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
晨昏之際街上少有行人,凌霜快馬前行無所阻礙,忽聽得身後傳來鳴鏑之聲,凌霜警醒地側轉頭來看,只見一簇煙花在城頭之上的高空譁然爆開,一株紅梅圖騰灼灼閃現又瞬間消散於無形,凌霜皺了皺眉,心下暗忖:這似乎是為通報消息而放出的信號彈,只是之前未曾見過,國中亦無此例,好生奇怪。
思索之間,凌霜卻並未遲疑,依舊縱馬向前,同時極為自然地將劍鞘從左手換到了右手,做好了隨時掣劍的準備。待毓寧公主行轅在望,遠遠地便看到門外竟有數重兵衛巡守,格外森嚴肅穆,陣勢非同尋常。而觀其服制,並不是公主府兵,倒像是州府軍士,只不過其頸間皆系白巾,與寧州軍所系的紅巾不同。凌霜不禁加緊了手上握劍的力度,並提醒隨從人等:「注意戒備!」眾人應聲而動,行進間有條不紊地調整出了可供機動應變的隊形。
到得近前,一馬當先的白練方才收住健蹄,行轅的大門便自內向兩側敞開,便見一個紅衣女子意態從容地從中走了出來,卻不是毓寧公主。
凌霜在馬上居高臨下,審慎的眸光中不免透出幾分桀驁,磊落而直率地與紅衣女子的目光相接,實已將她通身打量一過——此女廣袖緋衣,長裾曳地,兩臂平端在腰間,雖遮住了腰身的曲線玲瓏,卻難掩其身形之風流婉媚,胸前的衣襟上掩映著梅花暗紋,略深於服色的殷紅花形十分醒目。頸間圍著一方長短合宜的雪緞,在凜冽的朔風中顯得單薄而矜貴。紅唇微起,銜著一抹似有若無的笑意,艷麗的唇色襯得她面容頗為白皙,高高的扶風髻上斜插著一截梅枝,雖是不甚出奇的宮花式樣卻也栩栩如生,周邊亦零星散落著幾朵梅花點綴烏雲,雖有抱香獨秀之姿,難消孤寒零落之質。此時,凌霜的目光停留在她的眉眼之間,不禁心頭一震,只因那黛眉秀目有一瞬讓她覺得無比親切熟悉——實在像極了母親。
眼前的人讓她想到了故去的母親,凌霜一時間不免有些失神。未及問話,卻是那紅衣女子先作莞爾一笑,主動開口自報家門道:「醉夢裡主人梅岑,在此恭候將軍多時了。因思將軍一路鞍馬勞頓,特來邀請將軍移步敝館,一洗風塵。」
凌霜聞言回神,並不接她的話,卻徑直反問道:「夫人到底是何身份?何以竟擅自出入我南曄公主行轅?公主何在?」
「凌霜將軍莫急,公主乃是帝室之女,萬金之軀,豈可輕易損傷?毓寧公主只不過因為水土不服,須在府中靜養,一向不見外客,身邊之人無不用心侍奉照料,自然無礙,將軍大可放心。」梅岑不緊不慢,娓娓道來,聽起語氣仿佛是毓寧公主身邊最為妥帖可靠的心腹近人。
「你是說公主被軟禁了。「凌霜自鼻中哼出一聲冷笑,將她的話挑破道:」這寧州雖地處偏遠,卻也是南曄境內,爾等既然敢在此挾持我國皇族,未免也太猖狂了些。「
凌霜騎在馬上,言語之間未曾放鬆分毫,但由於目前情勢不明,亦不便輕舉妄動。不過手中之劍雖然尚在鞘中,而眼下劍拔弩張的氣氛早已自平地升騰而起瀰漫在半空中,白練似乎也已有所感應,兩耳直豎,昂首甩尾,展露著隨時都能奔騰衝突、踏敵破陣的英姿。
「將軍此話著實令人傷心「,梅岑依舊從容不迫:「本來不欲站在這裡與將軍攀親道故的,但將軍既然過問我的身份,我便也不妨直言相告。」梅岑貌似和善地望著凌霜的容顏,似乎在探索親舊的遺蹟,半晌才溫聲說道:「令尊先夫人梅氏,正是我姑母。」
凌霜聞言眸色微動,一時竟無以對答,只在心裡暗道「難怪她的眉眼與母親有些相像。」
