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臻華睫毛顫了顫,抬頭看去。李大人神情分毫不動,像是熟視無睹。而程御更是渾不在意,覷到王臻華的眼神時,還尚有餘暇朝她意味深長一笑。

  王臻華垂下頭,閉上眼。

  雖然賴五有這個下場,是王臻華一手推成,但是她心裡卻沒有因此而生出一絲一毫的成就感。因為如果對手巧舌如簧說服了李大人,這種合法的暴力同樣會施加在她身上。

  終究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賴五被重新帶上來,因是冬天,身上穿得厚實,所以賴五看起來除了臉青白了一些,鬢角頭髮被汗濕了一些,其他的與先前並沒有太大差別。

  只若有若無的血腥味縈繞在鼻端,提醒著眾人剛才發生了什麼。

  李大人重新喝問道:「你一介下人,緣何能跟王家官人結仇?老實交代,到底是誰指使你用美人計陷害他人?小蓮中毒是否出於你手?石漆的去向究竟是哪?」

  本以為賴五隻是個見風使舵的小人,沒想到李大人再問,賴五竟然死活不鬆口,只說是自己一時糊塗才做下錯事,背後絕無一人指使。

  李大人不由惱了,「砌詞狡辯,來人,再打二十大板!」

  賴五再次被兩名衙役架起來拖走,路過陳德的時候,賴五的嘴唇翕合了兩下,卻終究什麼都沒說出來,低下頭,塌下肩膀,任由衙役把他拖了下去。

  這一次打板子,賴五開始還慘叫了幾聲,到後來傷勢太重,竟是連一聲都發不出來了。

  板子停了,賴五再一次被帶上來,兩個衙役一鬆手,賴五就跌倒趴在了地上。賴五掙扎了半天,才勉強跪坐起來,朝李大人磕了個頭。

  李大人手指捻著鬍鬚,瞧著賴五實在不像開竅的模樣,頭疼極了,準備換個突破口,「陳德,你可認識跪在堂下的賴五?」

  陳德眯著眼,上上下下打量半天,「仿佛有些面善,難道是在我家店裡買過點心?」

  賴五在李大人的授意下,哆哆嗦嗦道:「小人主家姓周,是陳官人的岳家。」

  「原來是你,怪不得我沒認出來,上一次見已經有三四年了吧。」陳德一臉愧色地對李大人拱手道,「大人容稟,因賤內時常接濟娘家,家母不悅,婆媳間屢屢爭執,小人夾在當中,左右為難……後來小人只當自己是聾子啞子,只要不吵到眼前,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不知道,也因此跟岳家關係越來越淡。時至今日,已有三四年沒再踏上岳家門了。」

  「傳陳周氏上堂。」李大人高聲道。

  「民婦陳周氏拜見大人。」陳母恭敬地磕了頭。

  李大人指著跪在中間的賴管事,「陳周氏,你可認識此人?」

  陳母點頭,李大人又問,「此人於五月初四在劉麻子處買了三壇石漆,可是系你指派?」

  「沒有,我要買東西,我家的下人多的是供我驅遣的,做什麼繞個彎子讓賴管事來干?」陳母不解道,「再說了,石漆是個什麼東西?」

  李大人皺了皺眉,翻到程小乙屍格一欄,念道:「程小乙系他殺,捆綁用的麻繩由苧麻製成,出自北街雜店,由其帳目可知,五股苧麻麻繩僅在三年前由陳氏糕點鋪買過……」

  一直好整以暇跪在旁邊的陳德臉色微變,怎麼會查到……

  陳德抵在膝蓋上的手不覺緊攥成拳,良久,他開口道:「啟稟大人,小人鋪里的點心打包時,都是由麻紙麻繩系成,包裹大小不同,所用麻繩股數也不同。當年一口氣進了所有股數的麻繩也是有備無患,但五股的畢竟太粗,所以一直沒用到,就擱在舊字號的庫房裡。」

  「什麼人能拿到這所庫房的鑰匙?」

  「只有我和舊庫管事。舊庫管事是我的內弟,但他一貫懶散,交給他的活兒一向丟給自家管事,想來就是賴五擔了這營生。」 陳德的語氣低沉下來,一眼不眨地盯著賴五,「因這庫房存著的都是舊貨,我鮮少會去,不過前兒我清點總庫,去了一趟舊庫,發現裡面少了一盤五股苧麻麻繩。」

  「你是說,賴五偷走了那盤苧麻麻繩?」李大人語氣有點微妙。

  「儘管我不願意這麼想,但恐怕事實就是如此。」陳德遺憾地搖了搖頭。

  「賴五,你怎麼說?」李大人問道。

  賴五本來已經疼得神情恍惚了,但陳德的指控讓他一個激靈清醒過來。

  先前他肯一肩擔下指使人詐欺王臻華的罪名,是因為一來此計半途而廢,並未造成什麼傷害;二來小蓮一案與縱火一案並沒有直接證據,證明二者有牽連;所以就算判刑也不會多重。

  但現在陳大官人要將殺程小乙的罪名,栽在他頭上——這可是要砍頭的呀!

  賴五張嘴想要大喊,老子從來沒管過庫房,也從來沒見過什麼四股還是五股的麻繩……但是陳德慈和惋惜的眼神讓賴五瞬間失了語,那是對他的警告!

  他那年過七十的老母親和上個月剛滿十歲的乖兒子,都是周家簽了賣身契的下人。

  倘若他說錯一句話,等待他們的會是什麼?跟著陳大官人辦事五六年,背叛得罪他的人會有什麼下場,賴五見了不少,他可不覺得陳大官人會對他法外開恩。

  賴五坍下肩膀,準備認下罪名。

  這時,一直當壁花的程御終於看夠了戲,漫不經心地朝李大人拱了拱手,「昨日我路過淮安街,碰到一個叫賴明的小子辦事精幹、回話伶俐,我一時惜才,就給他一家贖身為良民。我跟那家主人已經交割完畢,還需來汴梁府登記造個冊,不知李大人能否行個方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