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頁
「其實,阿泠,我只是嫉妒。」
「我只是嫉妒你曾和一個人那般親密無間,兩不猜疑。我只是嫉妒,你曾和一個人患難與共,彼此依偎。我只是嫉妒,你曾拼命去維護一個人,而那個人不是我。」
他那樣高傲的人,原來也肯說嫉妒。南枝別過臉去,淚水撲簌簌落下來。
她已沒了力氣去遮掩,只覺得又恨又心疼,哽咽著沖他發脾氣:「你不要說話……」
齊敬堂很遷就地應了她一聲,而後止了聲,房裡一時安靜下來,只有外頭落花的撲簌聲。
許久之後,南枝漸漸平息下來,齊敬堂這才再度開了口:「對不起,答應你的事沒能做到。」
「是,你總是這樣言而無信。」她聲音仍舊恨恨的,鼻音還有些重。
「是。是我不好。」
她今日肯來,他是萬般的歡喜,她說什麼他都順著她,脾氣軟和的不像樣子。
「可我不能眼睜睜看著你和親到北戎,更看不得旁人欺你了無依靠,將你推出去擋別人的災厄。阿泠,我已求陛下賜婚,嫁給我吧。」
「三年為期,只要三年。待此事的風頭徹底過了,你若想離開,我便同你和離。你若不放心我,我可以提前寫下和離書,可好?」
見她沒有應聲,他生怕她不肯答應,便又添補道:「這三年間你若不願意,我不會強迫你。待風頭稍減些,若你想回縣主府居住,我也不會幹涉。」
齊敬堂覺得那一瞬的等待很久,久到仿佛在慢慢的長夜中苦挨著,久到仿佛種下一粒種子,苦守在它跟前兒,看它發出了芽,抽出了枝條,結了花苞,盛開又開敗,盛開又枯萎,卻不知能否結出一個果子來。
直到他終於聽到她應下了一聲好,一時心口裡被欣喜悸動填滿,再容不下其他。
南枝看著他眼中一瞬的欣喜,別過眼去,有些彆扭地問他:「你這樣,陛下不不會怪罪你嗎?」
「嗯,還好。」
他沉穩的嗓音里難道有幾分輕快。
***
南枝回到府邸後,還有種恍然之感,她看著手中的婚書,還有他們親自按過手印的和離書,仍有些反應不過來。
哪裡想到自己不過心軟一瞬,去見了他一面,便心軟答應了這場婚事。
只是卻也明白,若不是他冒著惹怒陛下的風險,求了這門婚事,只怕她早已要和親遠嫁北戎。
他好像中真的和從前有了那麼些不同,只是這個念頭剛一冒出來,南枝忙將其按下。
三年,只是三年而已,只是一場表面婚姻,他們之間雲泥之隔,她不該再為他牽情動緒。
***
皇帝到底下了賜婚的聖旨,那日宴會上,北戎小王子憤然離席,雙方結盟此次作罷。只是皇帝對齊敬堂打也打了,罰也罰了。他在朝堂上已說與嘉寧縣主有夫妻之實,無論如何並不能再去和親。
如今與韃靼的戰事一觸即發,還需要齊敬堂去領兵,皇帝和眾臣便捏著鼻子認下了這門婚事。
聖旨一下來,府里便緊鑼密鼓地開始準備婚事。婚期定的很近,就在十一月,六禮卻走的一樣未少。
齊敬堂幾乎是親自督辦的這場婚事的準備,因此雖然日子是十分趕,然而籌備的仍然十分盛大。
成婚這一日,天氣很好,百姓們夾道觀望。
八抬的正紅喜轎在前,其後抬的嫁妝占了整條的長街,百姓張望許久亦不見隊尾,說是十里紅妝亦不為過。
隊伍後頭,還跟著喜氣洋洋的婆子,朝街道上撒著喜錢,引得孩童競相爭搶。
