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旺妖言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其實宮女鄭金蓮是正德帝太子的謠言當年在京城穿得沸沸揚揚,甚至為此死了好些人, 這正是赫赫有名的「鄭旺妖言案「。

  東廠和錦衣衛用雷霆手段平息了謠言, 導致現在無人敢明目張胆的談論此事。

  沐朝夕一來當時還沒有出生, 二來他從南京來, 孤陋寡聞, 因而不知情。

  話說武成中衛里有一位軍余, 叫做鄭旺。

  明朝軍人基本都是職業軍人, 納為軍籍,世世代代都是軍人, 有家族淵源。

  而軍余就是沒有軍籍的軍人,也就是臨時工,朝廷需要時臨時招募一批市井閒漢充軍,不需要隨時可以解僱。

  總之,軍余就是沒有編制的軍人。

  因沒有保障,所以軍余是軍隊的最底層, 實在混不下去才會幹這個。

  鄭旺就是一個市井小流氓,當了軍余後, 依然花天酒地,不務正業,有錢時打牌,無錢時打老婆。

  俸祿不夠花, 家境貧困, 可惜這種爛泥坑般的家庭, 居然生出了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清秀蓮花, 他有個女兒,從小視為賠錢貨,所以連名字都懶得取,只有一個小名,簡單粗暴就叫做「女兒」。

  因她是鄭旺之女,周圍街坊鄰居都叫她旺女兒,時間一長,也有人叫王女兒的,反正叫什麼都所謂,貧困人家的女兒,就像街角的狗尾巴草,野蠻生長,名字無所謂。

  可是旺女兒長到十二歲,出落得十分美麗,狗尾巴草成了池塘睡蓮花,含苞待放。

  鄭旺狼心狗肺,把女兒當成搖錢樹,起初是要賣到青樓妓館的——上回說過,城中城大興宛平兩個縣的風俗業是四大支柱產業之一。

  鄭旺媳婦是懦弱的婦人,她怕女兒落到煙花之地,乾脆搶先把女兒賣到了東寧伯府當丫鬟!

  東寧伯是勛貴之家,當丫鬟的待遇比尋常人家小姐的生活都要好些,旺女兒模樣好,女紅好,品行不錯,性格溫順,逆來順受,被伯府看中,三十兩銀子買了進去。

  鄭旺領著青樓鴇母去家裡領人,這才發現女兒不見了,鄭旺媳婦顫抖著拿出三十兩身價銀子,「我是她娘,我做主把她賣到東寧伯府當丫鬟了。」

  啪!

  鄭旺一個嘴巴子把妻子打翻在地:「愚蠢的婦人!三十兩銀子就把女兒賣了!人家這邊要出二百兩銀子!我要你這愚婦有何用!」

  東寧伯是伯爵,鄭旺惹不起,不敢去伯府鬧事要女兒,所以鄭旺媳婦會把女兒賣到那裡。

  為了保護女兒,懦弱一生的母親已經盡力了。

  得知獵物被東寧伯府搶走了,青樓鴇母無可奈何,甩臉子走了。

  失去搖錢樹的鄭旺開始打老婆出氣,從白天打到黑夜,夜晚興起還想打一回,發現老婆躺在地上,身體已經涼了。

  丈夫打死妻子,娘家人若不去衙門檢舉,官府是懶得追究的,鄭旺拿著三十兩銀子取了個十六歲的新老婆。

  過了幾年,鄭家越發窮了,鄭旺又打起了女兒的主意,心想女兒生的好看,是個男人就會心動,想必東寧伯府的老爺少爺們眼睛都不瞎,說不定納了女兒為妾,起碼掙一個通房大丫頭吧?

  那我不就是伯府的親家了?

  若女兒生了兒子,將來東寧伯府的錢不都是我的?

  鄭旺盯住了東寧伯府,和伯府最下等的僕從打交道,打聽女兒混得如何。

  鼠有鼠道,鄭旺得知女兒進了東寧伯府之後,學習規矩,最後被伯父小姐看中,去了書房侍奉筆墨,小姐賜名金蓮。

  就這樣,旺女兒成了鄭金蓮。

  再之後,不知為何,東寧伯府將鄭金蓮作為禮物,送到了沈通政的府邸。

  大明通政司是情報機構,錦衣衛是搞大案子,通政司則是事情無論巨細,類似糧食和蔬菜的價格等,皆報給皇上知曉,倘若民間有什麼案子,或者百姓要舉報官員,皆可以通過通政司。

  所以,通政司是直達聖聽的部門,東寧伯府都忌憚通政司。

  至於為何將家裡美婢送給通政司通政使沈大人的家,傳達消息的人也不知道。

  鄭旺於是盯上了沈通政府邸,打聽之後,得知沈通政將鄭金蓮送入了宮廷!

  發達了!

  鄭旺心想,傳說皇宮裡馬桶都是金子做的,女兒在宮裡當差事,我要她偷個金馬桶出來,以還給我這個當父親的養育之恩,不過分吧?

