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現在還沒考秀才,考中了還得考舉人,考完舉人還得去京城考會試……短時間內姜楊只要不去主動尋應弈然,雙方是不會有交集的。

  姜桃聽了就彎了彎唇,沒再多說什麼。

  隔了幾天,姜楊依舊在屋子裡按著自己嚴格的時間表看書,姜桃和沈時恩完全就是度蜜月狀態,像兩列火車似的,在城裡逛吃逛吃。

  這天柳氏又來尋姜桃,說府城家裡讓人送了粽子過來,他們兩也吃不完,便送過來讓姜桃他們一道分享。

  之前端午的時候本來就是要吃粽子的,但姜桃不會包,去年端午都是買著吃的,今年出門在外,沈時恩和姜楊都不是很喜歡粽子,她乾脆就沒買。

  眼下雖然端午已經過了,但粽子總歸是討人喜歡的食物。

  姜桃道了謝,去灶上把粽子熱了,和柳氏坐到一起說話。

  柳氏看起來懨懨的,完全不似前兩天那麼有活力,姜桃關心起來,她就解釋道:「得虧前兩天你家弟弟沒答應和我家志清一道去拜訪那什麼應大人。你都不知道……唉。」

  姜桃問她怎麼了,柳氏就竹筒倒豆子一般道:「那應大人如何我是沒見到的,被下人引著去了後院拜見應夫人。那夫人聽說是侯門嫡女出身,派頭真是很大。我進了去也不讓我落座,只讓我站著答話。這便也罷了,誰讓我家身份低微呢。可我送了一些禮物過去,雖然也不是什麼值錢的玩意兒吧,可你也知道,我家志清是應屆學子,若送貴重的禮那成什麼了?我沒想到我前腳從應家離開,後腳就看到他家丫鬟把我送過去的東西都給扔了出來……這也太侮辱人了。我尋思著我也沒說錯話或者做錯事,也不知道怎麼就讓那應夫人這般對待。」

  姜桃也沒想到隔了幾年,姜萱的做派已經張狂到這個地步了。

  雖然過去她和姜萱打交道不多,但印象里的姜萱是跟在繼母身後文文弱弱的姑娘,所以當年她聽到姜萱去庵堂里說的那番話才會那般愕然。

  誠如柳氏所說,他家現在就是普通人家,不足以和應家相提並論。

  但賀志清是個極有前途的書生,姜桃聽姜楊說過,府試的時候他是頭名,賀志清是第二名。但其實兩人的程度差不多,只是評卷的知府更喜歡姜楊務實的風格,所以才點了他為頭名。不然換個評卷人,可能頭名就是賀志清了。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如果賀志清以後也入朝為官,今日結下的這份怨,早晚是要回報到他們頭上的。

  更別說應弈然自己出身也很低微,平步青雲之後這樣對待一個仰慕他的學子,名聲必然也要受損。

  不過這些是他們夫妻的事情,姜桃也懶得替他們操心,只勸慰柳氏道:「不必為這種事憂心掛懷,他們這樣瞧不起人,咱們就更應該爭氣。等以後你家夫君也入朝為官了,你且看看那應夫人還敢不敢這般待你。」

  柳氏聽了她這話,臉上的鬱氣一掃而空,握著拳道:「你說的有道理,旁人看不起我們是旁人的事情,我們只要自己爭氣,早晚有讓人不敢怠慢的一天!」

  想到姜萱那目中無人的態度,柳氏的鬥志空前高昂,也沒再多留,回去督促賀志清讀書了。

  …………

  自打端午那天下了一場暴雨之後,天氣一天比一天熱。

  姜桃花大價錢買了冰,自己沒捨得用,全堆到了姜楊屋裡。

  但就算有了冰盆,室內依舊是悶熱的,坐著不動就能出一身汗。

  這種天氣姜桃連出門玩的興致都沒有了,在家也是連針線都做不下去。

  就在這樣的天氣里,皇帝駕崩的消息傳到了省城。

  這種大事其實和升斗小民的關係不大,尤其是皇帝都五十了,在這個時代算是壽終正寢了。所以百姓們對這消息也並不意外。

  皇帝駕崩後家家戶戶要服三十六日的國喪,姜桃他們本就在孝期,穿著素雅,不食大葷,倒也沒受到什麼影響。

  尤其是聽說後頭要舉行的院試已經出了三十六日的國喪,也沒有被推遲,她就更沒有負擔了,私心裡還盼著太子快些登基,大赦天下,到時候沈時恩成了自由身,姜楊在考中了功名,自家可就算是雙喜臨門了。

  沈時恩還是陪著她,雖然不出門了,但他看著反而比之前還愜意輕鬆,經常會尋很多小玩意兒和她一道玩,今天給她念話本子,明天就和她玩雙陸,有時候還會喊上柳氏,三人一道打葉子牌。

  姜楊沒有受到天氣的影響,還是保持著自己的作息,每天該看書就看書,該休息就休息。

  賀志清從前是怕熱怕冷的,但自打柳氏在應府被折辱之後,他也存了口氣,頂著讓人難耐的酷暑愣是一個月都沒怎麼出門。

  就這樣到了六月,院試開考了。

  第130章

  開考之前,柳氏表現的比她家要下場的賀志清還緊張,送考的時候還一個勁兒地在說:「乾糧準備了,扇子也準備了,你要用的筆墨紙硯我也都檢查過了,應該都沒問題了。你進考場之後自己注意防暑,這中暑可大可小,我就在外頭等著你,千萬別讓人抬出來了。」

  賀志清也是緊張的,但他不能表現出來,還得反過來勸慰柳氏道:「我都省得,你在外頭好好的,我很快就出來了。」

  而旁邊姜桃看到柳氏那緊張的樣子,都不好意思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