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愧疚嗎?……愧疚。

  後悔嗎?……不後悔。

  若不是當初的強求,她的三個孩子估計都比二房那三個更可憐。

  若為人,誰不想長久的活著。若為母,為母——則強。

  來日,她必會對寶玉視為己出。就當先還她一份利息吧。

  想罷這些,張氏才想起叫唐朝回府里當奶娘的事情。看著天色漸晚,府里各處都已經閉了門。看來便只能等到明日了。

  第二日張氏便派人去將王氏的囑託說給了唐朝。正好唐朝有些個不舒服,此事便耽擱了下來。

  又過了幾日。一早,張氏剛侍候史氏用早膳,便聽到梨香院的丫頭來報說是二太太王氏沒了。張氏一聽,眼淚也跟著落了下來。等回頭去看史氏時,史氏的臉上也是滿滿的哀容。

  因著王氏的後事,早就有安排了。一時間倒是並不抓瞎。再來還有賈瑚媳婦水氏在一旁幫著料理。張氏倒是並不忙亂。

  可福無雙致,禍不單行。剛過了晌午,府里的大管家,便慌腳慌手的跑了進來。

  「大太太不好了,張家出事了。」

  張氏一驚,自椅中站了起來,連忙問她出了何事?

  「東宮反了,逃到平安州起了事。當今一怒之下,一怒之下,」下人說到這裡,便有些吞吞吐吐。

  「說,當今一怒之下,倒底怎麼了?」

  「…張氏滿門,斬首示眾。」

  「什麼?」張氏一待話落,便昏了過去。

  第48章

  沒有千年的王朝,卻有著千年的世家。雖然自唐以後,世家漸漸沒落。但不可否認,世家的存在是比那些靠爆發而得到天下皇位的皇族更讓人忌憚的了。

  張家原是一沒落大族的旁枝,來到京城數年,卻漸漸發展成了一個相對悠久的世家,前提是對於像賈家這樣的爆發新貴而言。

  其實說來也不過是區區上百年的小家族,但在讀書人這裡,卻有著一定的影響力。

  張氏的父親,算的上是三朝元老了。在朝中甚有威望,門人弟子無數。當年皇帝立了太子後,為了加重太子的身份,便封了張氏老父親一個太子太傅的職位。

  只要讀過史,念過書的人都知道,自古以來以太子之位登上皇帝寶座的,不是沒有,只是太少,太少了。張家被一道聖旨捆綁到了太子的船上,本就有些心不甘情不願。

  於是這位張大人,便只在授課時前往東宮,其他時間一概避免與太子過多的接觸。後來隨著時間推移,太子漸漸長大,皇帝對於太子也不同年幼時,張家心中更是不敢靠近太子半步,便是原來張府內的家學,都以各種名目停了課,那些族中附學和親戚家的孩子也都打發了回去。

  就怕讓人以為張家的家學是在為太子儲備人才呢。

  太子本人是要極力拉攏張家的。後來更是明示暗示想要將自已的女兒嫁入張家。可惜張家並不買帳。

  不到太子坐上龍椅的那天,太子都是一個極危險的工種。做為太子的姻親,又能好到哪裡去呢。張家不傻,自然不會要這種媳婦。

  本以為只要張家遠著太子一方,便可保全。可張大人卻發現,事情卻是越衍越遭。又在今年年初,發現皇帝與太子之間劍拔弩張,一觸即發的時候,張家害怕無辜中箭,立即以年脈為由致仕。可惜皇帝似有所思,便留中未發。

  然後,剛過了端午節,太子便反了。

  當今太子逼宮造反不成,逃到了平安州起義。此事本與唐朝一家沒有多大的關係。可關鍵是跟賈家卻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做為太子太傅的張家老爺子,被判以附逆。全家斬首示眾,即刻執行。而張氏等卻因為是出嫁女,而倖免於難。

  全家斬首,無一人倖免。這世上,便再也沒有了張家。

  不,還有一人。

  張氏嫡親弟弟張六爺的大女兒,張家的九姑娘。

  張氏之母,一生共生下六兒一女。這一女便是張氏了,張氏有兄三人,有弟三人。這位張家的九姑娘,便是按著府中所有姑娘一起續的齒。

  當抄家的旨意到達張府時,各房主子都亂了套。雖然是百年的世家大族,但在生命交關之時,誰還能真的保持住風度。

  14歲的張九姑娘也嚇傻了。她自幼便沒了娘,一直跟著繼母過日子。所幸繼母是個守規矩的,該她的,從不苛刻。

  但抄家滅族的大罪,此時才能看出平時的親情濃淡。張家六太太,自然是首先想到了她自己的兒女。

  托心腹下人將小兒女送出府去的張六太太,轉身便一根白綾吊死在了房樑上。她哪裡想到剛從後門出去的兒女便直接入了禁衛軍的手裡。整個府里早就在聖旨下來的那刻,被圍的水泄不通了,便是插翅也難飛出去。

  這個時候,被人遺忘在一邊的張九姑娘卻是比那兩個嫡親弟妹要好一些。她身邊有她母親留下的忠僕。

  忠僕奶娘也是個狠心的。直接將張九姑娘身邊的一個年紀差不多的小丫頭推到了荷花池裡。然後以主頂仆的名義,將本來斬首示眾的人——張九姑娘,弄到了家下僕役的行列中。

  忠僕一邊攬著被這一連串事故嚇傻的張九姑娘,一邊寫了字條,讓人送到現在還在京城,張家早就出嫁的姑奶奶,榮國府當家太太張氏手裡。

  紙條上,就只有一句話,『請姑奶奶大發慈悲,買了九姑娘身邊的雲姬丫頭出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