  鄭旺是個善於鑽營之人,否則他一個飯桶不會在軍里混了這麼多年軍余還沒有被裁掉。

  鄭旺把破家全部典當了,連不到二十出頭的老婆也賣了換錢,湊了一筆錢,夥同兩個酒肉朋友——錦衣衛舍余(舍余也是臨時工)妥剛和妥洪兩個兄弟,走了一個在乾清宮當內使的底層宦官劉山的路子。

  劉山雖然官職低微,內使只有九品,連太監都算不上,但是劉山在乾清宮是效力於御前的,經常見到弘治帝和張皇后。

  弘治帝一生只有張皇后一人,六宮無妃。

  劉山得了銀子,問:「你女兒叫什麼名字?」

  鄭旺說道:「鄭金蓮。」

  劉山:「宮裡叫金蓮的,沒有一百也有八十,你仔細一點,體貌特徵什麼的說清楚。」

  鄭旺說道:「我女兒命大,小時候出痘,燒了七天七夜,活下來了,右邊肋骨下有一片出痘的疤痕。還有,我有一回喝多了,提茶壺的時候不小心,潑在她的背脊上,背上留下燙傷的疤痕。」

  過了幾日,劉山帶來好消息:鄭金蓮居然在張皇后跟前當差了!皇后很喜歡她。

  鄭旺狂喜萬分,寫了一封聲淚俱下的悔過信,並託付劉山捎帶一些家鄉土物吃食等物給女兒。

  又過了幾天,劉山從宮裡帶出來一些布匹、衣服、靴子,說是鄭金蓮回贈給父親的。

  一來二去,父女通過劉山重新走動起來了。

  張皇后生下嫡子朱厚照,並且不到一歲就封了太子。

  但是劉山卻對鄭旺說,太子朱厚照其實你女兒生的,記在張皇后名下而已。

  鄭旺起初不信:弘治帝六宮無妃,只守著張皇后一人,張家得以雞犬升天,兩個弟弟張鶴齡和張延齡都封了侯爵,風光無限。

  此事人盡皆知,世人無不讚揚弘治帝專情,一人一世一雙人。

  劉山說道:「皇上因前朝萬貴妃之禍,最厭惡寵妃姬妾,但是張皇后生的長子夭折,遲遲沒有懷孕,為了子嗣,張皇后就把金蓮推到龍塌上,借腹生子。」

  「皇上擔心金蓮得子便猖狂,重複萬貴妃之禍,於是沒有給金蓮任何名分,對外也只說是張皇后生的。」

  按照劉山的說法,弘治帝和張皇后想要帝後一人一世一雙人的名聲,也想要兒子,於是把溫順懦弱聽話的金蓮當成了生育工具,借腹生子。

  劉山叮囑鄭旺,此事是宮廷絕密,你自己知道就行了,千萬不要對外張揚。

  我是太子的姥爺了!

  鄭旺狂喜,他那裡記得劉山的囑咐?立刻發瘋似的逢人就說太子是他外孫。

  由於帝後多年不育(不是不孕,張皇后懷過,也生過,但是都夭折了),借腹生子也很正常,畢竟無論太子生母是誰,張皇后都是他的嫡母,他只有一個母親。

  人們紛紛給鄭旺錢財奴婢,討好他,就連皇室齊駙馬家的兒子也聽信謠言,送了鄭旺一張豹子皮、一副鑲嵌寶石的馬鞍,以及一套羅紗衣。

  為什麼送禮的物品那麼清楚?

  因為鄭旺得志便猖狂,送禮的人太多了,他覺得將來等太子長大或者登基了,一定要給這些人封官,他這個當姥爺的才體面呢,所以,無論什麼人送禮,送了什麼禮,他都偷偷記在本子裡,編了一部書,叫做《聚寶曆》!

  送禮的人並不知道鄭旺會傻成這樣,反正後來這事滿城風雨,弘治帝下令東廠徹查此事時,東廠從鄭旺那裡翻出的《聚寶曆》足足記載了六百多個人!

  東廠將劉山,鄭旺,以及錦衣衛兩個臨時工妥剛和妥洪等人抓捕歸案,由弘治帝親自審問。

  鄭旺大呼冤枉,反覆說自己女兒是太子生母。

  張皇后把鄭金蓮送到東廠,當場脫衣驗身,結果肋骨下並沒有出痘過的疤痕,脊背也沒有開水燙過的疤痕。

  鄭旺說這個鄭金蓮是假的,根本不是他女兒。

  鄭金蓮大哭,說父親收錢的時候認她這個女兒,如今下了大獄,就不忍她了,又道她十二歲時就被賣到東寧伯府當丫鬟,如今十來年過去,她的相貌已經不復昨日的黃毛丫頭,故父親不認識她。

