屍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正德帝和白朮兄妹的人生,簡單的說就是美慘強。

  沐朝夕突然理解白朮變幻莫測的古怪性格了。

  比起正德帝, 白朮算是個「正常人」。

  好吧, 不管你以前對我做過什麼事情, 我都原諒你了。

  就這樣, 這次雨夜深談, 白朮對沐朝夕毫無保留的交代底細, 兩人在入秋的寒冷中反而冰釋前謙。

  第二天, 秋雨綿綿,東廠傳來消息:崔司丞變喪屍了。

  昨晚打雷的時候, 崔司丞就開始變異,懼怕雷聲和雨聲,像只狗似的縮在牆角,全身發冷,用被子裹得嚴嚴實實。

  這是屍變的前兆——疑似狂犬病。

  為了安全,東廠將他關在地下室, 這樣就隔絕了雷聲和雨聲。

  到了子夜,崔司丞停止呼吸。

  根據東廠大夫的記錄, 西洋鐘錶走了兩分鐘後,崔司丞開始變異,首先是身體抽搐,像是得了羊癲瘋, 然後掙扎扭曲, 身體像是中了馬錢子之毒, 呈現弓角反張、半月形的姿勢, 然後雙足和雙手反向落地,就像拿大頂。

  然後,崔司丞屍體違背地心引力,就像玩雜技似的向下傾斜四十五度一點點的站直了,沖向鐵欄後面的護衛。

  消息傳到宮廷時,白朮正在儲秀宮文淑妃的房間裡翻檢。

  為了掩蓋喪屍的存在,便於調查,宮裡謊稱文氏在瓊華島的時候為了護駕而喪生,嘉靖帝特追封了文氏為淑妃。

  她坐在梳妝檯前,發現妝奩里有一盒還帶著紅封的粉盒——表示全新,還沒有開封。以及一盒盒石綠、銅綠、山梔子等用來作畫的顏料。

  奇怪,畫畫的顏料不在書案上,反而在妝奩裡面。

  還有這盒全新的鉛粉,白朮拿起粉盒,問宮女,「文淑妃的粉用的很快啊,這才進宮幾天,就換了新的。」

  一般女人即使天天化妝,用完一盒鉛粉也至少需要兩個月。

  宮女說道:「淑妃洗澡打扮從來不要我們伺候。那天侍寢之前,文淑妃說不小心打翻了粉盒,要御用監送新的來。」

  白朮問:「文淑妃家境富裕,有丫鬟服侍,怎麼進宮反而拘謹了?」

  宮女說道:「文淑妃並非一直如此,之前洗澡更衣都是我們服侍的,大概半個月前,哦,就是從熬夜繡梅花開始,突然就不用我們了,可能是嫌我們粗笨,伺候的不盡心。」

  半個月前?那不就是麥廠花把崔司丞逮到東廠的時候嗎?

  難道是崔司丞傳給了文淑妃?

  經過這幾日的調查,文淑妃家世清白,絕非有膽子有動機刺殺皇帝之人。

  崔司丞是針工局的人,管著針線,那天還來到儲秀宮親自送女紅的用具,難道在那時候傳染上的?

  白朮想起崔司丞還沒病發時布滿黑氣的血管,突然意識到妝奩的東西可能是幹什麼用了。

  白朮對沐朝夕說道:「沐僉事的胳膊可否借我一用?」

  白朮在沐朝夕胳膊上沿著血管用調淡的墨汁畫了一道,風乾後就像染了黑氣的樣子。

  調勻妝奩里的顏料,蓋在血管上的黑氣,然後撒上鉛粉,這樣看上去和周圍膚色一致,沒那麼突兀了。

  白朮欣賞著沐朝夕的胳膊,「我大概明白文淑妃為何能夠撐住十多天才病發了,這些顏色石綠、銅綠、山梔子都是劇毒,顏料鋪子的夥計研磨的時候,都會戴著濕布口罩保護自己,即使這樣,時間長了,也會得肺癆等呼吸疾病。還有鉛粉也是有毒的,整天覆在皮膚上,有以毒攻毒之效。」

  沐朝夕嚇得胳膊一顫,趕緊要了盆水擦洗胳膊卸妝,「你們女人為了美真是命都不要了。」

  這個女人!每次當我決定原諒她的時候,她總能做些什麼逼我收回原諒!

