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二章三個附加條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眼看明日就是衛渲出殯的日子,衛泱不顧所有人的勸阻,獨自在衛渲的靈前整整坐了一夜。

  第二日一早,天剛蒙蒙亮,擔心了一整夜的徐紫川和寧棠等人便進到殿內查看衛泱的情況。

  他們發現端坐在蒲團上的衛泱,並沒因為一夜未眠而變的憔悴不堪。

  衛泱的臉上沒有悲色,眼睛也沒有因為落淚而紅腫不堪。

  她的眼睛很明亮,明亮的恍若夜空中最閃亮的星辰。

  昨夜,衛泱坐在這裡與衛渲說了很多話。

  眼見殿外晨光熹微,再過不久衛渲的出殯儀式便要開始。

  衛泱知道,她沒有時間再與衛渲說更多的話了。

  而從今往後,她也很難再當面與衛渲說上話了。

  於是,衛泱從蒲團上爬起來,將坐姿改為跪姿。

  她望著衛渲的棺槨,最後說了一句話,「渲皇兄,我算來算去,咱們都沒有理由會輸。你就在天上看著我,看著我怎麼贏她。」

  話畢,衛泱沖衛渲的棺槨重重的磕了一個頭,便起身向殿外走去。

  ……

  按照約定,樊太后在衛渲的出殯儀式上命人宣讀了衛渲的遺旨。

  宣讀了衛渲封衛瀾以及衛漓為王的懿旨。

  衛瀾被封為溫王,衛漓則被封為順王。

  由兩位王爺共同護送衛渲的靈柩去皇陵,這也算不低的規格了。

  若是可以,衛泱也想親自護送衛渲的靈柩去皇陵。

  但大夏國律有明文規定,除當朝皇后及太后有資格進入皇陵參拜以外,其他任何女子都不得以任何理由私自進入皇陵,違律者斬。

  就算衛泱貴為大夏的嫡長公主,身份尊貴,只在一人之下,也不得進入皇陵。

  衛泱就只能聊表心意,將衛渲一路送出皇宮,又一路送到了京都城的西門處。

  臨別前,衛泱將衛漓悄悄叫到了跟前。

  衛泱是怕衛瀾會臨時改變主意,不願回來面對那些不可調和的紛爭,她怕衛瀾會食言留在皇陵不回來。

  於是,衛泱交代衛漓,無論如何一定要把衛瀾從皇陵帶回來。

  「皇姐放心,弟弟一定不負皇姐所託。」在很鄭重的應下衛泱的囑託以後,衛漓又沖衛泱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才轉身上馬,啟程離開。

  衛泱登上西城門的城樓,目送那浩浩蕩蕩的送葬隊伍走遠。

  直到那隊伍遠到看不見,衛泱才對隊伍遠去的方向一拜,轉身下樓回宮去了。

  衛泱回宮以後的第一件事並不是找個地方歇息或省思,而是直接去見樊太后。

  衛渲的喪事到今日就算辦完了,而有些事還正在等著她去推動。

  見樊太后坐在案後,紅著一雙眼,明顯才哭過的樣子,衛泱心中瞬間就升騰起一股極濃重的嫌惡感。

  衛泱知道,樊太后是為衛渲而哭。

  兒子英年早逝,做母親的縱使痛心到哭到暈厥也不為過。

  但衛泱覺得,樊太后沒有資格為衛渲哭,衛渲也不會稀罕樊太后為他哭。

  衛渲這一生如此短暫,如此鬱郁不得志,不都是樊太后造成的嗎?

  樊太后縱使不是殺害衛渲的直接兇手,也是幫凶。

  試問,世上有哪個母親明知自己的親生兒子,每日都在服用下有慢性毒藥的湯藥而不作為,只管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親生骨肉中毒漸深,最終死去?

  對自己的親生骨肉都能這麼狠心,樊太后還能算是人嗎?

  樊太后的淚落在衛泱眼中,就是貓哭耗子,無比的虛偽,無比的令人噁心。

  若不是為大局著想,若不是要遵守約定。

  衛泱想,她此刻應該會像一個最沒教養的市井潑婦一般,用最骯髒難聽的詞咒罵樊太后的虛偽與惡毒。

  但她知道她不能這樣做。

  她必須耐住性子,她必須一遍一遍不停的提醒自己她這是在臥薪嘗膽。

  她很努力的讓自己保持住了冷靜。

  「母后之前曾答應過我,待渲皇兄的喪儀辦完之後,便會立刻為楚貴妃和忠勇侯一族翻案。您沒忘吧?」

  「哀家當然沒忘。你放心,哀家會履行自己的諾言。」

  「那母后打算何時履行?」

  「明日早朝,哀家就會如你所願。」樊太后應道。

  「母后,我還想再附加三個條件。」衛泱說,無論口氣還是神情都很平和大方,給人一種她忽然提出要附加三個條件這件事是很理所應當,並不是在無理取鬧。

  樊太后眯眼望著衛泱,在思考了片刻之後才開口,「哪三個條件?」

  「第一個條件,慎王究竟要怎麼死,我說了算。」

  樊太后聞言,盯視著衛泱的目光突然變的銳利起來,「你該不會想留慎王一條性命,不殺他吧?」

  「慎王一定會死。」衛泱義正言辭的答。

  樊太后點頭,「你這第一個條件,哀家答應。」

  「明晚,我要去刑部大牢。」

  「這算第二個條件?」樊太后問。

  「不是,這不是請求,而是通知。」

  「那就去吧。」樊太后答應說。

  衛泱沒囉嗦,又立刻提出了第二個條件,「我要把成王和端王從棺材裡挖出來鞭屍,鞭完之後再挫骨揚灰。」

  挖墳鞭屍這種事,放在平民百姓身上都是很了不得的事,更何況衛泱要挖的是兩位王爺的墳。

  就算這兩位王爺是因罪被誅殺,但人已經死了,塵歸塵,土歸土,天大的仇要將人挖出來鞭屍,還要再挫骨揚灰。

  這件事一旦真的發生,必將在前朝,在民間引發一場軒然大波。

  樊太后不怕什麼軒然大波,她只是覺得,「你這樣做沒意義。」

  「可我就是想這樣做,不管有沒有意義。」衛泱一臉堅決的對樊太后說。

  樊太后在衛泱眼中看到了極深的怨念,這怨念深到她都忍不住為之一顫。

  樊太后以為衛泱只是為給徐紫川出氣,才一定要挫成王的骨,揚端王的灰。

  她並不清楚她最愛的兒子衛澈,當年也是死在成王與端王的陰謀算計之下。

  倘若樊太后知道這些,她會把事情做得比衛泱更絕。

  她會下旨將成王與端王的所有族人都從棺材裡挖出來挫骨揚灰。

  「既然你不在乎意義,那就隨你吧。」樊太后答應了衛泱的第二個條件。

  「我還有第三個條件。」

  「你說。」

  「我要去殺幾個人。」




章節目錄