轉眼喜轎已抬到了定遠侯府,禮官高亢的唱一聲「落轎——」
轎子穩穩落到地上。
嗩吶聲高昂,激越。
齊敬堂身著一身大紅的織金喜袍,踩過滿地的喜錢,一步一步來到喜轎旁。
一支玉白的手自轎簾中伸出,他緊緊的扣握了上去,握的那樣緊那樣牢。
轎子被壓下,南枝踩著一雙嵌南珠的織金繡牡丹紅繡鞋下了轎。
兩人各牽引著喜頭的一端,在眾人的喝彩中,一步步走進院落里,抬腳跨過火盆。
由禮官高唱「去厄除災,幸福美滿——」
待入了內堂,南枝被蓋頭遮著,看不清堂內的景象。可聽著耳畔人聲嘈雜,恭賀聲不斷,便知道該是人潮如織,南枝一時掌心微濕,
齊敬堂感受到她的忐忑,捏著她的手緊了緊。
吉時已到,禮官高唱著。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對拜——」
直到一聲禮成,陸夫人已笑得合不攏嘴,齊敬堂眉眼間也難得染上些喜意。
很快南枝被送入了洞房,齊敬堂則到酒宴上待客。
南枝端坐在喜床上,聽著嬤嬤說著吉利的話,直到打了賞錢,一時房內才安靜下來。
她頓覺腹中空空,有些飢餓,手便摸到褥子間,準備剝幾顆花生果腹。
正在此時,聽著有門開聲,她以為是齊敬堂,本能的站起身,便覺頭上的蓋頭十分不便。她剛欲隨手摘下,卻聽來人驚呼:「嫂嫂,這蓋頭可不能自己摘!」
聞聽這聲音,南枝頓時認出了來人,將手放下,隔著蓋頭偏頭問道:「三小姐?」
齊若明走到喜床旁去握她的手:「你如今已成了我嫂嫂,以後叫我若茗便是。大哥還在外面待客,怕你在這裡無聊,便讓我過來陪陪你。」
「我只是嫉妒你曾和一個人那般親密無間,兩不猜疑。我只是嫉妒,你曾和一個人患難與共,彼此依偎。我只是嫉妒,你曾拼命去維護一個人,而那個人不是我。」
他那樣高傲的人,原來也肯說嫉妒。南枝別過臉去,淚水撲簌簌落下來。
她已沒了力氣去遮掩,只覺得又恨又心疼,哽咽著沖他發脾氣:「你不要說話……」
齊敬堂很遷就地應了她一聲,而後止了聲,房裡一時安靜下來,只有外頭落花的撲簌聲。
許久之後,南枝漸漸平息下來,齊敬堂這才再度開了口:「對不起,答應你的事沒能做到。」
「是,你總是這樣言而無信。」她聲音仍舊恨恨的,鼻音還有些重。
「是。是我不好。」
她今日肯來,他是萬般的歡喜,她說什麼他都順著她,脾氣軟和的不像樣子。
「可我不能眼睜睜看著你和親到北戎,更看不得旁人欺你了無依靠,將你推出去擋別人的災厄。阿泠,我已求陛下賜婚,嫁給我吧。」
「三年為期,只要三年。待此事的風頭徹底過了,你若想離開,我便同你和離。你若不放心我,我可以提前寫下和離書,可好?」
見她沒有應聲,他生怕她不肯答應,便又添補道:「這三年間你若不願意,我不會強迫你。待風頭稍減些,若你想回縣主府居住,我也不會幹涉。」
齊敬堂覺得那一瞬的等待很久,久到仿佛在慢慢的長夜中苦挨著,久到仿佛種下一粒種子,苦守在它跟前兒,看它發出了芽,抽出了枝條,結了花苞,盛開又開敗,盛開又枯萎,卻不知能否結出一個果子來。
直到他終於聽到她應下了一聲好,一時心口裡被欣喜悸動填滿,再容不下其他。