  白朮用簪子挑起鉛粉,「一般孕婦少化妝,或者改用安全一些的紫茉莉花粉,不過這些替代品都不如鉛粉服帖細膩,明知有毒,為了漂亮,鉛粉不可或缺。文淑妃這趟也有收穫,起碼知道這種病也是怕毒的,並非不可戰勝。」

  沐朝夕嘩啦啦在水盆里擦洗胳膊,「如此一來,王道長能夠撐一個多月,和他長期服食五石散有關係了。五石散也幾乎都是毒物煉製而成。內服的效果肯定高於像文淑妃這樣外敷。」

  邏輯鬼才沐朝夕思維清奇,總能給白朮「驚喜」。

  麥廠花趕來報信時,正好看見白朮用欣賞的目光看著擦洗胳膊的沐朝夕。

  麥廠花覺得大白胳膊格外辣眼睛,轉過目光,「崔司丞屍變了,皇上很惶恐,要你去看看他的……」

  如果不是為了子嗣,嘉靖帝都想徹底切斷龍根。

  我要這禍害有何用!

  白朮檢查小皇帝的小和尚,小和尚和其他地方的皮膚不一樣,本身就有色素沉澱,血管有無黑氣,肉眼是看不出來的。

  逼得白朮用放大鏡看過,也是無用。

  崔司丞半夜屍變,嘉靖帝又暴躁又害怕,「朕到底有沒有染上喪屍狂犬病?白司藥給句準話。」

  面對大明最大的醫鬧,白朮也無可奈何,「目前微臣看不出來。」

  眼看著嘉靖帝要發脾氣,沐朝夕趕緊把剛才文淑妃房間裡的以毒攻毒的意外發現說出來。

  嘉靖帝一聽,急病亂投醫,當即把王道士叫來,「你師傅以前如何煉的丹藥,你照著煉一鍋嶗山上清宮的丹藥。」

  上清宮乃道教勝地,不少人遠道而來修仙煉丹,經過千百年吃死人的經驗,丹方和煉製之法幾經改良,比較成熟了,誤服致死的情況比較少。

  白朮是個大夫,連忙阻止:「皇上,丹藥縱使有用,也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而且服用丹藥,有損子嗣,或不孕不育,縱使生下孩子,大多夭折,皇上三思。」

  嘉靖帝害怕變成怪物,「在白司藥找到治病之法之前,朕,別無選擇。」

  白朮說道:「微臣請求出宮,去東廠看崔司丞。」

  你愛吃不吃,老娘眼不見心不煩。

  白朮也是個暴脾氣,一點委屈都不能受。

  嘉靖帝:「准奏。」

  聽說白司藥出宮了,張太后重新抖起威風,再次以探視之名,帶著准皇后陳氏來到乾清宮,要見嘉靖帝。

  嘉靖帝命人打開宮門迎接張太后,然後,送給這位伯母皇太后一份「大禮」。

  張太后看到無比熟悉的過繼寧王之子為繼子的太后詔書。

  嘉靖帝坐在掏空的龍椅上氣定神閒,「不知道內閣看到這封詔書會是幹什麼感受?太后串通寧王謀反,助紂為虐。」

  張太后當即將詔書死得粉碎,「這是假的。」

  嘉靖帝心下暗爽,「這當然是假的了——朕怎麼會把真的拿出來給太后看呢?真的就在朕手中,只要太后好好享福,在宮裡頤養天年,朕就不會把真的詔書送到內閣。」

  有了詔書,就不用白朮來壓張太后了。

  不過,一封詔書是無法絆倒張太后,還有可能被太后反咬栽贓陷害。嘉靖帝決定效仿前任正德帝,先掌握住權柄,徐徐圖之,等砍斷張太后的黨羽再說,尤其是她兩個兄弟張延齡和張鶴齡,一個公爵,一個侯爵,橫跨弘治、正德兩朝,盤踞朝政三十多年,沒個十年八年,很難剷除張家黨羽。

