
一應物什還算齊全,屋裡還守著兩個侍女,想來是來監視她的,
她起了身,隨意收拾了下,侍女便將早飯傳了過來,一碗白粥並幾樣小菜,沒有什麼奇稀的。
顧湄吃過了,便試探著想要出門,兩個侍女並未阻攔,其中一個翻出了一頂幃帽:
「姑娘出門時務必帶好,這軍營之中,除了男人,剩下的都是供爺們兒取樂的軍-妓和歌姬,你若就這般出門,誤會了身份,生了事端,對姑娘反倒不好。」
顧湄看了那侍女一眼,沒有說什麼,接過了那幃帽,將絲帶系牢了。
出去才發現外頭泥土鬆軟泥濘,繡鞋踩在上面,不一會兒兩邊便蹭了一些的泥土,她舉目一望,隔著面紗亦能見霧色空濛。
湖廣一帶多雨,如今快入了夏,日頭更是天天不露出面,一路上倒也遇上幾隊巡邏的兵士,亦或是幾個議完事回營的低級頭目。
他們見了她或多或少都會看一眼,只是見她戴著面紗,身後又跟著侍女,的確沒有人敢有輕薄之舉。
顧湄一路走著,心事便又浮湧上心頭,不知道鄧知遙此時有沒有看到她留下的信,若看到了,是不是又要生自己的氣了,也不知道她還有沒有機會回去,若回去了,這次又能不能哄好他。
畢竟總是說話不算數,他那樣好脾氣的人,只怕也要惱她了,她盡力往遠處走,想試探出這些侍女容許她活動的邊界在哪裡。
果然,走到一處插了根小黑旗的地方,侍女們便上前攔住了她:「姑娘,那邊便是湘王軍隊的地界了,為你的安危著想,姑娘便止步於此吧。」
顧湄抬眼一望,果然見對面的帳篷上的彩旗與寧王這邊不同。
記得鄧知遙那時說的,寧王是聯合了湘王一起造的反,湖南是魚米之鄉,有了湘王在錢糧上的支持,怪不得叛軍這般勢如破竹。
她站在邊界處,朝東邊望,見湘王這邊的士兵比起寧王這邊要鬆散不少,她正準備收回眼,此時卻恰見有個腰肥體壯的華冠男人正騎著馬,在營隊裡晃蕩,身後亦有隨行的將領兵士簇擁在後。
她抬眼打量那肥碩男人身上的服制,是親王唱服。上有繡龍,正是湘王。
侍女也看到了,對視一眼,都不想多生事端,忙催促著顧湄道:「姑娘還請回吧。」
卻哪知話音落下卻已是晚了。
只見那湘王縱馬而來,馬蹄一躍,人已近在眼前,馬鞭就想撩開顧湄的幃帽,侍女趕忙迎上前,顧湄也借著他們的掩護往後退了一步。
湘王很是不悅。他的臉上滿是橫肉,惡狠狠地盯著那兩個侍女,像是要在兩人身上戳出個洞來:「哪來的金貴女人,本王還碰不得?」
侍女心中也瑟瑟,她素知這湘王的脾性,平日裡躲還來不及,如今撞上了,只得出面回道:「王爺恕罪,這是殿下新納的侍妾,無意衝撞到王爺,請王爺恕罪。」
那侍女直接點明了顧湄的身份,湘王即便心裡有百般的不願意,也不好當眾挑釁寧王,只將鞭子收回,將顧湄從頭到腳打量了一遍。
卻見這女子雖以白紗遮面,看不清面容,但站在那兒,可見其腰肢纖細,形態婀娜,就是靜靜地站在那兒,看過來的時候,頸子上露出那尖尖的下巴,若隱若現的。
湘王縱橫在風月場上多年,一眼便認出這是個好貨色,他咂了咂嘴,終究心一橫,擺擺手,是讓她們快走的意思,侍女們如蒙大赦,拉著顧湄便要走。