梅岑最善察言觀色,眼波流轉之間,便已看出凌霜的容色較方才緩和了許多,便繼續說道:「想不到凌霜將軍對令堂的親人竟如此猜忌戒備。不過話說回來,將軍自小便隨父居於南曄,久不與母家通問相顧,自不免要生分了,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只是此時此地總歸不是在戰場之上,難道你我才一通問便要干戈相見嗎?何況我此番實在並無惡意,不過是為將軍接風洗塵,敝館就在這寧州城中,並不涉兩國之爭,且說不到各為其主的話,將軍何不容情一往呢?再說,將軍難道不想知道晏麒的狀況嗎?梅岑亦可略盡答疑解惑之薄力。」
第五十五章 醉夢裡符崇設局(一)
凌霜對自稱扶朔貴族之後、醉夢裡主人的梅岑自是將信將疑——眼見顯是一場事變,並且對方是有備而來,可謂以逸待勞,而目前毓寧公主與晏麒之處境究竟如何,自己尚不得詳知。這梅岑與守在行轅外的兵士到底是何關係,是否真與寧州軍有所勾連,倘然眼下已生兵變,江家舊部是否也參與其中?如此變故只是因為推行新政引起的嗎?毓寧公主送回京中的那封信本就有可疑之處,如今看來自己此來寧州卻竟應了對方的請君入甕?對方又究竟是誰?雖然眼前所見的梅岑顯然與扶朔有淵源,而觀此事態又並非憑她一人之力所能為之。那麼,她背後之人又是誰?記得臨行時父親說過寧州之事未必與京中之事無關,難道策劃這一切的竟是左少琛嗎?
凌霜心中這諸多疑慮,一時實不得解,想到目下情形既已如此,退無可退更又不能無謀而妄動,不如且順其意,深入虎穴,一探究竟。而況聽梅岑說到晏麒,無論如何,這確是凌霜此時最為關切之事。於是凌霜這才躍下馬來,向梅岑拱手見禮:「夫人以族親之誼相邀,凌霜豈能不領盛情。只是凌霜此來寧州,幸得一眾親隨周全護衛,今番我若獨自前去赴宴,心實不忍,若攜眾人一同前去,又恐於貴處太過叨擾。夫人若果知道晏麒所在,不妨直言相告,也可省一番勞煩。」
思索之間,凌霜卻並未遲疑,依舊縱馬向前,同時極為自然地將劍鞘從左手換到了右手,做好了隨時掣劍的準備。待毓寧公主行轅在望,遠遠地便看到門外竟有數重兵衛巡守,格外森嚴肅穆,陣勢非同尋常。而觀其服制,並不是公主府兵,倒像是州府軍士,只不過其頸間皆系白巾,與寧州軍所系的紅巾不同。凌霜不禁加緊了手上握劍的力度,並提醒隨從人等:「注意戒備!」眾人應聲而動,行進間有條不紊地調整出了可供機動應變的隊形。
到得近前,一馬當先的白練方才收住健蹄,行轅的大門便自內向兩側敞開,便見一個紅衣女子意態從容地從中走了出來,卻不是毓寧公主。
凌霜在馬上居高臨下,審慎的眸光中不免透出幾分桀驁,磊落而直率地與紅衣女子的目光相接,實已將她通身打量一過——此女廣袖緋衣,長裾曳地,兩臂平端在腰間,雖遮住了腰身的曲線玲瓏,卻難掩其身形之風流婉媚,胸前的衣襟上掩映著梅花暗紋,略深於服色的殷紅花形十分醒目。頸間圍著一方長短合宜的雪緞,在凜冽的朔風中顯得單薄而矜貴。紅唇微起,銜著一抹似有若無的笑意,艷麗的唇色襯得她面容頗為白皙,高高的扶風髻上斜插著一截梅枝,雖是不甚出奇的宮花式樣卻也栩栩如生,周邊亦零星散落著幾朵梅花點綴烏雲,雖有抱香獨秀之姿,難消孤寒零落之質。此時,凌霜的目光停留在她的眉眼之間,不禁心頭一震,只因那黛眉秀目有一瞬讓她覺得無比親切熟悉——實在像極了母親。
眼前的人讓她想到了故去的母親,凌霜一時間不免有些失神。未及問話,卻是那紅衣女子先作莞爾一笑,主動開口自報家門道:「醉夢裡主人梅岑,在此恭候將軍多時了。因思將軍一路鞍馬勞頓,特來邀請將軍移步敝館,一洗風塵。」
