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頁
「皇上也清楚,是太子向皇上舉薦的我。你想想,若非皇上和太子早有默契,豈能如此?」
「那殿下的意思是——」
「咱倆的事殿下一清二楚,他跟我說了,他日有了機會,就放咱們倆個出去。」
「出去?」
「怎麼,你不願意?」
「我自然是願意的。」蘭尚宮不同於那些迷戀宮廷想要繼續掌權的尚宮,她還是想要跟劉永祿好好過日子的。
「只要咱們倆個齊心協力替殿下效命,若是……依著慣例得有人守陵……我出去了,他把你賜給我……咱們自有一份房產俸祿不說,宮裡攢的東西也能拿出去,你喜歡孩子,咱們多收養幾個……豈非是神仙日子?」
蘭尚宮聽他說得情真意切,也不由得點了點頭,握住他的手,「當家的,都依你。」
「你說要帶我出來,卻又不說帶我去哪兒,難不成要拐帶了我?」雲雀笑嘻嘻地問道,所謂想要瞌睡就來了枕頭,在院裡快要憋瘋了,現任太子就穿著侍衛服溜進來了,讓她換上宮女的衣裳,在忽然變瞎的侍衛和宮女的眼皮子底下把她帶了出來。
「我帶你去的自然都是好地方。」二龍笑道,他換上平常老百姓的衣服,趕著馬車手裡玩著鞭子活似地主家的傻兒子。
「切,我不信。」雲雀撇了撇嘴,回到馬車上,隔著帘子瞧著他的背影,就是他了吧,兩輩子只有這麼一個人對她好,她也對他好,她不知道那些驚天動地的愛是什麼樣子的,只知道她看見他就忍不住臉紅,說一些傻傻的話,兩個人像現在這樣,一個趕著驢車,一個坐在驢車上,也開心得不得了……天也是藍的,風也是輕的,連空氣里的味兒都是甜的。
如果他們還在桃源村,一個是村裡的小伙子,一個是鄰家的小姑娘,長大了就是這樣安安生生過日子吧……多好啊……
☆、第167章
大齊朝如今已經建國十三年了, 雲雀說是個小姑娘,也已經二十出頭,與她剛穿越過來時年齡相仿了,出了京城一路行來,早不是當年十戶九荒民生凋敝的模樣, 中國的百姓就是這樣, 只要給他們相對平穩的環境讓他們休養生息, 就能夠把自己的生活過出花兒來, 更不用說喬承志重視民生,惠民十策在別的地方也許會在折扣,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在京郊這一片地方, 落實得極好。
只見京城之外阡陌縱橫, 水稻已經齊腰高, 隔一段出現的青紗帳已經一人多高,農人在樹蔭下擺了一車的西瓜、甜瓜,坦著胸口赤著腳戴著草帽搖著蒲扇一邊乘涼喝水一邊等著客人上門, 官道上馬車來來往往,行人絡繹不絕。
二龍趕著驢車慢悠悠地向前走著,雲雀瞧風景累了, 便開始看周圍的人,想要找出來有多少侍衛在穿著平民的衣裳跟著驢車。
這一找倒還真找出許多的樂子來,宮裡的侍衛都要查三代,保護太子的都是「根正苗紅」, 很多當年都有從龍之功,這些人當年受了些苦,十多年的養尊處優下來,皮膚雖因每日操練曬黑了,臉上卻沒什麼風霜,雖穿著了農人的衣裳,走路時那股子橫行天下的勁兒卻變不了,雲雀眼神掃過去,他們多半會故意裝做沒看見,雲雀笑了笑,喊了聲趕車的二龍,「哥哥,停車買些瓜吃吧。」
「好嘞。」二龍笑道,兩人從南邊回京奔喪時,有時扮小夫妻,多數的時候扮兄妹,雲雀就是這樣喊他哥哥的。
他停了驢車,從衣裳的內袋裡掏出幾個銅板,到路邊買了兩個大西瓜,半筐的甜瓜。
