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頁
太子點了點頭,礙著身旁人多眼雜,也不便多問些什麼,秦桑伸手向前平攤做了個「請」的手勢,便跟在他身後往壽仙殿行去。
兩人剛走了幾步,身後便遠遠傳來一聲:「大哥!」
秦桑與太子腳步一滯,回身往後看去,只見魯子越與倪鏡二人正從馬車上下來,向他們走來。 梁妃過世之事,秦桑知道魯子越不會不記恨,但畢竟是他們設局陷害太子在先,即便心中痛恨,也不得不裝作什麼都沒有發生過。朝堂之上,向來如此,或許魯子越的性子不夠沉穩,但董彧也定會將
利弊一併說清,制住魯子越的衝動,這大概也就是他還能像沒事人一樣與太子打招呼的原因了吧。
秦桑看見倪鏡,微微有些意外。
雖說恆王對衛嵐十分看重,對倪鏡也是另眼相待,但他到底不屬宗親,為何竟會來赴這皇室家宴?
不過,秦桑也只是疑惑了一瞬,並未出口去問。
畢竟她是第一次出席這家宴,想著或許倪鏡來此也是往年的慣例,是恆王親自應允的吧。
很快,他們二人便到了跟前。
今日倪鏡的目光有些暗淡,面色也甚為冷清,不似往常那般精神煥發,就像是幾夜未曾安眠一般。
但即便如此,他還是按規矩向太子與秦桑行禮道:「拜見太子殿下,秦將軍。」
太子微微笑了笑,對他點了點頭示意他起身,看上去對他的出現並未感到意外。
誰知,一旁的魯子越卻「嘖」了一聲:「哎?倪鏡,你怎麼回事?這可不是在軍中,這是宮裡,叫什麼秦將軍?按著規矩,你得稱聲三殿下。」
魯子越這最後三個字的尾音有些上揚,還特意拉長了些,聽上去有些陰陽怪氣。 倪鏡聞言,卻並未答話,看了看秦桑,目光中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第一百九十四章 壽仙殿內,座次分明
秦桑見這場面冷下,一時間也有些迷茫,略顯尷尬。
好在一旁的太子笑了笑,伸手拍了拍倪鏡的肩膀打圓場道:「許是近來在沙場待久了,一時改不過口也是有的,況且這又不是什麼大事,自家兄弟間閒話,哪用得著如此謹慎,對吧?」
他說這最後一句時,已是將頭轉向了秦桑,似是在等她附和。
秦桑點了點頭,這些稱呼,她本就從未放在心上過,對她而言,都沒有多少區別。只不過朝堂中人各個敏感多疑,向來小題大做,她也早已習慣了。
她無奈苦笑了一下,看了看倪鏡,對魯子越道:「倪鏡慣來便是如此稱呼我,若是改了,我倒還不習慣了。如太子殿下所言,這些都是小事,不打緊。」 魯子越聞言,似笑非笑的點了點頭,忽又看了一眼倪鏡,眸中異樣的光閃了閃,轉過頭來對秦桑挑眉道:「對了,聽倪鏡說,你們那潼關一戰打得驚心動魄,最後你險些被木十六射殺,還是蕭何替你擋
了一箭才化險為夷的?」
秦桑心裡「咯噔」一下,不禁轉頭看了一眼倪鏡,他面上未有什麼變化,卻是低著頭,沉默不語。
這朝中並沒有多少人知道蕭何的死因,大多人都以為蕭何是被秦桑斬殺。即便有些人知道蕭何死於木十六之手,也只是聽戰報所言,並不清楚他為何會中了自己人的箭。
當時戰場混亂,秦桑甚至以為他們已經全軍覆沒,倪鏡是如何得知蕭何那一箭是為她擋的?
當時她被團團圍住,周圍稍微遠一點的地方根本看不見包圍圈內的情形,倪鏡當時在哪?他怎麼可能看見?
秦桑略微一想,心中忽然一緊,難道,當時他是在高處……
城樓?
