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3頁
各種尺寸、大小不同的畫筆少說也有一百支,各種的鉛筆也有二三十根,各種削筆刀有一盒子,還有一盒炭條。
各種畫紙有好幾大包,有不同的速描紙和不同的水彩紙,大的小的都有好幾本。
還有一大卷的畫布,沉的像是一捲地毯。
還有畫架和不同尺寸的畫框。
還有顏料,有水彩的也有油畫的。
茱麗把所有的東西都拆出來後,發現客廳地上都擺滿了,桌上全是畫筆和顏料,地上摞得高高的是畫紙和畫布,還有畫架、畫框、好幾個調色板,以及一些她都不知道是什麼的東西。
當然,還有一封玉燕寫給她的信。
——「嗨,茱麗。你一定嚇了一跳,我也很吃驚,要不是我去百貨商店都不知道畫具竟然有這麼多種,他們說每一種都很有用。素描的東西你肯定用得上,每一個畫家都是從素描開始的;水彩的顏色和油畫完全不同,它們的區別大的就像不同口味的義大利面——對不起,那個售貨員說得太多了,我實在沒記住,但我相信它們肯定都有用處。總之,我覺得就算用不上,當個裝飾品也不錯,家裡擺上一個畫架會顯得特別一點,對嗎?我期待著下回見面。你的伊莉莎白。」
她把這短短的信看了許多遍,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會笑。
她覺得玉燕說得對——她記得她的英文名就是未來的英國女王的名字。
祝玉燕:「你不能期待我記得太多英國人的名字,我只是隨便起了一個最有印象的。我總不能叫自己簡·奧斯汀,那我現在就沒辦法工作了。」
當時她這麼說的時候,不知哪裡可笑,可她就是笑個不停。
她覺得玉燕哪裡都好玩,她說什麼她都感到開心。
她把畫架立起來,把畫筆都擺放整齊——那些桶原來不全是洗筆的桶,它們就是筆桶對吧。
還有速描本、鉛筆,水彩顏料和油畫顏料。
玉燕說得對,它們擺起來後真的很像家居裝飾品,她的小客廳變得氣質完全不同了。
她已經拍了幾卷膠捲,她把它們寄給玉燕,由她送去清洗,這樣有利於她跟那邊的膠捲商聯繫上。
玉燕總有辦法,她一向能買到她想買的東西。
又過了一周,她收到了洗出來的照片。
她拍了三四卷,卻只洗出來了七八張,洗膠捲的商人說她拍的照片裡有大量的廢片,什麼都沒有。
不過這幾張都挺好看的。
玉燕的信里說:「你的照片裡有溫度,它像是會說話一樣。」
她夸其中一張最美,是她在家裡拍的。
這張看起來相當的暗,拍的就是擺在窗前的一瓶花。
洗照片的人把它洗得相當白,顏色失去了很多,花的形狀也有大半是看不清的,像是化在了光里。
但是它確實很好看。
玉燕在這張照片下題了字,為了避免被人注意,她寫的是英語。
但茱麗一眼就讀出來了。
——「向死而生」
化在光里的花,陰影處深得像漆黑的夜。花朵張揚熱烈,隱隱透出紅色來。
第482章 番外:死亡天使
1945年八月六日,美國向日本廣島投下了小男孩。三天後,胖子來到長崎。
整個世界都為之震驚。
祝玉燕在廣播中聽到了這個消息,整個八月,英國在為美國的強大而顫抖,無數報紙都在唱衰英國,對英國王室和當政的政府都大加指責,甚至有傳單和一些小廣播、脫口秀等認為英國應該認美國當國王。
而祝玉燕在跟蘇純鈞商量去日本。
這並不稀奇,社會各界有無數的人都在奔向日本。文藝界、畫家、科學家、醫學家、社會學家,還有一些像是生物學家,另外純粹看熱鬧的閒人,熱衷找死的英國貴族階級,另外就是商人。
她和蘇純鈞勉強算不愁吃穿的半個中產,雖然沒有實業,沒有公司,但他們在出版界還算有一點小小的名氣。
不過她想去日本跟他們的翻譯工作沒有一點關係。
她對蘇純鈞說:「這是一次難得的經歷。這麼強大的武器,它現在屬於美國,我希望它日後也可以屬於我國。它在日本造成了什麼樣的傷害,這些傷害對國家、人民、經濟、建築、土地、生物,等各方各面,一定都有著深遠的影響。我想親眼去看一看,記錄下來,做為第一手資料,把它送回國,讓國內的人好好研究。」
——而且就她所知,這是唯一兩次核*在人群密集的城市中心投放,所造成的影響和損失是世所僅見的。
這份資料一定異常珍貴。
日後不會再有這麼好的機會旁觀這種武器造成的傷害了。日本是世界上唯一的小白鼠。
只看現在無數的人向日本聚集,一來是日本根本無力抵抗這些來自其他國家的間諜——是的,這些人肯定都抱著跟她一樣的念頭,而且出於私人目的的只占很少一部分,絕大多數都是各個國家派去的調查員。
她不知道中國有沒有,但她很願意替國家交上這一份答卷。
不能讓中國錯過這個機會。
蘇純鈞在聽到美國投下的這兩個武器造成了什麼可怕的傷害後就已經坐立不安了。因為英國的報導上並沒有寫得很清楚,除了有前線記者發回來的照片之外,就是一些誇張到讓人不敢相信的報導,比如英國有一個記者肯定的說日本的中間出現了兩個大洞,灌滿了海水,那兩個核*把日本給打穿了!
