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頁
汪大人感覺這事情果然不是他能處理,也不是他該辦理的了,他想了想,齊王和齊王妃關係匪淺,卻是有了嫌疑,汪大人看向晉王,小心翼翼地道:“王爺,您看現在該怎麼辦?”
晉王瞥了一眼幾乎站不住腳的顧盼,冷笑一聲道:“怎麼辦?此事既然涉及皇家,自然該奏請聖上處置。”
皇家最重顏面,只怕父皇會當即下旨斬立絕,而不會讓審問繼續下去。
汪大人冷汗淋淋,恭聲應了,趕緊叫下面的人備了轎子,也不客套,親自奔了皇宮去。
堂上堂下,幾個大人,兩個王爺,加上顧盼,默默地等候著汪大人歸來,此事茲事體大,再沒有查證之前,誰也不敢輕易離開,李祈正是為了保護顧盼,晉王是為了盯住事態發展。
其他幾個大人更不用說了,若是去了旁的地方,將來有什麼流言傳出,株連出來,可是抄家滅族的大事。
汪大人動作不慢,很快就迴轉了來,也是他運氣好,今日皇上竟然沒有打坐,直接聽了他的稟告。
汪大人回來後,齊王立刻起身,顧不得尊卑有別,親自迎了上去,緊張地問道:“父皇如何說?”
汪大人忍不住又擦了把汗,勉強笑道:“聖上說,此事可叫內廷參與進來,繼續審理。”
晉王的眼睛猛地睜開,又驟然縮起,難道,發生了什麼他不知道的事情嗎?父皇對齊王妃似乎有網開一面的意思。
他心中百傳千折,和齊王妃有關的人物一個個走馬燈般在他腦海里輪番上陣,最終定格在了顧遠南身上,難道這傢伙大難不死,有了後福?只是他父子二人連累全軍損失慘重,就算回來,也要被軍法處置,他做了什麼,能挽救瀕臨絕境的顧家呢?
不管晉王心中如何想,汪大人三下兩下寫好了公文,又叫幾部大人逐一簽過了名字,叫衙役快馬加鞭地給內廷總管費大人送去,此事已經發展到了如此程度,無論如何,也不是他能管的了,汪大人恨不能燒上幾柱高香,讓此事快快過去。
內廷費總管已經收到了皇上的口諭,他老奸巨猾,看著傳旨的張公公淡淡一笑道:“皇上的意思,是放齊王妃一馬了?”
張公公狡猾的一笑,尖細的嗓子也被他刻意壓低了:“雜家能說的,都告訴大人了,不能說的,大人也不要問了,總之,這顧遠南實在是個能人,皇上想要把他留給新皇啟用呢。”
上卷 從丫鬟做起 第六十七章 太子震怒
費總管剛剛送走了張公公,汪大人的公文就到了,費總管連拆封都沒有,直接命下面的人備了轎子,一路緊趕慢趕,進了大理寺中。
內廷向來管理皇家瑣事,就連齊王和晉王也不得不賣費總管幾分薄面,二人一起站起來迎接費總管,旁的幾個大人也隨之站起,滿面笑容地寒暄一番。
待眾人重新坐定,費總管瞄了瞄上面的兩個王爺,又看了眼堂下虛弱無比的顧盼,咳了一聲道:“汪大人,我看這韋氏身體虛弱,不如看個座吧。”
此話一出,立刻引得眾位大人側目,內廷總管說白了,就是皇上的耳目,是了解皇上動態的最佳風向標,費總管如此和顏悅色,豈非不是告訴他們,皇上尚留了迴旋餘地?
汪大人從善如流,立刻伸出右掌,連聲吩咐道:“快,快給韋姑娘看座。”
衙役們一陣忙活,半晌搬來了一把太師椅,上面墊了張虎皮,虎皮上又鋪了幾攤軟墊,看著這把舒服至極的椅子,堂上所有的人都情不自禁地看向了齊王殿下,這作弊也太明顯了。
齊王殿下不動聲色地任由他們打量,漫不經心地提點道:“汪大人,接下來卻要如何審理了?”
汪大人不自覺地想起皇上淡淡的吩咐,“此事就走一個過場好了,給天下萬民一個表態,然後該怎麼宣判就怎麼宣判,顧家這個孩子的性命,朕自有主張。”
汪大人思緒飄了回來,心中有了底氣,看著一旁的費大人笑道:“費大人,您看,接下來該如何審理呢?”
費大人手端茶盞,輕輕啜飲了一口茶水,平靜地道:“該怎麼辦就怎麼辦,老祖宗不是都教過咱們嗎?”
汪大人一怔,這太極拳打的,真是四兩撥千斤,如臻化境了,老祖宗,老祖宗教過什麼?
他努力回想本朝立國以來有沒有類似的案件,突然眼前一亮,想起了當今的先祖,皇上的親爺爺,被懷疑並非先帝親生,於是滴血驗親以明正身的往事來。
他撫摸頜下三寸長須,看著費大人,輕聲道:“不如就來個滴血驗親,費大人您看如何?”
