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頁
二將軍臉上露出了一個很糾結的表情,她倒是恍然大悟,「不是胃口大,只是許久沒吃到肉了。」
陳群皺皺眉。
二將軍又想想,「夜已深沉,不必動灶,不拘什麼取點來就是。」
「特別是棗子。」她又趕緊加了一句。
吃的東西不多,有棗子,有蜜餅,有醃脆蘿蔔,再來一壺酒。
按說體面人都是分餐的,但倉促間條件不允許,只能端上幾個盤子,外加三副碗筷湊合一下。
她很殷勤地將棗子推到二將軍面前,自己拿了那碟蜜餅,想想又將醃蘿蔔放在陳群面前。
陳群盯著那碟蘿蔔,一聲不吭。
……現在可以聊一聊關於部曲和流民的事了。
「辭玉清素節約,自來便有賢名,」二將軍說道,「那些流民既欲投身為部曲,你亦可從中擇選些,充實軍容。」
「那我為什麼不將他們當做良人招募呢?」
二將軍還沒理解,還在企圖講一講對將領來說,部曲的重要性。
舉個最近的例子就是——曹老闆一旦被袁紹踢去當征西將軍,兗州軍頃刻間就散了,但自譙縣跟著他起兵的那些部曲老兵還在。
他們祖祖輩輩都跟著他,生也好,死也好,腦子已經固定住這根弦,跟著他和諸夏侯曹這一群人天涯海北,不講道理的。
「祖祖輩輩都要跟著我嗎?」她問。
他點點頭。
「他們的孩子,還有孩子的孩子,都要為奴為仆嗎?」
偏室里沉默了一小會兒。
有人用竹箸夾起一塊蘿蔔,開始「咔嚓」「咔嚓」地咬。
「你若想要主公拿些錢糧出來安置此地流民,」二將軍說,「現下倒也不難,我明日便與兄長說一說。」
「現下」自然是不難的,因為主公剛得了許城,不是所有豫州的流民都奔向了這裡,他們還有好多人沒得到消息,還在路上。
但如果他們知道了,蜂擁而至了,錢糧可能就要出點問題。
與此同時,青徐的士人跑了過來買房買地買奴僕,豫州的士人也跑回來,甚至為搶奪這些還要打官司——這不就成了一舉兩得的事?
將那些流民賣給世家,世家負責餵飽他們,這就不再是劉備的負擔了。
很多官吏絕對是這麼想的,不僅是豫州的很多官吏,而且是漢朝的,乃至往後數千年的很多官吏,可能都這麼想。
「然後,就像在青州時那樣,」她說,「他們的生活且不提,而國家則再也收不上賦稅。」
陳群的臉色忽然又白了一下。
「辭玉此番為流民,更為吏治,」他說道,「吏治不清不正,才有這樣的官吏。」
她看看陳群,客氣地擺擺手,「別放心裡去,畢竟大家都習慣了。」
陳群的臉色更白了。
「那些奔走往來於縣府,謀求官職者,多半是求田問舍之輩,」二將軍思考了一下,「他們若為官為吏,一時還可,長久恐怕……」
陳群還在最後為這個文官體系抗議一句,「若真有貪腐之事,亦有督郵可督察屬吏,案驗刑獄,不至令生民蒙冤哪!」
督郵,督郵。
她拿起蜜餅一邊啃,一邊思考。
但二將軍不知道為啥,忽然發了一聲很短促,又很詭異的笑聲。
「……二將軍?」
「無事,無事,」他趕緊擺手,「長文所言,令我想起些陳年瑣事罷了。」
第483章
太陽又升起來了。
劉備打著哈欠從內室里出來,揉揉眼睛。
他起得是略晚了一點,但這主要是因為昨天晚上宴請賓客,多喝了幾盞酒,睡得也有點晚,在他自己心裡,肯定算不上什麼放浪形骸的行為。
在他揉完眼睛前,他是想著朝食要喝一點湯,最好是豆腐湯,裡面加一點河貝,再灑一點茱萸,這樣喝起來又鮮又辣,最主要是熱氣騰騰的,在初冬的清晨既能驅寒,也能驅離睡意,還能將最後一點喝酒後的昏昏沉沉也驅散掉。
這樣的盤算在揉過眼睛,見到廊下站著的僕役後一瞬間就消失了。
陳群在等他,而且已經等了好一會兒了。
……劉備就不太能理解。
他昨天白天在城裡走了一圈,探查各處流民的生活與居住環境這事,劉備是知道的,後來入夜時聽說他又跟著雲長去巡夜,他也聽說了。
似乎是因為當初袁譚攻青州時,陳群曾經安置過流民,因此有了一些經驗和見解,來許城也要多走一走,了解情況後才能開始分配下面的官吏做事。
所以在劉備心裡,陳群這個時間肯定也該在臨時下榻的小院子裡睡覺。
但他不僅起得早,而且還拿了一卷什麼東西來,似乎一夜都沒睡。
「……長文?」
陳群躬身行了一禮,「主公。」
青年穿著灰藍色的直裾,腰間有兩三點玉石配飾,與頭冠上的玉蟬泛著同樣淡淡的光,整個人看起來清冷又端肅。
但劉備第一個感覺是有點兒不自在,作為無論面對朝廷官員、世家豪強、軍中將士、販夫走卒都能很親切自然地進行人際互動的一位諸侯,他很少有這種感覺。
但他畢竟是一個意志力非常強大的人,只是片刻的時間,他已經將很多下意識的小動作都壓下去了——比如說摸摸自己的發冠,整整自己的腰帶,再將後背挺直一些。