戰事如此慘烈,他為何會在城樓之上?難道是臨陣脫逃回了城中麼?
秦桑還未及細想,心中已是微涼。
太子顯然也有些意外,他並不知道當時戰事的具體情形,但看秦桑和倪鏡這樣異常的神色,似乎魯子越所言並非空穴來風。 但他立即就平靜了下來,跨前一步到魯子越身側,拍了拍他的後背笑道:「二弟啊,這大過年的,說這些打打殺殺的做什麼?況且朝中對此已是有了說辭,若是父皇知道你這番言論,又少不得要責備幾
句了。」
太子這話的分量其實已經很重了,明擺著告訴魯子越,父皇既然已經對外宣稱蕭何是被秦桑所殺,你再搬出這樣的一套說辭,便是忤逆父皇的意思。 魯子越不以為意,但似乎也沒有打算繼續深究,訕訕一笑,仿佛剛才只是自己隨口說說,擺了擺手道:「哎,大哥你也知道,三弟征戰沙場的壯舉已是舉國皆知,連百姓們都津津樂道,我不過也是聽到
不一樣的版本,有些好奇罷了。」
說完,他看著秦桑,仿佛很是隨意的挑眉說道:「三弟可千萬別往心裡去啊,莫要到了父皇面前,記仇告我一狀。」
秦桑迎上他的目光,心中很不舒服,但也不好發作,片刻後淡淡笑了笑垂眼道:「二哥說笑了,秦桑並未往心裡去。」
見氣氛有些緩和,太子便又是拍了拍魯子越笑道:「好了,時間也不早了,再在這裡耽擱,一會連父皇都到席了我們還沒出現,可就太不知分寸了。」
說著,便順勢推著魯子越往前行去。
秦桑在原地定了定心神,看了看倪鏡,倪鏡卻並未看她,目不斜視的跟著二人向前走去。 秦桑心中很是奇怪,她實在不知倪鏡今日的表現為何如此反常,但轉念一想,自打潼關一戰結束後,自己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情緒里少言寡語,也未和倪鏡有什麼交流,或許他近來遇到了什麼煩心事,
兩人剛走了幾步,身後便遠遠傳來一聲:「大哥!」
秦桑與太子腳步一滯,回身往後看去,只見魯子越與倪鏡二人正從馬車上下來,向他們走來。 梁妃過世之事,秦桑知道魯子越不會不記恨,但畢竟是他們設局陷害太子在先,即便心中痛恨,也不得不裝作什麼都沒有發生過。朝堂之上,向來如此,或許魯子越的性子不夠沉穩,但董彧也定會將
利弊一併說清,制住魯子越的衝動,這大概也就是他還能像沒事人一樣與太子打招呼的原因了吧。
秦桑看見倪鏡,微微有些意外。
雖說恆王對衛嵐十分看重,對倪鏡也是另眼相待,但他到底不屬宗親,為何竟會來赴這皇室家宴?