費大人瞥了他一眼,心道,這個汪大人倒也不算笨,點了點頭道:“正該如此。”
兩位大人探討完畢,又一起看向了齊王和晉王兩個殿下,齊王苦笑,如今他又能說什麼做什麼阻止呢?他茫然地點了點頭。
晉王則是心中大定,皇太孫是他的親生子無疑,太子亦是他的兄弟,這滴血驗親,定然沒有問題,他心中繃緊的弦一松,像是春風拂過冰封大地,臉上的嚴霜瞬間融化,晉王含笑點頭道:“兩位大人的處置很是得當,想必皇兄那裡也不會說什麼。”
接下來,費大人借用了汪大人的筆墨,親筆寫了封書信給太子殿下,言談懇切,十分客套,把整件事情訴說了一遍,還望太子殿下前來驗親云云。
晉王瞥了一眼幾乎站不住腳的顧盼,冷笑一聲道:“怎麼辦?此事既然涉及皇家,自然該奏請聖上處置。”
皇家最重顏面,只怕父皇會當即下旨斬立絕,而不會讓審問繼續下去。
汪大人冷汗淋淋,恭聲應了,趕緊叫下面的人備了轎子,也不客套,親自奔了皇宮去。
堂上堂下,幾個大人,兩個王爺,加上顧盼,默默地等候著汪大人歸來,此事茲事體大,再沒有查證之前,誰也不敢輕易離開,李祈正是為了保護顧盼,晉王是為了盯住事態發展。
其他幾個大人更不用說了,若是去了旁的地方,將來有什麼流言傳出,株連出來,可是抄家滅族的大事。
汪大人動作不慢,很快就迴轉了來,也是他運氣好,今日皇上竟然沒有打坐,直接聽了他的稟告。
汪大人回來後,齊王立刻起身,顧不得尊卑有別,親自迎了上去,緊張地問道:“父皇如何說?”
汪大人忍不住又擦了把汗,勉強笑道:“聖上說,此事可叫內廷參與進來,繼續審理。”
晉王的眼睛猛地睜開,又驟然縮起,難道,發生了什麼他不知道的事情嗎?父皇對齊王妃似乎有網開一面的意思。
他心中百傳千折,和齊王妃有關的人物一個個走馬燈般在他腦海里輪番上陣,最終定格在了顧遠南身上,難道這傢伙大難不死,有了後福?只是他父子二人連累全軍損失慘重,就算回來,也要被軍法處置,他做了什麼,能挽救瀕臨絕境的顧家呢?
不管晉王心中如何想,汪大人三下兩下寫好了公文,又叫幾部大人逐一簽過了名字,叫衙役快馬加鞭地給內廷總管費大人送去,此事已經發展到了如此程度,無論如何,也不是他能管的了,汪大人恨不能燒上幾柱高香,讓此事快快過去。
內廷費總管已經收到了皇上的口諭,他老奸巨猾,看著傳旨的張公公淡淡一笑道:“皇上的意思,是放齊王妃一馬了?”
張公公狡猾的一笑,尖細的嗓子也被他刻意壓低了:“雜家能說的,都告訴大人了,不能說的,大人也不要問了,總之,這顧遠南實在是個能人,皇上想要把他留給新皇啟用呢。”
上卷 從丫鬟做起 第六十七章 太子震怒
費總管剛剛送走了張公公,汪大人的公文就到了,費總管連拆封都沒有,直接命下面的人備了轎子,一路緊趕慢趕,進了大理寺中。
內廷向來管理皇家瑣事,就連齊王和晉王也不得不賣費總管幾分薄面,二人一起站起來迎接費總管,旁的幾個大人也隨之站起,滿面笑容地寒暄一番。
待眾人重新坐定,費總管瞄了瞄上面的兩個王爺,又看了眼堂下虛弱無比的顧盼,咳了一聲道:“汪大人,我看這韋氏身體虛弱,不如看個座吧。”
此話一出,立刻引得眾位大人側目,內廷總管說白了,就是皇上的耳目,是了解皇上動態的最佳風向標,費總管如此和顏悅色,豈非不是告訴他們,皇上尚留了迴旋餘地?
汪大人從善如流,立刻伸出右掌,連聲吩咐道:“快,快給韋姑娘看座。”
衙役們一陣忙活,半晌搬來了一把太師椅,上面墊了張虎皮,虎皮上又鋪了幾攤軟墊,看著這把舒服至極的椅子,堂上所有的人都情不自禁地看向了齊王殿下,這作弊也太明顯了。
齊王殿下不動聲色地任由他們打量,漫不經心地提點道:“汪大人,接下來卻要如何審理了?”
汪大人不自覺地想起皇上淡淡的吩咐,“此事就走一個過場好了,給天下萬民一個表態,然後該怎麼宣判就怎麼宣判,顧家這個孩子的性命,朕自有主張。”
汪大人思緒飄了回來,心中有了底氣,看著一旁的費大人笑道:“費大人,您看,接下來該如何審理呢?”
費大人手端茶盞,輕輕啜飲了一口茶水,平靜地道:“該怎麼辦就怎麼辦,老祖宗不是都教過咱們嗎?”
汪大人一怔,這太極拳打的,真是四兩撥千斤,如臻化境了,老祖宗,老祖宗教過什麼?
他努力回想本朝立國以來有沒有類似的案件,突然眼前一亮,想起了當今的先祖,皇上的親爺爺,被懷疑並非先帝親生,於是滴血驗親以明正身的往事來。
他撫摸頜下三寸長須,看著費大人,輕聲道:“不如就來個滴血驗親,費大人您看如何?”
費大人瞥了他一眼,心道,這個汪大人倒也不算笨,點了點頭道:“正該如此。”
兩位大人探討完畢,又一起看向了齊王和晉王兩個殿下,齊王苦笑,如今他又能說什麼做什麼阻止呢?他茫然地點了點頭。
晉王則是心中大定,皇太孫是他的親生子無疑,太子亦是他的兄弟,這滴血驗親,定然沒有問題,他心中繃緊的弦一松,像是春風拂過冰封大地,臉上的嚴霜瞬間融化,晉王含笑點頭道:“兩位大人的處置很是得當,想必皇兄那裡也不會說什麼。”
接下來,費大人借用了汪大人的筆墨,親筆寫了封書信給太子殿下,言談懇切,十分客套,把整件事情訴說了一遍,還望太子殿下前來驗親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