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三章大有文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樊太后很意外,確切的說是相當意外。

  一向都勸她心懷惻隱,少造殺孽的衛泱,今日竟然與她說自己要去殺幾個人,請她允准。

  樊太后默默的審視了衛泱片刻,在肯定衛泱並不是在與她開一個並不好笑的玩笑之後,才開口問:「你要殺誰?」

  衛泱答:「不過是幾個與太后來說無關緊要的人而已。」

  無論衛泱是要殺人還是要救人,只要不妨害到她的利益,便隨的衛泱高興。

  樊太后想著,很痛快的答應說:「想殺便去殺吧,你若覺得麻煩,或是怕髒了自己的手,哀家可以命人幫你去做。」

  「母后的好意我心領了,那幾個人我必須親自去殺。」

  眼前的衛泱讓樊太后覺得陌生,但同時又覺得莫名親切。

  樊太后望著衛泱,心情多少有些矛盾。

  她忍不住問衛泱,「為什麼忽然想起要去殺人?」

  「因為我想殺,因為殺掉他們會讓我覺得心裡痛快。」

  很完美的理由,完美到讓人無法反駁。

  因為想,所以就去做,這相當符合樊太后的行事風格和審美情趣。

  樊太后望著衛泱的目光由疑惑變為欣賞,「記住,別鬧出太大的動靜。」

  衛泱點頭,「我明白。」

  眼見該說的話都說完了,衛泱無意在此久留,在沖樊太后行了一禮之後,衛泱便退身告辭。

  樊太后望著殿門處,望著衛泱離去的方向,心潮隱隱有些澎湃。

  「梁來喜,你覺不覺得泱兒那孩子越來越像哀家了?」

  一直站在門邊的梁來喜被樊太后突如其來的問題驚的一個激靈,他趕緊躬身沖樊太后一禮,「長公主是太后的親女兒,自然像太后。」

  得了梁來喜的回答,樊太后沒有再說什麼,但原本明亮又帶著幾分驚喜之色的目光,卻忽然變的有些暗淡,因為惘然而黯淡。

  心愛的女兒能越來越像自己,這本該是值得人欣喜的事。

  但樊太后卻並不認為自己是個極好的模範。

  衛泱越來越像她,她真不知該喜還是該憂。

  ……

  樊太后謹守與衛泱之間的約定,在第二日的早朝之上重提了十五年前楚貴妃與忠勇侯戕害皇后、太子,及意圖謀逆的案子。

  樊太后沒有當朝提出要重審當年這樁案子,而是直接將重審的結果擺在了眾人面前。

  樊太后用她的手段,偽造了相當完備的人證及物證,用以證明這樁本就系冤案的案子,真的是一樁天大的冤案。

  除了昭告天下,楚貴妃和忠勇侯一族是含冤而死,為冤死的人正名以外,樊太后還當朝連下了幾道懿旨。

  其中一道就是之前答應衛泱的,將此冤案的策劃者成王與端王從陵墓中挖出來鞭屍,然後再挫骨揚灰。

  還有一道懿旨是恢復忠勇侯一族的爵位承襲,將忠勇侯府的老宅,以及當年抄查的田產家產悉數奉還。

  在聽完這道懿旨以後,朝臣們都認為太后這道懿旨下的根本就沒有意義。

  誰人不知當年忠勇侯一族是被誅了九族,即便朝廷將爵位和產業都還給忠勇侯一族,忠勇侯一族也沒有活人來繼承這些。

  然而緊接著的一道懿旨,卻給朝臣們答疑解了惑。

  原來忠勇侯一族還有後人,而那個人後人不是旁人,正是長日陪伴在靈樞長公主身邊的神醫徐紫川。

  徐紫川並不是這位青年神醫的本名,他本姓楚名湉,是已故的老忠勇侯楚敬之嫡親的孫子,是忠勇侯府的小世子。

  無論怎麼說,這位都是最有資格承襲忠勇侯的爵位,並接管忠勇侯一族家業的人。

  徐紫川就是楚湉,神醫就是世子?

  這個真相,令所有聽說此事的人都瞠目結舌。

  這怎麼會?這怎麼可能?

  眾人心裡幾乎都在發出類似的疑問,但這個疑問皆是出於驚訝與感慨。

  沒有人敢質疑樊太后,沒有人敢懷疑徐紫川就是楚湉這件事。

  同樣的,也沒有人懷疑當年的那樁案子並不是冤案。

  其實,早在十五年前,案件初發的時候,就沒有人打心底里相信,一向與人為善,溫厚耿直的忠勇侯與楚貴妃會做出毒害皇后和太子,以及意圖謀反這種喪心病狂的事。

  只是因為所謂的罪證確鑿,只是因為懼怕當年還是樊皇后的樊太后,懼怕樊皇后身後的勢力,沒有人敢站出來替忠勇侯喊冤說情。

  即便有膽大不怕死的站出來,也都求仁得仁,最終死去。

  賀蘭大學士就是其中之一。

  時隔十五年,那樁眾人以為永遠都不可能被翻案重審的冤案不但得以重審,竟然還真的叫冤死的人都沉冤得雪了。

  眾人心中甚是感慨,同時也不忘暗自揣測一下君心。

  時隔這麼多年,樊太后怎麼會忽然想起為楚貴妃和忠勇侯翻案?

  為楚貴妃和忠勇侯翻案,樊太后可能從中謀得什麼好處?

  在眾人看來,樊太后這樣做,似乎只會讓十五年前錯審了這樁案子,害眾多無辜者冤死的先帝英名折損。

  但從案件重審的結果來看,眾人便能明白太后為何一定要將這樁陳年舊案翻過來。

  因為那位徐郎中,因為那個本名楚湉的青年是靈樞長公主的摯愛,是遲早會成為靈樞長公主駙馬的人。

  因為靈樞長公主是樊太后心尖上最疼愛的人。

  如此,樊太后就有充分的理由替楚貴妃與忠勇侯一族翻案了。

  但大多數人並不認為事情的真相就是如此簡單,楚湉究竟是怎麼在當年的那場屠殺中活下來的?又是如何搖身一變成為了徐紫川徐神醫?他與靈樞長公主之間的情分究竟有多深厚?

  而眾人最最重要的一點疑問是,樊太后為何會選擇在這個當口上替楚貴妃與忠勇侯一族翻案?

  這中間一定大有文章,足夠不少人琢磨調查很久了。

  ……

  徐紫川一早就知道他祖父及姑母都是冤枉的,也知道他們的冤情即將沉冤得雪。

  因此,當樊太后當朝宣布當年楚貴妃與忠勇侯意圖謀反的案子系冤案以後,徐紫川表現的很平靜。

  他沒有狂喜,沒有淚流滿面,也沒有急著去老宅看看,更沒有急著去點數被悉數歸還的家產,他在靜靜的等待。

  等待入夜後去刑部見慎王一面。

  這是他與慎王的最後一面。

  因為衛泱曾與慎王約定,楚貴妃與忠勇侯一族的冤案沉冤得雪的那天,就是慎王的死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