顧湄方才透過面紗,早已看清了那個男人打量自己時的神色和眼神,她太清楚這種眼神里的意味了,臨走的時候,假裝在泥地里絆了一腳,人跌在地上,幃帽落下來,沾在泥濘的地上,她半支支著身子,深深往後望了一眼。
此時有風拂動髮絲,散在美人瓷白的面龐上,美人似乎磕疼了,秀眉半蹙微蹙的,看著便惹人生憐,纖秀的脖頸下襯著一對兒勻稱的鎖骨。
再往下,曼妙起伏的峰巒,該豐盈處豐盈,該纖細之處纖細,可惜他還沒有欣賞夠,美人已將沾了泥污的圍帽重新戴上,手撐在地上,由侍女們扶著站起了身,有種驚鴻一瞥之感。
湘王咽了口唾沫,喉間一滾,朝身後的侍從吩咐道:「去查查這姑娘到底是什麼底細。」
***
直到顧湄回了小帳,將弄髒的衣服換下,心底的那股緊張依舊消散不去,顧湄不知道走這一步是對是錯,但是不試試怎麼能知道呢。
她如今被兩個侍女牢牢看守著,想做其他事也是很難,而叛軍的部署戰略,她一概不清楚,亦接觸不到,現在唯一能知道的破綻,便是這藩王聯合內里並不堅牢,就像鄧知遙所說的,只要找准了縫隙,便是一盤散沙。
懷著心事吃了午飯,特意多吃了一些,又假脫消食的藉口,在小帳外慢悠悠地轉,這次她沒有走很遠,只是矚目注意入目所及的地點物什以及巡邏軍隊衛兵的情況。
可是也不敢做得太過露骨,以免被侍女們看出端倪,只是晚上晚飯帶上來的時候,顧湄盯著那端上來的槐花餅一怔。
***
顧湄早晨驚醒過來的時候,躺在簡陋的木板床上,反應了好一會兒,才想起自己現今身在何處,她起了身,往這小帳里打量。
一應物什還算齊全,屋裡還守著兩個侍女,想來是來監視她的,
她起了身,隨意收拾了下,侍女便將早飯傳了過來,一碗白粥並幾樣小菜,沒有什麼奇稀的。
顧湄吃過了,便試探著想要出門,兩個侍女並未阻攔,其中一個翻出了一頂幃帽:
「姑娘出門時務必帶好,這軍營之中,除了男人,剩下的都是供爺們兒取樂的軍-妓和歌姬,你若就這般出門,誤會了身份,生了事端,對姑娘反倒不好。」
顧湄看了那侍女一眼,沒有說什麼,接過了那幃帽,將絲帶系牢了。
出去才發現外頭泥土鬆軟泥濘,繡鞋踩在上面,不一會兒兩邊便蹭了一些的泥土,她舉目一望,隔著面紗亦能見霧色空濛。
湖廣一帶多雨,如今快入了夏,日頭更是天天不露出面,一路上倒也遇上幾隊巡邏的兵士,亦或是幾個議完事回營的低級頭目。
他們見了她或多或少都會看一眼,只是見她戴著面紗,身後又跟著侍女,的確沒有人敢有輕薄之舉。
顧湄一路走著,心事便又浮湧上心頭,不知道鄧知遙此時有沒有看到她留下的信,若看到了,是不是又要生自己的氣了,也不知道她還有沒有機會回去,若回去了,這次又能不能哄好他。
畢竟總是說話不算數,他那樣好脾氣的人,只怕也要惱她了,她盡力往遠處走,想試探出這些侍女容許她活動的邊界在哪裡。
果然,走到一處插了根小黑旗的地方,侍女們便上前攔住了她:「姑娘,那邊便是湘王軍隊的地界了,為你的安危著想,姑娘便止步於此吧。」
顧湄抬眼一望,果然見對面的帳篷上的彩旗與寧王這邊不同。
