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公主殿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陸炳難得比手下聰明了一次,「不是心虛, 正德帝無論庶出或者嫡出, 只有他一個活著的皇子, 他的皇位無可置疑, 正德殺鄭旺, 是因為他必須恪守孝道。他下令殺了鄭旺, 正好證明鄭金蓮確有其人。」

  鄭旺妖言案橫跨弘治、正德兩個年代。

  不管是什麼原因, 弘治帝拖著鄭旺的死刑遲遲沒有執行,他肯定知道新天子登基, 一定會大赦天下,鄭旺會獲得自由,所以,弘治帝是有心對鄭旺網開一面,故意讓正德帝放了他的。

  倘若鄭旺出獄後老老實實過日子,都不會遭來殺身之禍, 可是他沒有,繼續作死——是誰給他那麼的勇氣?

  唯一的解釋, 就是鄭金蓮的確是正德帝的生母,鄭旺覺得,無論如何,正德帝不會殺了自己親姥爺。

  如果弘治帝殺了鄭旺, 將來正德帝知道真相, 恐怕會有怨懟之心, 畢竟是血親關係, 所以弘治帝一直沒有核准鄭旺的死刑,等著借著正德帝之手,在大赦天下時放了自己的外祖父。

  然而,鄭旺獲得自由後,比第二次更加變本加厲的作死,居然跑到皇宮門口大呼鄭金蓮的名字,罵張太后借腹生子。

  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正德帝是否知曉鄭金蓮的存在,他都必須處死鄭旺——因為要顧忌張太后的面子,還有帝後一人一世一雙人的人設不能崩,否則就是他不孝。

  張太后不承認鄭金蓮的存在,那麼她就不存在。

  即使鄭金蓮是真的,張太后才是正德帝的嫡母,正德帝剛剛登基,他的孝只能給張太后,至於鄭旺,從封建倫理上說,正德帝名分上的外祖家是張太后的娘家張家,他鄭旺算什麼東西?

  而且,父親弘治帝當年也是判了鄭旺死刑——哪怕一直沒有執行,也是告訴正德帝,弘治帝是不承認鄭金蓮的存在。

  正德帝剛剛登基,出於孝道,他是不能違抗父皇母后的意願的。

  所以鄭旺必死無疑。

  沐朝夕沒想到他一次偷窺,就揭開了塵封已久的謎團,陸炳興奮的蒼蠅搓手,迫不及待的要告訴嘉靖帝,「張太后總是仗著輩分欺負皇上和太后,呵呵,這下我們也有由頭對付張太后了,明明是去母留子,還裝什麼一人一世一雙人的皇后,愛情她要,兒子她也要,做人不要太貪婪。」

  沐朝夕說道:「兩次鄭旺妖言案,人證早已死絕,即使是真的,又有什麼用。」

  陸炳對著仁壽宮方向冷笑道:「不能總是她噁心我們,也要她嘗一嘗被噁心的滋味,之前總是仗著輩分欺負人,我們太后剛進宮的時候,她卻以接見藩王妃的禮儀接見我們的太后,以此侮辱太后,我們太后為了顧全大局,沒有當場翻臉,對她行參拜大禮,此等侮辱,我畢生不忘,主辱臣死,我定要為太后找回面子。」

  言罷,陸炳轉身去乾清宮告訴嘉靖帝這個大好消息。

  沐朝夕卻攔在前面,「大人,這個鄭金蓮……只生了正德帝一人?卷宗里還沒有其他記載?」

  陸炳此時迫不及待,有些不耐煩的說道:「沒有,如果還有其他子嗣,皇位還輪得到咱們皇上?你如今是指揮僉事了,錦衣衛各種卷宗檔案你都有權查閱,你自己去看。」

  陸炳步履如飛,他終於是個有用的奶兄了。

  沐朝夕卻若有所思:剛才陸炳其實沒有聽懂他的問話,鄭金蓮生了正德帝一個兒子,她還有無其他子女?