凌霜聞言回神,並不接她的話,卻徑直反問道:「夫人到底是何身份?何以竟擅自出入我南曄公主行轅?公主何在?」
「凌霜將軍莫急,公主乃是帝室之女,萬金之軀,豈可輕易損傷?毓寧公主只不過因為水土不服,須在府中靜養,一向不見外客,身邊之人無不用心侍奉照料,自然無礙,將軍大可放心。」梅岑不緊不慢,娓娓道來,聽起語氣仿佛是毓寧公主身邊最為妥帖可靠的心腹近人。
「你是說公主被軟禁了。「凌霜自鼻中哼出一聲冷笑,將她的話挑破道:」這寧州雖地處偏遠,卻也是南曄境內,爾等既然敢在此挾持我國皇族,未免也太猖狂了些。「
凌霜騎在馬上,言語之間未曾放鬆分毫,但由於目前情勢不明,亦不便輕舉妄動。不過手中之劍雖然尚在鞘中,而眼下劍拔弩張的氣氛早已自平地升騰而起瀰漫在半空中,白練似乎也已有所感應,兩耳直豎,昂首甩尾,展露著隨時都能奔騰衝突、踏敵破陣的英姿。
「將軍此話著實令人傷心「,梅岑依舊從容不迫:「本來不欲站在這裡與將軍攀親道故的,但將軍既然過問我的身份,我便也不妨直言相告。」梅岑貌似和善地望著凌霜的容顏,似乎在探索親舊的遺蹟,半晌才溫聲說道:「令尊先夫人梅氏,正是我姑母。」
凌霜聞言眸色微動,一時竟無以對答,只在心裡暗道「難怪她的眉眼與母親有些相像。」
梅岑最善察言觀色,眼波流轉之間,便已看出凌霜的容色較方才緩和了許多,便繼續說道:「想不到凌霜將軍對令堂的親人竟如此猜忌戒備。不過話說回來,將軍自小便隨父居於南曄,久不與母家通問相顧,自不免要生分了,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只是此時此地總歸不是在戰場之上,難道你我才一通問便要干戈相見嗎?何況我此番實在並無惡意,不過是為將軍接風洗塵,敝館就在這寧州城中,並不涉兩國之爭,且說不到各為其主的話,將軍何不容情一往呢?再說,將軍難道不想知道晏麒的狀況嗎?梅岑亦可略盡答疑解惑之薄力。」
第五十五章 醉夢裡符崇設局(一)
凌霜對自稱扶朔貴族之後、醉夢裡主人的梅岑自是將信將疑——眼見顯是一場事變,並且對方是有備而來,可謂以逸待勞,而目前毓寧公主與晏麒之處境究竟如何,自己尚不得詳知。這梅岑與守在行轅外的兵士到底是何關係,是否真與寧州軍有所勾連,倘然眼下已生兵變,江家舊部是否也參與其中?如此變故只是因為推行新政引起的嗎?毓寧公主送回京中的那封信本就有可疑之處,如今看來自己此來寧州卻竟應了對方的請君入甕?對方又究竟是誰?雖然眼前所見的梅岑顯然與扶朔有淵源,而觀此事態又並非憑她一人之力所能為之。那麼,她背後之人又是誰?記得臨行時父親說過寧州之事未必與京中之事無關,難道策劃這一切的竟是左少琛嗎?
凌霜心中這諸多疑慮,一時實不得解,想到目下情形既已如此,退無可退更又不能無謀而妄動,不如且順其意,深入虎穴,一探究竟。而況聽梅岑說到晏麒,無論如何,這確是凌霜此時最為關切之事。於是凌霜這才躍下馬來,向梅岑拱手見禮:「夫人以族親之誼相邀,凌霜豈能不領盛情。只是凌霜此來寧州,幸得一眾親隨周全護衛,今番我若獨自前去赴宴,心實不忍,若攜眾人一同前去,又恐於貴處太過叨擾。夫人若果知道晏麒所在,不妨直言相告,也可省一番勞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