各種畫紙有好幾大包,有不同的速描紙和不同的水彩紙,大的小的都有好幾本。
還有一大卷的畫布,沉的像是一捲地毯。
還有畫架和不同尺寸的畫框。
還有顏料,有水彩的也有油畫的。
茱麗把所有的東西都拆出來後,發現客廳地上都擺滿了,桌上全是畫筆和顏料,地上摞得高高的是畫紙和畫布,還有畫架、畫框、好幾個調色板,以及一些她都不知道是什麼的東西。
當然,還有一封玉燕寫給她的信。
——「嗨,茱麗。你一定嚇了一跳,我也很吃驚,要不是我去百貨商店都不知道畫具竟然有這麼多種,他們說每一種都很有用。素描的東西你肯定用得上,每一個畫家都是從素描開始的;水彩的顏色和油畫完全不同,它們的區別大的就像不同口味的義大利面——對不起,那個售貨員說得太多了,我實在沒記住,但我相信它們肯定都有用處。總之,我覺得就算用不上,當個裝飾品也不錯,家裡擺上一個畫架會顯得特別一點,對嗎?我期待著下回見面。你的伊莉莎白。」
她把這短短的信看了許多遍,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會笑。
她覺得玉燕說得對——她記得她的英文名就是未來的英國女王的名字。
祝玉燕:「你不能期待我記得太多英國人的名字,我只是隨便起了一個最有印象的。我總不能叫自己簡·奧斯汀,那我現在就沒辦法工作了。」
當時她這麼說的時候,不知哪裡可笑,可她就是笑個不停。
她覺得玉燕哪裡都好玩,她說什麼她都感到開心。
她把畫架立起來,把畫筆都擺放整齊——那些桶原來不全是洗筆的桶,它們就是筆桶對吧。
還有速描本、鉛筆,水彩顏料和油畫顏料。
玉燕說得對,它們擺起來後真的很像家居裝飾品,她的小客廳變得氣質完全不同了。
她已經拍了幾卷膠捲,她把它們寄給玉燕,由她送去清洗,這樣有利於她跟那邊的膠捲商聯繫上。
玉燕總有辦法,她一向能買到她想買的東西。
又過了一周,她收到了洗出來的照片。
她拍了三四卷,卻只洗出來了七八張,洗膠捲的商人說她拍的照片裡有大量的廢片,什麼都沒有。
不過這幾張都挺好看的。
玉燕的信里說:「你的照片裡有溫度,它像是會說話一樣。」
她夸其中一張最美,是她在家裡拍的。
這張看起來相當的暗,拍的就是擺在窗前的一瓶花。
洗照片的人把它洗得相當白,顏色失去了很多,花的形狀也有大半是看不清的,像是化在了光里。
但是它確實很好看。
玉燕在這張照片下題了字,為了避免被人注意,她寫的是英語。
但茱麗一眼就讀出來了。
——「向死而生」
化在光里的花,陰影處深得像漆黑的夜。花朵張揚熱烈,隱隱透出紅色來。
第482章 番外:死亡天使
1945年八月六日,美國向日本廣島投下了小男孩。三天後,胖子來到長崎。
整個世界都為之震驚。
祝玉燕在廣播中聽到了這個消息,整個八月,英國在為美國的強大而顫抖,無數報紙都在唱衰英國,對英國王室和當政的政府都大加指責,甚至有傳單和一些小廣播、脫口秀等認為英國應該認美國當國王。
而祝玉燕在跟蘇純鈞商量去日本。
這並不稀奇,社會各界有無數的人都在奔向日本。文藝界、畫家、科學家、醫學家、社會學家,還有一些像是生物學家,另外純粹看熱鬧的閒人,熱衷找死的英國貴族階級,另外就是商人。
她和蘇純鈞勉強算不愁吃穿的半個中產,雖然沒有實業,沒有公司,但他們在出版界還算有一點小小的名氣。
不過她想去日本跟他們的翻譯工作沒有一點關係。
她對蘇純鈞說:「這是一次難得的經歷。這麼強大的武器,它現在屬於美國,我希望它日後也可以屬於我國。它在日本造成了什麼樣的傷害,這些傷害對國家、人民、經濟、建築、土地、生物,等各方各面,一定都有著深遠的影響。我想親眼去看一看,記錄下來,做為第一手資料,把它送回國,讓國內的人好好研究。」
——而且就她所知,這是唯一兩次核*在人群密集的城市中心投放,所造成的影響和損失是世所僅見的。
這份資料一定異常珍貴。
日後不會再有這麼好的機會旁觀這種武器造成的傷害了。日本是世界上唯一的小白鼠。
只看現在無數的人向日本聚集,一來是日本根本無力抵抗這些來自其他國家的間諜——是的,這些人肯定都抱著跟她一樣的念頭,而且出於私人目的的只占很少一部分,絕大多數都是各個國家派去的調查員。
她不知道中國有沒有,但她很願意替國家交上這一份答卷。
不能讓中國錯過這個機會。
蘇純鈞在聽到美國投下的這兩個武器造成了什麼可怕的傷害後就已經坐立不安了。因為英國的報導上並沒有寫得很清楚,除了有前線記者發回來的照片之外,就是一些誇張到讓人不敢相信的報導,比如英國有一個記者肯定的說日本的中間出現了兩個大洞,灌滿了海水,那兩個核*把日本給打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