又從賣瓜人那裡借了刀將西瓜一切兩半,從驢車的暗格子裡掏出兩個勺子,跟雲雀一起坐在驢車上拿勺子挖西瓜吃。「今年天旱西瓜比往年還要甜些。」
「是啊。」古代的西瓜大小與現代最流行的相當,只不過古人是希望西瓜越大越好,選種也選大西瓜,現代為了迎合消費者,西瓜越選種越小……她越鄰近婚期越容易想到現代時的事,「咱們到底要去哪兒?」
「再往前一里地,拐個彎就到了。」
雲雀把西瓜最中間的甜瓤吃了,拿帕子擦了擦嘴,「快走吧,快到餉午了,越來越熱了。」
「吃西瓜又吃只中間那點兒。」二龍搖了搖頭,桃源村的孩子養得嬌,地里種的瓜果熟了不惦著賣,全可著自家的孩子吃,雲雀吃西瓜最愛吃中間的那一塊,剩下的雷嬸子不是自己吃了,就是切了裝醬口袋裡醃醬瓜吃了。
「還說我呢,你又吃了一臉。」雲雀拿了帕子替他擦嘴擦臉,「小時候就這樣,如今大了,還是這樣。」
「改不了了。」二龍笑道,他趕著車帶著雲雀繼續往前走,到了前面岔路拐了個彎上坡,再一拐就到了一條直路前,直路的最近頭是一扇木柵門,周圍用木頭圍著了柵欄。
「這是什麼地方?」
「你下車就知道了。」二龍把驢車拴了個地方,逕自推開了門,雲雀跟著他進了門,這是一間看著很平常的農家院落,中間是一條青磚鋪成的甬道,道兩邊用竹子圍成籬笆,又用竹子搭了「涼棚」,籬笆上爬滿了絲瓜葫蘆之類的爬蔓瓜果。兩邊種的是各色的青菜瓜果,再往前走是黃土拉胚土磚蓋的茅草房,房舍旁左邊是雞舍,右邊是犬舍,正是雞犬相聞的農家景象。
「這是誰家?」
「咱們家啊。」二龍說道,他牽著雲雀的手推開了門,農家草屋,兩邊各有一個灶台,中間擺著桌子供著保家的神仙,左右兩間屋子進門便是土炕,土炕上柜子竹蓆被褥一應俱全,地上又有成排的柜子,還有梳妝檯等等,若說是農家,必是極富裕的農家了,可若說是「行宮」,又嫌太寒酸了些。
「那殿下的意思是——」
「咱倆的事殿下一清二楚,他跟我說了,他日有了機會,就放咱們倆個出去。」
「出去?」
「怎麼,你不願意?」
「我自然是願意的。」蘭尚宮不同於那些迷戀宮廷想要繼續掌權的尚宮,她還是想要跟劉永祿好好過日子的。
「只要咱們倆個齊心協力替殿下效命,若是……依著慣例得有人守陵……我出去了,他把你賜給我……咱們自有一份房產俸祿不說,宮裡攢的東西也能拿出去,你喜歡孩子,咱們多收養幾個……豈非是神仙日子?」
蘭尚宮聽他說得情真意切,也不由得點了點頭,握住他的手,「當家的,都依你。」
「你說要帶我出來,卻又不說帶我去哪兒,難不成要拐帶了我?」雲雀笑嘻嘻地問道,所謂想要瞌睡就來了枕頭,在院裡快要憋瘋了,現任太子就穿著侍衛服溜進來了,讓她換上宮女的衣裳,在忽然變瞎的侍衛和宮女的眼皮子底下把她帶了出來。
「我帶你去的自然都是好地方。」二龍笑道,他換上平常老百姓的衣服,趕著馬車手裡玩著鞭子活似地主家的傻兒子。
「切,我不信。」雲雀撇了撇嘴,回到馬車上,隔著帘子瞧著他的背影,就是他了吧,兩輩子只有這麼一個人對她好,她也對他好,她不知道那些驚天動地的愛是什麼樣子的,只知道她看見他就忍不住臉紅,說一些傻傻的話,兩個人像現在這樣,一個趕著驢車,一個坐在驢車上,也開心得不得了……天也是藍的,風也是輕的,連空氣里的味兒都是甜的。
如果他們還在桃源村,一個是村裡的小伙子,一個是鄰家的小姑娘,長大了就是這樣安安生生過日子吧……多好啊……
☆、第167章
