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著,他又把話本翻閱了一遍,然後起身去書架上翻找片刻,才拿下來一個匣子,打開後把那幾張紙給放了進去,一點褶皺都沒有,對待鈔票都沒這么小心。

  任廣溯在一旁看的心尖發軟,心道以後寫的話本都可以送給郝清越。

  兩人又在書房裡說了會兒話,然後就出去吃午飯。飯畢後任廣溯回書房繼續寫他沒寫完的話本,而郝清越則開始清帳。

  自打買了王二一家後滷味就是交給王二和王二家的去售賣,而郝清越則負責製作。當然,這並不代表郝清越就不對郝記負責了,也不代表他就放心的全權撒手不管。郝清越是不可能放心的,哪怕王二一家的賣身契都在他手裡捏著。

  除非早上真的很忙沒時間被絆住腳,不然郝清越每天早上一定會去鋪子裡看看情況,只是和以前相比較起來去的晚了些、又走的早了些罷了,但肯定會去看看的,這樣能避免王二夫妻陽奉陰違;

  每天做了多少滷味郝清越心裡是有數的,而滷味的價格又是定死了的,那每天能賣得多少銀錢一算就能得到結果,加上每天賣完滷味回來就交帳,如果核對不上銀錢,一下子就能發現,不怕被昧了錢。當然,這樣盤帳比較麻煩,但郝清越寧願麻煩一點也不願意出岔子,畢竟這是他做的買賣。

  從中秋節過後,鋪子裡每天的滷雞滷鴨供應量都由原先的三隻增加到了五隻,這段時間就沒有賣不完的,生意很穩定,知名度也有,郝記算是在臨水縣站穩了腳跟。

  郝清越拿到今日售賣所得的十六兩多的銀子,又跟王二了解了一下今早鋪子裡的情況,聽說沒有發生什麼意外才叫王二去休息。

  他把銀子拿回內室放好,再拿著特地取出來的銀兩齣門去採買。

  第43章

  郝記裡頭如今賣的最好的就是滷雞,那可是所有滷味中顧客爭搶的招牌,哪怕每天五隻滷雞,卻依舊要靠爭搶。像那些個鄉紳豪士家裡頭,根本就不差那一兩銀子,滷雞也不需要剁,拿回去一整隻擺起來,再溫上點小酒,不論是細嚼慢咽還是一整隻的啃,那都很過癮。

  滷鴨賣的也不錯。郝記的滷鴨不柴,別有一番風味,只是臨水縣人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滷鴨和滷雞比較,大家就更喜歡滷雞一些,所以滷鴨就跟滷雞比不得。當然,那也賣得很不錯,每天沒有剩的。

  鹵下水同樣很受歡迎,現在臨水縣的人已經吃出經驗來了,比如那大腸小腸,拿回去再擱上點茱萸蔥花爆炒一遍,吃起來味道更是絕,非常的下飯;或者直接拿來當滷子,自家擀上點面,加點鹽和醬油,湯麵肉一整碗,清爽又頂飽,呼啦啦的最後連口湯都不剩下,那吃的才叫一個通體舒泰。

  豬心拿回去涼拌,味道就很爽口;豬肚爆炒或者涼拌都成,吃法不局限於哪一種……當然,滷的時候本就下料很足了,拿回去即便什麼都不放,就那麼直接吃也很愉快。

  現在鋪子裡的顧客每天來買的時候碰上一塊的,彼此間還交流交流吃法,千八百樣的,都讓他們給吃出花來了,饞的人口水直流,直說下回他也要試試。

  相比起來滷雞蛋就很樸素,直接咬著吃就行,頂多再切一切,但味道跟白水蛋就是不同!

  鹵素菜主打蘑菇、木耳和蓮藕片這三樣。前兩種都是從臨水縣周邊的農村人手裡收來的,人家那邊靠山,有功夫去整這些回來弄。農村人實在,挑選的都是頂好的東西曬乾,泡發之後就沒有壞的。蘑菇跟小傘似的,泡足了滷汁,咬上一口汁水四溢,跟吃肉比起來也不差了。蓮藕則是從下河的人手裡收來的,臨水縣多河流,荷塘什麼的也不少,蓮藕可是縣裡頭的常駐客,從來都不缺的。

  郝記滷味賣的好,可正兒八經的算起來也沒有很多種類,如今鋪子開起來了,也都上了正軌,郝清越就琢磨著再豐富豐富內容。

  原先他媽的滷肉店裡雞鴨都是各部位分開賣的,價格也不一樣。

  郝清越原本也想這麼弄,但現在滷雞滷鴨賣的好,除卻裡頭的肝腸等東西被掏掉,雞腿、雞翅、雞爪等等這些全部都是完整的,連著肉一塊賣掉,很多顧客也都愛一整隻完整的。

  這部分回頭客還不少,平時買的時候他們連剁都不讓剁,就要一整隻。現在要是再給整分開,那這部分人怕是要不高興,有點得不償失。所以,郝清越只能放棄打這一塊的主意,再另想辦法。

  雞腸鴨腸雞胗這些東西都可以收拾出來鹵,先前也沒丟棄掉,只是都讓自家人給弄著吃了。每天雞鴨各五隻,這些東西放一塊其實不算少,滷水都是現成的,放進去鹵也不費事。

  除此之外……

  郝清越兜里裝著銀錢,在東街這邊從頭轉到尾,眼中過的東西不少,可這一時半會的還真摸不到什麼東西來。

  萬物皆可鹵,青菜、黃瓜、蘿蔔、土豆、豆腐等等都可鹵,可問題是這些東西不論是鄉下還是縣裡人家都不怎麼缺,哪怕就是過錢買,那青菜一斤都才三文錢,鹵過之後賣的價高人家不稀罕,賣的價低自己虧,怎麼都不太合適。

  豆腐倒是挺好,尤其這賣豆腐的大娘包豆腐的手藝非常好,白白嫩嫩的一團,拿回去擱湯里煮,又嫩又滑,還補人。

  但普通的嫩豆腐不適合拿來鹵,容易碎,看起來賣相非常差。

  要是有豆乾豆皮或者腐竹就好了。再不濟,老豆腐也行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