  就像當年正德帝殺劉瑾,也是先隱忍,後動手,要當皇帝,必先忍耐。

  張太后帶著陳氏鎩羽而歸,從此不敢太囂張。

  陳氏成為張太后手中的木偶,兩人還沒大婚,嘉靖帝就對原配嫡妻有了厭惡之意,起了廢后之心,果然在嘉靖七年,廢掉了陳皇后。

  因服用丹藥上癮,嘉靖帝疑心病和厭女症越發嚴重,嘉靖十三年,又廢掉繼後張皇后,簡直是個廢后狂魔。

  丹藥損子嗣,嘉靖帝一生除了四個皇后,還有三十多個嬪以及四十多個妃子為他繁衍子嗣,一共生下八子五女。

  然而因丹毒太深,孩子大多先天不足,最終只有一子兩女活到成年,其餘全部夭折。

  而唯一活下來的老三,嘉靖帝不喜歡他,又不得不封他為太子,怕太子奪皇權,就以「兩龍不得相見」的理由,把太子老三貶斥到千里之外的南京居住。

  朱明皇室,一代代皇權更迭,都在父子相疑、兄弟相殘中死循環,沒有人能夠走出來。

  當然,這都是後話了。且說白朮回到東廠,在地下室看到屍變的崔司丞,一時有些氣餒,按照《女醫雜言》上的法子祛毒,精心治療過了,崔司丞還沒王道長活得長!

  王道長撐了一個多月才屍變,崔司丞只活了二十天。

  偏偏沐朝夕還不要命的來了一句:「看來丹藥以毒攻毒真的管用,這種毒物也怕毒。」

  白朮怒目而視,沐朝夕立刻閉嘴。

  氣餒無用,還是要面對現實。

  因為砍頭才能真的殺死喪屍,可見腦袋是重點,白朮給崔司丞開了顱,撬開頭蓋骨,裡頭白花花的腦漿已經失去彈性,就像稀粥。

  肉眼可見「稀粥」就像在悶煮似的緩慢蠕動,好像裡頭有什麼東西。

  白朮用最大的放大鏡看了,東西太小,還是看不清楚。

  白朮用刀切割了一些「稀粥」,擱在鐵板上,今天是陰雨天,不見陽光,白朮就擱在燈火上烘烤——喪屍怕火。

  一股白氣噴薄而出,就像放了一個有行但無聲的屁,「稀粥」消失在鐵板上。

  白朮將有毒或者腐蝕性的東西,砒/霜、鉛粉、石綠、鹽,以及五石散里的配料孔雀石、雄黃、白礬、石灰等等,依次滴在「稀粥」上,皆有噴白氣的效果。

  這其中,石灰最厲害,噴的白氣最多,這說明起了作用。

  然而人吃了石灰,也是會死的。

  白朮搞了一天實驗,累得直不起腰,眼鏡把鼻樑都壓疼了,她取下眼鏡,疲倦的揉捏著酸疼的鼻樑山根處。

  保鏢兼助手沐朝夕記錄完試驗過程,看到盒子裡白朮所用的一堆放大鏡上有指紋,自覺的拿了一塊軟布,要擦拭鏡片。

  剛要碰放大鏡,他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兩個放大鏡摞在一起,下面一頭髮的蜷曲褶皺都看得清清楚楚,遠超過一個放大鏡的效果。

  沐朝夕擦乾淨放大鏡上的指紋,一上一下舉起兩個放大鏡,讓兩個鏡片保持一條直線,調整距離來回測試,這就是最原始的顯微鏡了。

  他嘗試著去拿著兩個放大鏡去看白朮看不清的「稀飯」,一看嚇一跳,這不是稀飯,而是無數個類似半透明蟲卵般的東西,還扭來扭去!

  ※※※※※※※※※※※※※※※※※※※※

  白朮:老娘是不會放棄治療病毒的。

  假期結束了,發200個紅包給各位小天使壓壓驚~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hattie0820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年少不知愁滋味 15瓶;17184939、茆小梅 10瓶;蟈蟈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