大齊朝如今已經建國十三年了, 雲雀說是個小姑娘,也已經二十出頭,與她剛穿越過來時年齡相仿了,出了京城一路行來,早不是當年十戶九荒民生凋敝的模樣, 中國的百姓就是這樣, 只要給他們相對平穩的環境讓他們休養生息, 就能夠把自己的生活過出花兒來, 更不用說喬承志重視民生,惠民十策在別的地方也許會在折扣,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在京郊這一片地方, 落實得極好。
只見京城之外阡陌縱橫, 水稻已經齊腰高, 隔一段出現的青紗帳已經一人多高,農人在樹蔭下擺了一車的西瓜、甜瓜,坦著胸口赤著腳戴著草帽搖著蒲扇一邊乘涼喝水一邊等著客人上門, 官道上馬車來來往往,行人絡繹不絕。
二龍趕著驢車慢悠悠地向前走著,雲雀瞧風景累了, 便開始看周圍的人,想要找出來有多少侍衛在穿著平民的衣裳跟著驢車。
這一找倒還真找出許多的樂子來,宮裡的侍衛都要查三代,保護太子的都是「根正苗紅」, 很多當年都有從龍之功,這些人當年受了些苦,十多年的養尊處優下來,皮膚雖因每日操練曬黑了,臉上卻沒什麼風霜,雖穿著了農人的衣裳,走路時那股子橫行天下的勁兒卻變不了,雲雀眼神掃過去,他們多半會故意裝做沒看見,雲雀笑了笑,喊了聲趕車的二龍,「哥哥,停車買些瓜吃吧。」
「好嘞。」二龍笑道,兩人從南邊回京奔喪時,有時扮小夫妻,多數的時候扮兄妹,雲雀就是這樣喊他哥哥的。
他停了驢車,從衣裳的內袋裡掏出幾個銅板,到路邊買了兩個大西瓜,半筐的甜瓜。
又從賣瓜人那裡借了刀將西瓜一切兩半,從驢車的暗格子裡掏出兩個勺子,跟雲雀一起坐在驢車上拿勺子挖西瓜吃。「今年天旱西瓜比往年還要甜些。」
「是啊。」古代的西瓜大小與現代最流行的相當,只不過古人是希望西瓜越大越好,選種也選大西瓜,現代為了迎合消費者,西瓜越選種越小……她越鄰近婚期越容易想到現代時的事,「咱們到底要去哪兒?」
「再往前一里地,拐個彎就到了。」
雲雀把西瓜最中間的甜瓤吃了,拿帕子擦了擦嘴,「快走吧,快到餉午了,越來越熱了。」
「吃西瓜又吃只中間那點兒。」二龍搖了搖頭,桃源村的孩子養得嬌,地里種的瓜果熟了不惦著賣,全可著自家的孩子吃,雲雀吃西瓜最愛吃中間的那一塊,剩下的雷嬸子不是自己吃了,就是切了裝醬口袋裡醃醬瓜吃了。
「還說我呢,你又吃了一臉。」雲雀拿了帕子替他擦嘴擦臉,「小時候就這樣,如今大了,還是這樣。」
「改不了了。」二龍笑道,他趕著車帶著雲雀繼續往前走,到了前面岔路拐了個彎上坡,再一拐就到了一條直路前,直路的最近頭是一扇木柵門,周圍用木頭圍著了柵欄。
「這是什麼地方?」
「你下車就知道了。」二龍把驢車拴了個地方,逕自推開了門,雲雀跟著他進了門,這是一間看著很平常的農家院落,中間是一條青磚鋪成的甬道,道兩邊用竹子圍成籬笆,又用竹子搭了「涼棚」,籬笆上爬滿了絲瓜葫蘆之類的爬蔓瓜果。兩邊種的是各色的青菜瓜果,再往前走是黃土拉胚土磚蓋的茅草房,房舍旁左邊是雞舍,右邊是犬舍,正是雞犬相聞的農家景象。
「這是誰家?」
「咱們家啊。」二龍說道,他牽著雲雀的手推開了門,農家草屋,兩邊各有一個灶台,中間擺著桌子供著保家的神仙,左右兩間屋子進門便是土炕,土炕上柜子竹蓆被褥一應俱全,地上又有成排的柜子,還有梳妝檯等等,若說是農家,必是極富裕的農家了,可若說是「行宮」,又嫌太寒酸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