陳群皺皺眉。
二將軍又想想,「夜已深沉,不必動灶,不拘什麼取點來就是。」
「特別是棗子。」她又趕緊加了一句。
吃的東西不多,有棗子,有蜜餅,有醃脆蘿蔔,再來一壺酒。
按說體面人都是分餐的,但倉促間條件不允許,只能端上幾個盤子,外加三副碗筷湊合一下。
她很殷勤地將棗子推到二將軍面前,自己拿了那碟蜜餅,想想又將醃蘿蔔放在陳群面前。
陳群盯著那碟蘿蔔,一聲不吭。
……現在可以聊一聊關於部曲和流民的事了。
「辭玉清素節約,自來便有賢名,」二將軍說道,「那些流民既欲投身為部曲,你亦可從中擇選些,充實軍容。」
「那我為什麼不將他們當做良人招募呢?」
二將軍還沒理解,還在企圖講一講對將領來說,部曲的重要性。
舉個最近的例子就是——曹老闆一旦被袁紹踢去當征西將軍,兗州軍頃刻間就散了,但自譙縣跟著他起兵的那些部曲老兵還在。
他們祖祖輩輩都跟著他,生也好,死也好,腦子已經固定住這根弦,跟著他和諸夏侯曹這一群人天涯海北,不講道理的。
「祖祖輩輩都要跟著我嗎?」她問。
他點點頭。
「他們的孩子,還有孩子的孩子,都要為奴為仆嗎?」
偏室里沉默了一小會兒。
有人用竹箸夾起一塊蘿蔔,開始「咔嚓」「咔嚓」地咬。
「你若想要主公拿些錢糧出來安置此地流民,」二將軍說,「現下倒也不難,我明日便與兄長說一說。」
「現下」自然是不難的,因為主公剛得了許城,不是所有豫州的流民都奔向了這裡,他們還有好多人沒得到消息,還在路上。
但如果他們知道了,蜂擁而至了,錢糧可能就要出點問題。
與此同時,青徐的士人跑了過來買房買地買奴僕,豫州的士人也跑回來,甚至為搶奪這些還要打官司——這不就成了一舉兩得的事?
將那些流民賣給世家,世家負責餵飽他們,這就不再是劉備的負擔了。
很多官吏絕對是這麼想的,不僅是豫州的很多官吏,而且是漢朝的,乃至往後數千年的很多官吏,可能都這麼想。
「然後,就像在青州時那樣,」她說,「他們的生活且不提,而國家則再也收不上賦稅。」
陳群的臉色忽然又白了一下。
「辭玉此番為流民,更為吏治,」他說道,「吏治不清不正,才有這樣的官吏。」
她看看陳群,客氣地擺擺手,「別放心裡去,畢竟大家都習慣了。」
陳群的臉色更白了。
「那些奔走往來於縣府,謀求官職者,多半是求田問舍之輩,」二將軍思考了一下,「他們若為官為吏,一時還可,長久恐怕……」
陳群還在最後為這個文官體系抗議一句,「若真有貪腐之事,亦有督郵可督察屬吏,案驗刑獄,不至令生民蒙冤哪!」
督郵,督郵。
她拿起蜜餅一邊啃,一邊思考。
但二將軍不知道為啥,忽然發了一聲很短促,又很詭異的笑聲。
「……二將軍?」
「無事,無事,」他趕緊擺手,「長文所言,令我想起些陳年瑣事罷了。」
第483章
太陽又升起來了。
劉備打著哈欠從內室里出來,揉揉眼睛。
他起得是略晚了一點,但這主要是因為昨天晚上宴請賓客,多喝了幾盞酒,睡得也有點晚,在他自己心裡,肯定算不上什麼放浪形骸的行為。
在他揉完眼睛前,他是想著朝食要喝一點湯,最好是豆腐湯,裡面加一點河貝,再灑一點茱萸,這樣喝起來又鮮又辣,最主要是熱氣騰騰的,在初冬的清晨既能驅寒,也能驅離睡意,還能將最後一點喝酒後的昏昏沉沉也驅散掉。
這樣的盤算在揉過眼睛,見到廊下站著的僕役後一瞬間就消失了。
陳群在等他,而且已經等了好一會兒了。
……劉備就不太能理解。
他昨天白天在城裡走了一圈,探查各處流民的生活與居住環境這事,劉備是知道的,後來入夜時聽說他又跟著雲長去巡夜,他也聽說了。
似乎是因為當初袁譚攻青州時,陳群曾經安置過流民,因此有了一些經驗和見解,來許城也要多走一走,了解情況後才能開始分配下面的官吏做事。
所以在劉備心裡,陳群這個時間肯定也該在臨時下榻的小院子裡睡覺。
但他不僅起得早,而且還拿了一卷什麼東西來,似乎一夜都沒睡。
「……長文?」
陳群躬身行了一禮,「主公。」
青年穿著灰藍色的直裾,腰間有兩三點玉石配飾,與頭冠上的玉蟬泛著同樣淡淡的光,整個人看起來清冷又端肅。
但劉備第一個感覺是有點兒不自在,作為無論面對朝廷官員、世家豪強、軍中將士、販夫走卒都能很親切自然地進行人際互動的一位諸侯,他很少有這種感覺。
但他畢竟是一個意志力非常強大的人,只是片刻的時間,他已經將很多下意識的小動作都壓下去了——比如說摸摸自己的發冠,整整自己的腰帶,再將後背挺直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