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審計司的蕭司長更是刻薄至極,官員在牢獄中自盡,他竟還要追款。

  「陛下此舉,」他聲音愈發低,頗有幾分嘆息之意,「大約會寒了天下士子之心。」

  殺便殺之,何必辱之。

  要是魏嗣在這恐怕會拿出晉律告訴他何為國法,可惜魏嗣不在。

  劉侍郎不是與人爭辯的性格,聞言只捋了捋鬍鬚,笑道;「這話同我說便罷了,萬不可拿出去說。」

  小郎官聞言,輕輕點了點頭,很不心甘情願。

  劉侍郎看著沒再說話,他知道小郎官的話其實反應了不少官員的想法,有兩種人反對皇帝的舉措,一是挪用公款和收受賄賂者,二則是認為君子重義輕利的清流。

  君王諭旨明發天下,向臣子討債,像什麼話?晉自開國以來幾百年都不曾出這樣一個荒唐帝王。

  嘆武帝子嗣太少,只蕭嶺蕭岫兩個,蕭嶺登基時蕭岫還只是個十二歲的小孩,哪及太子已近弱冠。

  劉侍郎只做公事,超出公事範圍一律不管。

  他已經年過七十,只等尋個最恰當的時候乞骸骨風光歸鄉。

  至於朝中風起雲湧。

  老人越喝了口熱茶,愜意地閉上眼睛。

  與他何干?

  小郎官若有所思地站著。

  若是放在從前,劉侍郎會指點身邊郎官幾句,但他現在懶得廢口舌,聰明人自能看清晰局面,愚拙者他出言點撥亦無用。

  寒天下士子之心嗎?

  劉侍郎一笑。

  不,不會。

  皇帝此舉主要打擊的是在朝中為官多年而行為不端者,只整頓官吏這一樣事,不知空出了多少位置。

  要知道無官的士人永遠比官位多得多。

  皇帝打壓了一批人,又扶植了一批人。

  審計司已不再是數月前剛剛設立的新府衙,干盡了得罪人的事,這幾個月來,審計司官員有功者官職晉升速度之快叫人妒,叫人羨。

  在審計司中,如今既有前程,更有聖眷,不知多少人擠破腦袋都想進審計司。

  若是不能入審計司,去刑部也是好的。

  因為恩科開了數場的緣故,禮部亦非常受皇帝重視,在禮部前程亦上佳。

  再不濟,有人咬咬牙,把眼光投到了照夜府。

  奈何照夜府文職官員太少,況且照夜府並不缺文官。

  翌日,早朝。

  在中央官員不斷減少的情況下,英元殿的官員們又得來了第二個讓人眼前一黑的消息。

  皇帝要裁撤冗官!

  有官員咬咬牙,上步道:「陛下,臣以為眼下正是用人之際,裁撤官員,恐會使各部乏人,捉襟見肘,難以應對局勢。」

  經過小半年的相處,官員們已經清楚了皇帝的性格,比起先前的暴虐,此時的蕭嶺雖然更不可捉摸了,但脾氣好了許多,至少很講理。

  蕭嶺允許朝廷中出現不同於自己的意見,不過前提必須是有的放矢。

  蕭嶺面對反對的聲音毫不意外,點點頭,示意那官員繼續說下去。

  上一句話尚算有理,後一句卻是含了怨氣的抱怨之言,「況且眼下朝廷頻開恩科,禮部開恩科北場、南場、西南、西北,所選出進士不少,翰林院臃腫,若要精簡官員,不妨從翰林院開始。」

  鳳祈年眉宇下壓,不滿地往那官員身上看了眼。

  你什麼意思?

  恩科北場、南場都已結束,西南場正在進行。

  現在要從翰林院精簡官員,那禮部豈不是白忙活了?

  這話實在得罪人,把現下有資格上朝的新科進士們都開罪了個遍。

  更把翰林院得罪了。

  翰林院掌院學士微微一笑,出言道:「馮大人所言,臣有不解之處,何為從翰林院開始?」

  冕旒輕撞。

  蕭嶺坐在上面安靜地看。

  他已經十分習慣朝臣們的彼此攻訐與陰陽怪氣,只是表現形式高雅了點。

  不等馮姓官員回答,掌院學士又道:「無益而受祿,竊也。看來馮大人是覺得,凡翰林院官員,皆是尸位素餐的祿蠹國賊了。」

  朝中有半數官員皆出身翰林院,眼下幾個朝中新貴,哪個不是從翰林院出去的?

  馮姓官員餘光一掃,但見翰林出身的官員面色淡淡,但不滿之意已經流露出來了。

  各部都有冗員冗官,裁撤無可厚非,可直接點出翰林院就太沒眼色,不過看翰林院清貴無甚實權,畏強欺弱厚此薄彼罷了!

  馮姓官員冷汗津津,忙對皇帝道:「臣絕無此意。」

  掌院學士反問:「那是何意?」

  蕭嶺安撫道:「言卿。」

  掌院學士朝皇帝見了一禮,瞥了那官員一眼,沒再開口。

  馮姓官員如獲大赦,忙不迭地退了回去。

  「翰林院官員為朕與禮部層層遴選,朝中正是用人之際,將翰林院官員列為冗員冗官,實乃無稽之言,」蕭嶺道:「裁撤冗官按律而行,是為精簡官署,而非為針對一部。」

  有人覺得,皇帝這話看似公平,實則再偏向翰林院不過了。

  不過也有官員想,翰林院這是受了無妄之災,皇帝安撫言學士是理所應當的。

  況且,這位言學士與陛下交情匪淺,他是東宮三師之一,太子太傅言迭雪的親弟弟,皇帝少年時與這位言學士交往甚密,便是看在這層關係上,蕭嶺待言學士都要比旁人親近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