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頁
薛開潮默然無語,良久之後握住他的手腕,將他帶到牆角樹蔭下:「你怎有什麼打算?」
舒君見他也不是全然不講理的,就知道他其實明白了自己的意思,於是全盤托出:「我想即使有了新法殿,主君不願多插手俗塵事務,卻也不能真的放手,一絲一毫也不沾。何況就算您願意不沾手,旁人卻黏也要黏上來。如今各路義軍不睦已久,彼此之間仇恨,爭奪逐鹿眼看著就是一場大戰。他們既要證明自己配得上帝位,是唯一有資格入主長安城的那一支,總要得到主君的承認的。多一條路,大家也都容易些,不好麼?」
他說得實在誠懇,薛開潮也知曉他不是為了與自己有淵源的人,只是真心愿意牽線,好好從頭開始。
舒君又說:「我是知道的,建立新的法殿或許不要用錢就可以成就,畢竟主君如今是龍神了,有的是大神通。可法殿建在地上,總要用人,除卻你我和六位姐姐,總還要和外頭來往,配備其他人手。這一來,總有支出,就得有長久的生息。我知道這些事主君心中一定早做過打算,只是想要自己也出一份力。何況,這幾支義軍倘若知道了有這等好事,恐怕還要搶著賭咒發誓,好贏來這個機會。有主君一句話,說不準就反敗為勝,翻身做了皇帝了。這些事我是不會摻和太深,可路總要有人去走。」
舒君確實見得夠深。他在外也不過幾個月,但卻把當初在薛開潮身邊聽到的高屋建瓴下的斷言與自己所見互相印證,如今也不難猜出往下的走向。何況朝代更迭已經是平常事,戲裡故事裡沒有少說,局外人自然看得清楚。
「這也不必你……」薛開潮再要攔他,就只是因為私心了。不過雖是因為私心不願好不容易重逢的舒君再次離開,他也是理直氣壯的。話說到一半無以為繼不過是想到舒君興致勃勃要替自己做這件事,倘若不要他去,反倒讓他一番真心好意沒有下場了。
於是薛開潮忍了,嘆息道:「你猜的不錯,我確實有這個意思。雖離開了長安,可有些事不能不管。令主還在世上一日,就有自己該做的事。將來法殿落成,總不能升上天空?我沒有對你說過,但其實我和菩提姐姐已經商議過了,居然不謀而合。他年令主之位不能再在一家之內傳遞下去,如此,必然要……」
舒君眼睛一亮:「難道要學那門派,也收弟子不成?」
薛開潮眼裡有肯定的意思,只是不曾說出來:「眼下說這些還早,我們倒是不急,總得等雲間長大成人。」
未料他居然對這個並沒有怎麼相處過的師弟有如此期待,舒君吃了一驚,但卻不說什麼。轉念想起他提了李菩提,又擔憂起她那一頭:「李夫人如今也不知道會不會遇到麻煩……」
這個薛開潮倒是知情的,聞言搖頭,讓他放寬心:「菩提姐姐自有去處,此事我們心中都有數,李家人就是想要找她麻煩,也是鞭長莫及。」
說著湊到舒君耳邊:「菩提姐姐先前一路向西,已經到了西海之上,這一回和我說,她在海下尋到一處地方,正想建成學宮,可見動作是要比我快了。」
舒君聞言也放心了,等薛開潮離得遠些了立刻抬手揉耳朵,耳根微微發紅:「那也好的。」
說著又覺得有些好笑:「不過西海,又是水下法殿,怎麼聽上去該是主君住的龍宮?」
他是開玩笑,薛開潮也就只看了一眼,道:「我還沒有答應你去。」
舒君臉色一變,忍不住有些委屈:「道理主君都明白,究竟為何不願意呢?」
薛開潮靜靜道:「你以殺手的身份與他們來往交際,如今你也知道幾路義軍之間勢必爆發衝突,那麼,你以為他們求你出面,是想要你做什麼?你既然要打通門路,必然要讓他們深信你與法殿有所來往,卻不能將自己本來的身份,現在的身份據實以告,只有暗示罷了。他們自然不會忌憚我,則你大約也只會是他們的客卿。你還要問我為何不願意嗎?」
這麼長一段話,舒君聽完之後已經且羞且慚,居然覺得是自己對不起薛開潮,吶吶無言,好一陣才抬手去扯他的袖子,柔聲細語,重新拾起自己那一套話:「我也不會有事的。他們軍中的風波,難道我還擺不平麼?何況雖然我不會說出自己的身份,自己卻是知道的。我怎麼會以身犯險?倘若有我不能應付的事,旁人不知,我卻是有人相助的。你又何必過於憂心?」
見薛開潮面色稍緩,眸光更是一閃,舒君立刻緊跟上繼續求情,好好一個替薛開潮解決憂患的好主意,硬是被弄得好像他要求薛開潮什麼,偏偏兩人都不覺得不對,只聽舒君越說越像是撒嬌:「何況我這一去,自然不是要常駐他們那裡,事情若是順利,短則數月,長也長不過兩三……一年……」
他見一說到兩三年薛開潮立刻看過來,急忙改口,又畫下大餅:「何況若是不順利,咱們又何必白費力氣?我自然是即刻就回來了,再不會騙你,你就讓我去吧!」
話說到最後,舒君忍不住腳跟離地晃悠起來,模樣像極了跺腳撒嬌。他倒是不會有意識的撒嬌裝乖的,薛開潮反而心軟,已經差不多鬆口了。卻不料舒君還怕不能說服他,於是低頭期期艾艾吐出最後一句話:「何況我總該想想……結為道侶這件事。」