  這女人生孩子,男女參半,並非只是指兒子,女兒也有可能。

  沐朝夕之所以會這麼想,是因為以他對白朮的了解,白朮絕非愚忠之人。

  白朮天生涼薄,不像為了一個忠字,而冒著殺頭的威脅去偷盜龍體。

  更不像為了一個忠字,巴巴的找祭祀福神的藉口,沐浴更衣,去西南角的咸安宮設香案,寫祭文。

  當了半個月的貼身保鏢,沐朝夕對白朮有所了解,白朮這個人除了對醫學有追求幾乎廢寢忘食,她對其他方面懶得出奇,懶得經營婚姻和感情,和離之後沒有絲毫和麥廠花複合的意思,她能躺著絕對不坐著,真是推倒的油瓶都懶得去扶一扶的主。

  為你偷屍,為你給你親娘寫祭文,沐朝夕回想那晚白府喪屍驚魂夜,他吹奏葉片,吸引來了匍匐前行的正德帝。

  他拿起了長刀,正要揮刀,砍掉龍頭。

  可是白朮阻止了,她淚流滿面,無聲的哭泣,淚水珍珠般滾落,她右手捂著胸口,想要靠近,卻不敢靠近。

  她跪俯於冰冷的石板路上,雙手撐地,看著朝著她爬過來的龍體,說出為他查清真相,為他復仇的誓言,她最後一句話是: 「但願……但願來世,不要生在帝王家。」

  那時候沐朝夕覺得白朮是個冷靜得近乎無情的人,可是那一刻,她情感多到不像白朮了。

  這一幕因而深深印在沐朝夕腦海里,回憶起來,每一個細節都那麼清晰,恍若昨日。

  他甚至能夠記住他砍下龍頭之後,白朮一塊紅布包裹龍頭,輕輕打了個一個結。

  她打結的時候如此溫柔,就像害怕太過用力,會弄疼龍頭似的。

  她的眼淚砸在紅布上,一滴滴在紅布上暈開;她的肩胛骨從單薄的夏衣里凸出來,就像兩扇翅膀,在夜風中劇烈的顫抖……

  若不是親眼看見,沐朝夕是絕對不相信白朮會有如此悲傷深情的一幕。

  沐朝夕對此一直不解,覺得這樣的白朮太反常了。

  但是現在知道鄭旺妖言案後,沐朝夕心中有個大膽的假設:白朮和正德帝是親兄妹!都是鄭金蓮所生!

  那句「但願來世,不要生在帝王家」,說的並非正德帝一人,其實說的兩個人。

  如此,白朮在對待正德帝龍體一切反常行為,以及白朮在正德朝十年荒唐任性、敢扇正德帝巴掌、敢正面懟張太后,甚至昨晚實力勸退張太后等等令人費解的問題都有答案。

  正德朝時,為何白朮敢如此囂張?張太后為何懼怕區區一個六品女醫?

  正德帝如此荒唐任性,張太后為何無可奈何,任由兒子作天作地,生生斷了皇家子嗣?

  正德帝為何對人/妻和孕婦情有獨鍾,不碰完美女人夏皇后?

  為何撤銷記錄皇帝臨幸宮妃的彤史女官,宮裡即使有人生下孩子,也是不被官方承認的私生子。

  同樣的,人/妻和孕婦即使生下兒子,也會因混淆皇室血統,而不被承認。

  他明知如此,為何執意的自絕子嗣?

  他明明知道,皇族一旦絕嗣,母親張太后會面臨怎樣尷尬的境地!

  這是報復,是無聲的反抗。

  正德帝的出生是為了弘治帝和張太后為了延續皇室權柄始終掌握在手中。

  正德帝乾脆自絕子嗣,你不是想要繼承人嗎?

  我偏不給!

  我寧可給外人!

  我要讓你們最終竹籃打水一場空!