記得鄧知遙那時說的,寧王是聯合了湘王一起造的反,湖南是魚米之鄉,有了湘王在錢糧上的支持,怪不得叛軍這般勢如破竹。
她站在邊界處,朝東邊望,見湘王這邊的士兵比起寧王這邊要鬆散不少,她正準備收回眼,此時卻恰見有個腰肥體壯的華冠男人正騎著馬,在營隊裡晃蕩,身後亦有隨行的將領兵士簇擁在後。
她抬眼打量那肥碩男人身上的服制,是親王唱服。上有繡龍,正是湘王。
侍女也看到了,對視一眼,都不想多生事端,忙催促著顧湄道:「姑娘還請回吧。」
卻哪知話音落下卻已是晚了。
只見那湘王縱馬而來,馬蹄一躍,人已近在眼前,馬鞭就想撩開顧湄的幃帽,侍女趕忙迎上前,顧湄也借著他們的掩護往後退了一步。
湘王很是不悅。他的臉上滿是橫肉,惡狠狠地盯著那兩個侍女,像是要在兩人身上戳出個洞來:「哪來的金貴女人,本王還碰不得?」
侍女心中也瑟瑟,她素知這湘王的脾性,平日裡躲還來不及,如今撞上了,只得出面回道:「王爺恕罪,這是殿下新納的侍妾,無意衝撞到王爺,請王爺恕罪。」
那侍女直接點明了顧湄的身份,湘王即便心裡有百般的不願意,也不好當眾挑釁寧王,只將鞭子收回,將顧湄從頭到腳打量了一遍。
卻見這女子雖以白紗遮面,看不清面容,但站在那兒,可見其腰肢纖細,形態婀娜,就是靜靜地站在那兒,看過來的時候,頸子上露出那尖尖的下巴,若隱若現的。
湘王縱橫在風月場上多年,一眼便認出這是個好貨色,他咂了咂嘴,終究心一橫,擺擺手,是讓她們快走的意思,侍女們如蒙大赦,拉著顧湄便要走。
顧湄方才透過面紗,早已看清了那個男人打量自己時的神色和眼神,她太清楚這種眼神里的意味了,臨走的時候,假裝在泥地里絆了一腳,人跌在地上,幃帽落下來,沾在泥濘的地上,她半支支著身子,深深往後望了一眼。
此時有風拂動髮絲,散在美人瓷白的面龐上,美人似乎磕疼了,秀眉半蹙微蹙的,看著便惹人生憐,纖秀的脖頸下襯著一對兒勻稱的鎖骨。
再往下,曼妙起伏的峰巒,該豐盈處豐盈,該纖細之處纖細,可惜他還沒有欣賞夠,美人已將沾了泥污的圍帽重新戴上,手撐在地上,由侍女們扶著站起了身,有種驚鴻一瞥之感。
湘王咽了口唾沫,喉間一滾,朝身後的侍從吩咐道:「去查查這姑娘到底是什麼底細。」
***
直到顧湄回了小帳,將弄髒的衣服換下,心底的那股緊張依舊消散不去,顧湄不知道走這一步是對是錯,但是不試試怎麼能知道呢。
她如今被兩個侍女牢牢看守著,想做其他事也是很難,而叛軍的部署戰略,她一概不清楚,亦接觸不到,現在唯一能知道的破綻,便是這藩王聯合內里並不堅牢,就像鄧知遙所說的,只要找准了縫隙,便是一盤散沙。
懷著心事吃了午飯,特意多吃了一些,又假脫消食的藉口,在小帳外慢悠悠地轉,這次她沒有走很遠,只是矚目注意入目所及的地點物什以及巡邏軍隊衛兵的情況。
可是也不敢做得太過露骨,以免被侍女們看出端倪,只是晚上晚飯帶上來的時候,顧湄盯著那端上來的槐花餅一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