不過,秦桑也只是疑惑了一瞬,並未出口去問。
畢竟她是第一次出席這家宴,想著或許倪鏡來此也是往年的慣例,是恆王親自應允的吧。
很快,他們二人便到了跟前。
今日倪鏡的目光有些暗淡,面色也甚為冷清,不似往常那般精神煥發,就像是幾夜未曾安眠一般。
但即便如此,他還是按規矩向太子與秦桑行禮道:「拜見太子殿下,秦將軍。」
太子微微笑了笑,對他點了點頭示意他起身,看上去對他的出現並未感到意外。
誰知,一旁的魯子越卻「嘖」了一聲:「哎?倪鏡,你怎麼回事?這可不是在軍中,這是宮裡,叫什麼秦將軍?按著規矩,你得稱聲三殿下。」
魯子越這最後三個字的尾音有些上揚,還特意拉長了些,聽上去有些陰陽怪氣。 倪鏡聞言,卻並未答話,看了看秦桑,目光中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第一百九十四章 壽仙殿內,座次分明
秦桑見這場面冷下,一時間也有些迷茫,略顯尷尬。
好在一旁的太子笑了笑,伸手拍了拍倪鏡的肩膀打圓場道:「許是近來在沙場待久了,一時改不過口也是有的,況且這又不是什麼大事,自家兄弟間閒話,哪用得著如此謹慎,對吧?」
他說這最後一句時,已是將頭轉向了秦桑,似是在等她附和。
秦桑點了點頭,這些稱呼,她本就從未放在心上過,對她而言,都沒有多少區別。只不過朝堂中人各個敏感多疑,向來小題大做,她也早已習慣了。
她無奈苦笑了一下,看了看倪鏡,對魯子越道:「倪鏡慣來便是如此稱呼我,若是改了,我倒還不習慣了。如太子殿下所言,這些都是小事,不打緊。」 魯子越聞言,似笑非笑的點了點頭,忽又看了一眼倪鏡,眸中異樣的光閃了閃,轉過頭來對秦桑挑眉道:「對了,聽倪鏡說,你們那潼關一戰打得驚心動魄,最後你險些被木十六射殺,還是蕭何替你擋
了一箭才化險為夷的?」
秦桑心裡「咯噔」一下,不禁轉頭看了一眼倪鏡,他面上未有什麼變化,卻是低著頭,沉默不語。
這朝中並沒有多少人知道蕭何的死因,大多人都以為蕭何是被秦桑斬殺。即便有些人知道蕭何死於木十六之手,也只是聽戰報所言,並不清楚他為何會中了自己人的箭。
當時戰場混亂,秦桑甚至以為他們已經全軍覆沒,倪鏡是如何得知蕭何那一箭是為她擋的?
當時她被團團圍住,周圍稍微遠一點的地方根本看不見包圍圈內的情形,倪鏡當時在哪?他怎麼可能看見?
秦桑略微一想,心中忽然一緊,難道,當時他是在高處……
城樓?
戰事如此慘烈,他為何會在城樓之上?難道是臨陣脫逃回了城中麼?
秦桑還未及細想,心中已是微涼。
太子顯然也有些意外,他並不知道當時戰事的具體情形,但看秦桑和倪鏡這樣異常的神色,似乎魯子越所言並非空穴來風。 但他立即就平靜了下來,跨前一步到魯子越身側,拍了拍他的後背笑道:「二弟啊,這大過年的,說這些打打殺殺的做什麼?況且朝中對此已是有了說辭,若是父皇知道你這番言論,又少不得要責備幾
句了。」
太子這話的分量其實已經很重了,明擺著告訴魯子越,父皇既然已經對外宣稱蕭何是被秦桑所殺,你再搬出這樣的一套說辭,便是忤逆父皇的意思。 魯子越不以為意,但似乎也沒有打算繼續深究,訕訕一笑,仿佛剛才只是自己隨口說說,擺了擺手道:「哎,大哥你也知道,三弟征戰沙場的壯舉已是舉國皆知,連百姓們都津津樂道,我不過也是聽到
不一樣的版本,有些好奇罷了。」
說完,他看著秦桑,仿佛很是隨意的挑眉說道:「三弟可千萬別往心裡去啊,莫要到了父皇面前,記仇告我一狀。」
秦桑迎上他的目光,心中很不舒服,但也不好發作,片刻後淡淡笑了笑垂眼道:「二哥說笑了,秦桑並未往心裡去。」
見氣氛有些緩和,太子便又是拍了拍魯子越笑道:「好了,時間也不早了,再在這裡耽擱,一會連父皇都到席了我們還沒出現,可就太不知分寸了。」
說著,便順勢推著魯子越往前行去。
秦桑在原地定了定心神,看了看倪鏡,倪鏡卻並未看她,目不斜視的跟著二人向前走去。 秦桑心中很是奇怪,她實在不知倪鏡今日的表現為何如此反常,但轉念一想,自打潼關一戰結束後,自己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情緒里少言寡語,也未和倪鏡有什麼交流,或許他近來遇到了什麼煩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