南枝看著他眼中一瞬的欣喜,別過眼去,有些彆扭地問他:「你這樣,陛下不不會怪罪你嗎?」
「嗯,還好。」
他沉穩的嗓音里難道有幾分輕快。
***
南枝回到府邸後,還有種恍然之感,她看著手中的婚書,還有他們親自按過手印的和離書,仍有些反應不過來。
哪裡想到自己不過心軟一瞬,去見了他一面,便心軟答應了這場婚事。
只是卻也明白,若不是他冒著惹怒陛下的風險,求了這門婚事,只怕她早已要和親遠嫁北戎。
他好像中真的和從前有了那麼些不同,只是這個念頭剛一冒出來,南枝忙將其按下。
三年,只是三年而已,只是一場表面婚姻,他們之間雲泥之隔,她不該再為他牽情動緒。
***
皇帝到底下了賜婚的聖旨,那日宴會上,北戎小王子憤然離席,雙方結盟此次作罷。只是皇帝對齊敬堂打也打了,罰也罰了。他在朝堂上已說與嘉寧縣主有夫妻之實,無論如何並不能再去和親。
如今與韃靼的戰事一觸即發,還需要齊敬堂去領兵,皇帝和眾臣便捏著鼻子認下了這門婚事。
聖旨一下來,府里便緊鑼密鼓地開始準備婚事。婚期定的很近,就在十一月,六禮卻走的一樣未少。
齊敬堂幾乎是親自督辦的這場婚事的準備,因此雖然日子是十分趕,然而籌備的仍然十分盛大。
成婚這一日,天氣很好,百姓們夾道觀望。
八抬的正紅喜轎在前,其後抬的嫁妝占了整條的長街,百姓張望許久亦不見隊尾,說是十里紅妝亦不為過。
隊伍後頭,還跟著喜氣洋洋的婆子,朝街道上撒著喜錢,引得孩童競相爭搶。
轉眼喜轎已抬到了定遠侯府,禮官高亢的唱一聲「落轎——」
轎子穩穩落到地上。
嗩吶聲高昂,激越。
齊敬堂身著一身大紅的織金喜袍,踩過滿地的喜錢,一步一步來到喜轎旁。
一支玉白的手自轎簾中伸出,他緊緊的扣握了上去,握的那樣緊那樣牢。
轎子被壓下,南枝踩著一雙嵌南珠的織金繡牡丹紅繡鞋下了轎。
兩人各牽引著喜頭的一端,在眾人的喝彩中,一步步走進院落里,抬腳跨過火盆。
由禮官高唱「去厄除災,幸福美滿——」
待入了內堂,南枝被蓋頭遮著,看不清堂內的景象。可聽著耳畔人聲嘈雜,恭賀聲不斷,便知道該是人潮如織,南枝一時掌心微濕,
齊敬堂感受到她的忐忑,捏著她的手緊了緊。
吉時已到,禮官高唱著。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對拜——」
直到一聲禮成,陸夫人已笑得合不攏嘴,齊敬堂眉眼間也難得染上些喜意。
很快南枝被送入了洞房,齊敬堂則到酒宴上待客。
南枝端坐在喜床上,聽著嬤嬤說著吉利的話,直到打了賞錢,一時房內才安靜下來。
她頓覺腹中空空,有些飢餓,手便摸到褥子間,準備剝幾顆花生果腹。
正在此時,聽著有門開聲,她以為是齊敬堂,本能的站起身,便覺頭上的蓋頭十分不便。她剛欲隨手摘下,卻聽來人驚呼:「嫂嫂,這蓋頭可不能自己摘!」
聞聽這聲音,南枝頓時認出了來人,將手放下,隔著蓋頭偏頭問道:「三小姐?」
齊若明走到喜床旁去握她的手:「你如今已成了我嫂嫂,以後叫我若茗便是。大哥還在外面待客,怕你在這裡無聊,便讓我過來陪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