  而至於白朮——或許是擔心正德帝養不活,中途夭折,所以弘治帝和張皇后故技重施,第二次借雞生蛋,鄭金蓮在生下正德帝四年之後,再次懷孕,生下了女兒白朮。

  然而,女人是不能當皇帝的,帝後需要的是兒子,白朮是個殘次品。

  然而,白朮是皇室血統,不好直接弄死她,於是白朮就被送到宮外?

  不對,白朮是知名女醫談允賢的學生,是半師半母的關係,談允賢是如何收養白朮的?

  沐朝夕想起來了,女醫談允賢在夫家楊家遭遇滅門大禍之前,曾經是名揚天下的女大夫,時常被召進宮廷,為皇家效力。

  而當時正值弘治朝,後宮無妃,只有張皇后一人而已,宮裡又沒有公主等女性成員,所以談允賢只是為張皇后一人看病……

  想到這裡,沐朝夕飛快衝到了宮廷浩如煙海的卷宗室,白朮出生弘治八年,沐朝夕在故紙堆里尋找弘治八年談允賢進宮的信息。

  果然,弘治八年,談允賢一共進宮四次,春天兩次,夏天兩次。

  談允賢頻繁進宮,是因為張皇后生了太子朱厚照之後,隔年生育另一個皇子朱厚煒,二胎不到一年就夭折了。

  張皇后由此悲傷過度,時常生病,著名女醫談允賢為其調養了一年方好。

  弘治八年,夏,張皇后診斷出了有孕,懷了第三胎。

  弘治帝和張皇后喜出望外,本來對子嗣已經絕望了,以為只有太子朱厚照一人,突如其來的懷孕讓張皇后又是高興,又是緊張,遂再次宣談允賢進宮,為她安胎。

  根據張皇后起居註上的記載,談允賢診斷,說皇后一切安好,胎兒康健,是藥三分毒,只需靜養,靜候皇嗣出生即可,不要服用安胎藥等等藥物或者大補之物云云。

  張皇后很高興,重賞了談允賢。

  次年初夏,張皇后生下一女,帝後終於兒女雙全,很是高興,弘治帝封女兒為太康公主,希望小公主健康長大。

  然而,兩年後,弘治十一年,太康公主夭折。

  從此以後,談允賢的足跡再也沒有踏入皇宮半步……

  正德四年,被大赦出獄後的鄭旺闖進東安門,大呼鄭金蓮是正德帝生母,被張太后幽閉深宮多年,鄭旺妖言案再次爆發。

  正德五年,談允賢的婆家楊家因捲入劉瑾羅織的大案,楊家被滅門,談允賢唯一的孫子楊濂也被砍頭,全家死絕。

  同年,白朮考入宮廷當女醫,被正德帝賜婚嫁給麥廠花,婚禮上,白朮在酒里下毒,將劉瑾手下所有勢力一天之內全部送上西天,為老師全家復仇。

  之後,白朮在宮廷里橫行霸道十年,拳打皇帝,嘴懟太后,無人敢惹,正德帝卻對白朮十分縱容,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是她稱霸宮廷的靠山。

  翻完塵封多年的記錄,沐朝夕差不多吃了半斤灰塵,將線索全部串在一起,心中那個大膽的念頭卻越來越清晰,越來越篤定。

  他不相信這一切只是巧合。

  沐朝夕找了白朮,白朮剛剛給嘉靖帝的小和尚換藥,目前嘉靖帝恢復良好,有望十天後癒合。

  白朮在房間洗手,沐朝夕進屋,關上房門,開門見山:「白司藥,或許,我該叫你長公主殿下?」

  ※※※※※※※※※※※※※※※※※※※※

  很多讀者早就猜中了,白朮和正德帝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妹哈。

  白朮身份揭曉,就當送給祖國母親的小禮物吧哈哈哈哈,今晚送200個紅包,祝各位讀者節日快樂,吃好喝好玩好摸摸噠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自言自語 40瓶;小青蛙媽媽 24瓶;殷亮 20瓶;泡沫、夜舞琅嬛 10瓶;精le 9瓶;酒窩 4瓶;adu 2瓶;蟈蟈、仔哥?燊弟の媽咪、忽昂、無住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