薛開潮倒是愛看他害羞的樣子,於是故意追問:「怎麼,你如此為難,是不願意麼?」
舒君見他也不是全然不講理的,就知道他其實明白了自己的意思,於是全盤托出:「我想即使有了新法殿,主君不願多插手俗塵事務,卻也不能真的放手,一絲一毫也不沾。何況就算您願意不沾手,旁人卻黏也要黏上來。如今各路義軍不睦已久,彼此之間仇恨,爭奪逐鹿眼看著就是一場大戰。他們既要證明自己配得上帝位,是唯一有資格入主長安城的那一支,總要得到主君的承認的。多一條路,大家也都容易些,不好麼?」
他說得實在誠懇,薛開潮也知曉他不是為了與自己有淵源的人,只是真心愿意牽線,好好從頭開始。
舒君又說:「我是知道的,建立新的法殿或許不要用錢就可以成就,畢竟主君如今是龍神了,有的是大神通。可法殿建在地上,總要用人,除卻你我和六位姐姐,總還要和外頭來往,配備其他人手。這一來,總有支出,就得有長久的生息。我知道這些事主君心中一定早做過打算,只是想要自己也出一份力。何況,這幾支義軍倘若知道了有這等好事,恐怕還要搶著賭咒發誓,好贏來這個機會。有主君一句話,說不準就反敗為勝,翻身做了皇帝了。這些事我是不會摻和太深,可路總要有人去走。」
舒君確實見得夠深。他在外也不過幾個月,但卻把當初在薛開潮身邊聽到的高屋建瓴下的斷言與自己所見互相印證,如今也不難猜出往下的走向。何況朝代更迭已經是平常事,戲裡故事裡沒有少說,局外人自然看得清楚。
「這也不必你……」薛開潮再要攔他,就只是因為私心了。不過雖是因為私心不願好不容易重逢的舒君再次離開,他也是理直氣壯的。話說到一半無以為繼不過是想到舒君興致勃勃要替自己做這件事,倘若不要他去,反倒讓他一番真心好意沒有下場了。
於是薛開潮忍了,嘆息道:「你猜的不錯,我確實有這個意思。雖離開了長安,可有些事不能不管。令主還在世上一日,就有自己該做的事。將來法殿落成,總不能升上天空?我沒有對你說過,但其實我和菩提姐姐已經商議過了,居然不謀而合。他年令主之位不能再在一家之內傳遞下去,如此,必然要……」
舒君眼睛一亮:「難道要學那門派,也收弟子不成?」
薛開潮眼裡有肯定的意思,只是不曾說出來:「眼下說這些還早,我們倒是不急,總得等雲間長大成人。」
未料他居然對這個並沒有怎麼相處過的師弟有如此期待,舒君吃了一驚,但卻不說什麼。轉念想起他提了李菩提,又擔憂起她那一頭:「李夫人如今也不知道會不會遇到麻煩……」
這個薛開潮倒是知情的,聞言搖頭,讓他放寬心:「菩提姐姐自有去處,此事我們心中都有數,李家人就是想要找她麻煩,也是鞭長莫及。」
說著湊到舒君耳邊:「菩提姐姐先前一路向西,已經到了西海之上,這一回和我說,她在海下尋到一處地方,正想建成學宮,可見動作是要比我快了。」
舒君聞言也放心了,等薛開潮離得遠些了立刻抬手揉耳朵,耳根微微發紅:「那也好的。」
說著又覺得有些好笑:「不過西海,又是水下法殿,怎麼聽上去該是主君住的龍宮?」
他是開玩笑,薛開潮也就只看了一眼,道:「我還沒有答應你去。」
舒君臉色一變,忍不住有些委屈:「道理主君都明白,究竟為何不願意呢?」
薛開潮靜靜道:「你以殺手的身份與他們來往交際,如今你也知道幾路義軍之間勢必爆發衝突,那麼,你以為他們求你出面,是想要你做什麼?你既然要打通門路,必然要讓他們深信你與法殿有所來往,卻不能將自己本來的身份,現在的身份據實以告,只有暗示罷了。他們自然不會忌憚我,則你大約也只會是他們的客卿。你還要問我為何不願意嗎?」
這麼長一段話,舒君聽完之後已經且羞且慚,居然覺得是自己對不起薛開潮,吶吶無言,好一陣才抬手去扯他的袖子,柔聲細語,重新拾起自己那一套話:「我也不會有事的。他們軍中的風波,難道我還擺不平麼?何況雖然我不會說出自己的身份,自己卻是知道的。我怎麼會以身犯險?倘若有我不能應付的事,旁人不知,我卻是有人相助的。你又何必過於憂心?」
見薛開潮面色稍緩,眸光更是一閃,舒君立刻緊跟上繼續求情,好好一個替薛開潮解決憂患的好主意,硬是被弄得好像他要求薛開潮什麼,偏偏兩人都不覺得不對,只聽舒君越說越像是撒嬌:「何況我這一去,自然不是要常駐他們那裡,事情若是順利,短則數月,長也長不過兩三……一年……」
他見一說到兩三年薛開潮立刻看過來,急忙改口,又畫下大餅:「何況若是不順利,咱們又何必白費力氣?我自然是即刻就回來了,再不會騙你,你就讓我去吧!」
話說到最後,舒君忍不住腳跟離地晃悠起來,模樣像極了跺腳撒嬌。他倒是不會有意識的撒嬌裝乖的,薛開潮反而心軟,已經差不多鬆口了。卻不料舒君還怕不能說服他,於是低頭期期艾艾吐出最後一句話:「何況我總該想想……結為道侶這件事。」
薛開潮倒是愛看他害羞的樣子,於是故意追問:「怎麼,你如此為難,是不願意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