  鄭旺破口大罵:「呸!冒牌貨!我生的女兒,化成灰都認得!」

  這就是明朝著名的「鄭旺妖言案」,關係到正德帝的身世。

  最後主犯鄭旺、宦官劉山、兩個錦衣衛臨時工妥剛和妥洪以妖言惑眾的罪名判了死刑,其中,劉山死的最慘,是凌遲處死,活活剮了一千刀之後才砍頭。

  其他傳謠的、送禮的從犯也都判了杖刑和發配邊關等徒刑。

  由於弘治帝早年被萬貴妃迫害的原因,他大體是個善良心軟的帝王,從他死後諡號為「孝」,就可以看出他的性格。

  可是對於「鄭旺妖言案」,弘治帝突然用了雷霆手段和凌遲等重刑,尤其是劉山被割了一千刀還沒有死的慘狀,當天圍觀行刑的群眾紛紛膽寒,從此對「鄭旺妖言案」三緘其口,不敢再公開談論了。

  這也是為何死了好些人,沐朝夕卻從未聽過此事的原因。

  但是,嘉靖帝登基之後,陸炳掌控錦衣衛,許多塵封已久的案子和卷宗得以解密,陸炳手上甚至有鄭旺寫的《聚寶曆》帳本。

  因關係到先帝身世,陸炳對此印象頗深,所以沐朝夕一提到「金蓮」二字,他就立刻能想到「鄭金蓮」。

  沐朝夕覺得疑點重重:「白朮一個女醫,和鄭金蓮是什麼關係?」

  陸炳興奮的搓手,「白朮忠心正德皇帝,她在後宮十年,敢扇正德帝耳光,可見正德帝對她是十分縱容的,或許正德帝和她提過身世機密鄭金蓮,或許真就是他的生母,白朮就替他祭祀鄭金蓮,所以祭文里會有『金蓮』二字。」

  陸炳越說越是相信,「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帝登基,一般人選擇效忠新帝——你看麥家父子變的多快,就連夏皇后昨晚也敢找藉口把張太后安插甘露殿的耳目趕出宮了,這分明是向皇上示好的意思。」

  「可是只有白朮一人除外,白朮懷疑正德帝的死亡是有人故意謀害,居然敢冒著殺頭的風險,偷盜龍體尋找真相,為此,還和十年夫妻麥廠花和離,是什麼讓她奮不顧身,尋找真相?可見白朮和正德帝的關係不一般啊。」

  陸炳覺得白朮去咸安宮祭祀,是從側面證明正德帝是宮女鄭金蓮所生的秘聞。

  沐朝夕還是雲裡霧裡,問道:「鄭旺妖言案之後,那個鄭金蓮去了那裡?」

  陸炳說道:「她惹了天大的禍事,但是一切都因她貪得無厭的父親所起,張皇后——也就是現在的張太后網開一面,賜了一些金銀,放她放出宮了,從此杳無音訊。」

  沐朝夕又問:「鄭旺被砍頭,鄭金蓮沒去收屍嗎?」

  「卷宗上沒有記載,但是——」陸炳說道:「鄭旺雖然判了死刑,但是沒有像其餘主犯一樣立刻執行,而是關押在監獄裡,關了十來年,直到正德皇帝登基,大赦天下,鄭旺也獲赦出獄了,可是貪婪的人永遠不知道滿足……」

  鄭旺出獄之後,不僅不悔改,反而變本加厲,他不知怎麼找到了一個同鄉,叫做王璽,也不知怎麼就在皇宮層層把守之下,居然潛入進了東安門,並且大聲高呼當今國母鄭金蓮被張太后借腹生子,幽禁宮廷多年,實乃當今聖上正德皇帝的親生母親!

  鄭旺大聲嘶吼,他要見皇帝!他要見女兒鄭金蓮!他要揭穿張太后的謊言!他女兒金蓮應該封聖母皇太后、他是皇帝的親姥爺等等。

  當時執掌東廠的還是臭名昭著的八虎之首,太監劉瑾。那時候的麥廠花還在司禮監內書堂讀書呢。

  正德帝命令東廠徹查此事,劉瑾將鄭旺和王璽逮捕,嚴刑逼供,發到刑部,刑部按上一個妖言惑眾的罪名,判了兩人斬首。

  沐朝夕恍然大悟:「原來鄭旺是劉瑾弄死的。」

  「不不不。」陸炳疊聲道:「不是,是正德帝下令弄死的,大明所有死刑犯最後都交給皇上硃筆御批,一般一批需要執行死刑的卷宗里,除非罪大惡極,為顯示皇恩浩蕩,一般不會全部批准執行死刑,而是挑幾個剩下,等下一年再批。」

  「鄭旺和王璽當年就執行死刑,肯定是正德帝讀過卷宗之後用硃筆提的批准死刑。弘治帝只是判了死刑,一直拖著沒有執行,但是正德帝剛剛登基,就立刻執行了鄭旺的死刑,這說明什麼?」

  沐朝夕聽懂了陸炳的興奮:「正德帝心虛,他怕真相泄露,所以殺了親姥爺鄭旺,以絕後患。」

  ※※※※※※※※※※※※※※※※※※※※

  鄭旺妖言案是明朝著名的奇案,並非舟瞎編的哈,本章關於此案的描述基本和歷史差不多,細節處有所改動。

  離真相只有一步之遙了各位!許多讀者已經猜中了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瓔珞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年少不知愁滋味、小青蛙媽媽、陌上咲、陌上花開與誰享 10瓶;杏無仁、無住、要麼忍要麼狠要麼滾吧、蟈蟈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